2所985大学,今年首发顶刊!

B站影视 2025-01-05 18:20 3

摘要:1月2日,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康毅进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与加州理工学院William A. Goddard教授合作,在《Science》上发布了一篇题为“Tantalum-stabilized ruthenium oxide electrocatalysts f

近日,四川大学和山东大学在2025年初迎来了学术上的重大突破,分别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和《Cell》上发表了其最新的科研成果。

四川大学的成就

1月2日,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康毅进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与加州理工学院William A. Goddard教授合作,在《Science》上发布了一篇题为“Tantalum-stabilized ruthenium oxide electrocatalysts for industrial water electrolysis”的研究。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包括四川大学的博士生张佳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助理教授付先彪以及加州理工学院的Soonho Kwon博士。通讯作者为康毅进教授和William A. Goddard教授,而论文的主要贡献单位是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这项研究聚焦于钌氧化物(RuO2)催化剂在氧气进化反应(OER)条件下的表面演变过程,发现高价态钌物种的溶出伴随着亚纳米级RuO2簇的剥离,导致催化剂结构快速退化。

通过引入钽(Ta),研究团队成功设计并制备了Ta0.1Ru0.9O2阳极催化剂,显著提高了催化剂在工业电流密度下的稳定性,实现了超过2800小时的稳定运行。这一成果不仅为开发稳定的钌基OER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山东大学的贡献

同一天,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高等医学研究院及卫健委耳鼻喉重点实验室的孙金鹏教授团队,携手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易凡教授团队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邓成教授团队,在《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一篇名为“Evolutionary study and structural basis of proton sensing by Mus GPR4 and Xenopus GPR4”的文章。

共同第一作者包括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的博士后文鑫、尚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博士后陈海迪,以及山东大学的几位研究人员和研究生。

共同通讯作者为孙金鹏教授、邓成教授、杨帆教授、张鹏举教授和易凡教授,山东大学作为主要作者单位和通讯单位参与其中。

该研究深入探讨了GPR4受体在不同物种中对质子感知的进化机制,揭示了GPR4如何适应不同生物的生活环境,并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研究者们分析了多种脊椎动物中GPR4的质子感知范围及其下游Gs-cAMP活性,发现非洲爪蟾等两栖动物具有较低的最适pH值,这可能与其水生生活方式有关。

研究还指出,不同物种的血液pH值与GPR4的活性最佳pH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解释了质子化诱导GPR4激活的普遍机制及其特异性适应策略。

上述两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资助,标志着中国高校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持续进步和国际影响力的增长。

来源:研究生的酸甜苦辣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