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27日,南风窗发布的《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一文引起热烈关注,截止目前阅读量已达10w+。
12月27日,南风窗发布的《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一文引起热烈关注,截止目前阅读量已达10w+。
文中指出,今年哈佛本科生学院在20多个系里取消了30+门课程,而且这些“倒闭”的专业大多是文科。
图源:哈佛大学校报《深红》
此事一出,文科生们都炸翻了锅。文科专业的发展形势本就严峻,近年来有诸多知名高校纷纷传出文科课程被取消的消息,哈佛此举早已不是个例。
比如英国的肯特大学,它在2024年3月就宣布将逐步淘汰6个学科领域的文科课程:包括艺术史、人类学、健康与社会关怀、新闻学、音乐与音频技术、哲学和宗教研究。
图源:英国肯特大学官网
时间再往前移,早在2023年2月,以文科教育为基础的美国弗吉尼亚州玛丽蒙特大学的董事会,就已经无视学生的抗议投票取消了10个专业,这些亦多为人文学科。
与此同时,全球文科专业的入学/毕业人数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专业选择时倾向于理工科。这些现象无疑给文科发展蒙上了更深厚的一层阴影。
图源:推特
美国文科入学数据
韩国某知名高校也已宣布停招其法语语言文学系和德语语言文学系学生。
图源:小红书
视线转回内地高校——去年有中科大撤消外语专业的招生,今年大连理工大学就紧跟其后,官宣其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将停收硕士生。
图源:小红书
此外,中国台湾省的世新大学也宣布将于2025年取消中文系。据台湾省《中国时报》报道,世新大学中文系以往每年大一新生都有五六十人,但今年仅26人。
图源:台视新闻
桩桩件件,不胜枚举,无一不映射着“文科倒闭”并非危言耸听。而这些案例只会是冰山一角,其背后必定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矛盾与变革。
汹涌的讨论下,#文科消亡成为一股全球性浪潮#在本月28日登上热搜,观察者网也据此发布了一则投票,投票结果显示:
大部分网友并不觉得文科应该被“优化”,但仍有21%的用户认为文科根本就不重要,它的衰退是合理的,必然的。
图源:微博
实际上,文科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立身之本,意味着生命中更高的秩序。然而从千禧一代到Z世代,教育期望的巨大转变却好像让文科显得愈发不合时宜。
这一切都不禁令我们思考:“文科倒闭”是时代洪流的无情冲击,还是自身发展的积弊所致?
“文科都是服务业?”
对于文科,张雪峰曾说过:“文科都是服务业,什么是服务业?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舔’”,当然,这话引起过巨大争议,张老师自己也道了歉。不过现在看来,有些话似乎的确有其借鉴意义。
图源:微博
那些似乎在前几年仍保有热度的人文社科,究竟被“谁”“杀死”了?
图源:小红书
数字化时代的冲击与挤压
BAOYANDAO
从课程设置上说,传统文科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经典文献的研读,对数字化技术的涉及较少。
在数字化时代,这种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导致学生毕业进入职场时,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
同时,传统的文科教学课堂讲授和书面考试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而数字化时代要求文科生具备更强的数据分析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这些新的要求。
功利主义的胁迫
BAOYANDAO
正如南风窗文中所说,有些大学迫于财政压力削减文科,有些则出于对“实用性”的考量,即把资源向更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专业倾斜。
例如从19年起,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等多所综合性大学便减少了纯文学、历史等专业的招生规模或是取消了相关招生计划,转而加强了法学、经济学等与社会需求结合更紧密的文科专业建设。
图源:南风窗
《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
“心知肚明”的文科就业
BAOYANDAO
当经济不景气时,学校倾向于建设更有实用价值的STEM学科,人们则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快速找到工作的STEM专业。文科就业难几乎成了永久的现状。
根据中国智联招聘网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2024 年普通本科院校文科专业就业率较低,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就业率基本都在10%以下,连法律专业的就业率也仅有12%。
图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39335736807014964/?upstream_biz=doubao&source=m_redirect
甚至连顶尖学府出身的超高学历文科生也会陷入就业危机。早些时候,一北大文科博士便分享了自己求职多次被拒的经历。
无独有偶,某211硕士也公开吐槽招聘会给自己的平均薪资才5500元——这点钱在上海招聘一个211的文科硕士是不是太过分了?
图源:网络
在更早前,华东师范大学的一项针对12-19届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即便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全国排名中位列前茅,其毕业生的就业不对口情况依然十分严重,在过去八年中,能够顺利在本科毕业后便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其比例竟然不到直接就业总人数的8%。
图源:网络
因此,大量的文科生被迫转码,即自掏腰包培训后去当个底层码农——毕竟再底层的码农工资都比文科生高。
浪潮之下,文科生该何去何从?
01
跨学科学习与发展
文科生应积极拓展知识边界,学习与文科相关的理工科或技术类知识,掌握数据分析、编程等技能,使自己能够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地处理和分析信息。
像武大 “《黄鹤楼集》数字活化” 团队就借助了OCR识别技术、智慧整理平台等现代技术手段处理古籍数据,文科学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将文科的研究内容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造新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图源:https://mp.weixin.qq.com/s/OxQL1d0CuKoHcvQE7tGh6w
另外,也可以主动参与跨学科的项目和研究活动,与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合作,共同解决复杂问题。这有助于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02
深耕专业知识,发挥文科思维优势
可将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用于文创、策划、新媒体等领域,凭沟通力与创意实现文化商业价值融合,凸显自身独特竞争力。新浪财经网提出:文科的复兴不在于重复辉煌,而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
“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人文学科反抗物化,高扬人的尊严、温情与自由,无非是为了走向更理想的社会。人文学科的每一次社会批判,实际上都是向社会奉献的一曲赞歌。但社会未必竭诚欢迎。耶稣被迫害致死之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他的伟大,而鲁迅深知自己销量不敌鸳鸯蝴蝶派,甚至母亲都宁愿阅读张恨水。
人文领域的危机其实是难以消除的永久性危机。
甚至我们可以说,其实善良、爱和美这些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偶然的,瞬间的,因而也都是最脆弱的。但人性最奥妙的地方在于,它们的伟大力量就出现在它们的脆弱之处。
——出自华东师范大学朱国华教授
”
文科未死,它正以顽强的生命力在时代的洪流中重塑自我,相信文科生们也必将在磨砺中蜕变,适应时代的需求,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向未来坚定迈进。
来源:学术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