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铁路机械学校往事:小石坝、宝象河、菊花村、11路公交车……

B站影视 2024-12-28 17:59 2

摘要: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从昆明城区东南角的菊花村公交总站坐上11路公交车,穿过贵昆铁路,就算出昆明城了。汽车沿着三级公路级别的贵昆公路,经过还算热闹的关上,经过也有些热闹的杨方凹,然后就越走房子越少,路两旁种着小麦和油菜花的田地渐渐增多,透过一排高大的道旁杨树,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从昆明城区东南角的菊花村公交总站坐上11路公交车,穿过贵昆铁路,就算出昆明城了。汽车沿着三级公路级别的贵昆公路,经过还算热闹的关上,经过也有些热闹的杨方凹,然后就越走房子越少,路两旁种着小麦和油菜花的田地渐渐增多,透过一排高大的道旁杨树,偶尔还可见到路边斑驳的墙上蓝底白字画着的“威力洗衣机”的粗糙广告。走了约一个小时,经过不知多少个站,公共汽车在一个三岔路口停车,卖票的阿姨低着头一边数着手中的钱,一边不耐烦地朝车后面叫着“大石坝到了”。

当年昆湖城区还不算很大,出菊花村就算郊区了

昆明东站附近菊花村公交站场

下了车,沿着小公路穿过百米长的长着庄稼的河谷梯田朝东南边走,从一座小小的水泥板桥过了宝象河,上了一个小坡,就看到一个不怎么热闹的居民点。这里有小商店,有小饮食店,还有一个名叫“阿拉彝族乡”的乡政府大院,和大院旁边一座红砖红瓦的阿拉电影院。再往前走百米左右,看到右手边一个红泥土地面的足球场,球场边上不远处,一个简易的大门内,好多幢大楼沿着山坡高低矗立,道路整洁,花草繁茂,远处的山上满是树木。这里,就是昆明铁路机械学校。

昆明铁路机械学校校门

当年的昆明铁路机械学校是一所铁道部属的中专学校,开设有学制四年的内燃机车、铁道车辆、机械设备与修理、铁道财务会计四个专业。当时每个专业每年招收两个班级的学生,一个班大概四十多人。整个学校学生千余人,有两幢教学楼,四幢男生宿舍楼和一幢女生宿舍楼,还有图书馆楼一座,学校食堂楼一座。

昆明铁路机械学校中心花园

校园位于昆明东郊的小石坝半山坡上。小石坝原本是官渡区阿拉乡的一个村,后来随很多学校、工厂的进驻,它被泛化成宝象河东南岸的一片绵延几公里山梁河谷地带,有集市、邮局、商店,当时的阿拉彝族乡乡政府就在小石坝。我们学校就在阿拉乡政府附近,离小石坝集市和邮局有两三公里的距离。小石坝和与它隔着宝象河相望的大石坝一样,是当时铁路单位比较集中的地区,很多房子都是沿着山坡高低错落地排列着。没办法,河谷低处是农民宝贵的农田,是不能占用来建房子的。贵昆铁路和贵昆公路从东北沿着宝象河谷过来,就在大石坝的山脚处拐了一个大弯,向着西北的昆明城区延伸而去。

昆明铁路机械学校在昆明东郊10公里处

当时从昆明市区到学校,只有一条11路公交车线路经过,起点站是菊花村,终点站是大板桥。那一路奇奇怪怪的地名:杨方凹、黑土凹、牛街庄、八公里、关上……我在昆明呆了四年,一直都捋不清楚它们的具体方位。

昆明铁路机械学校老教学楼

就像许多的部属铁路单位一样,昆明铁路机械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但既然它身处云南,自然也就有着浓郁的云南特色。首当其冲的就是饮食。米线是学校食堂早餐的常备品种,有时还真只有米线一种,爱吃不吃。面条、馒头这种我们以前广西老家不常见的品种,也是食堂供应的主要品种。那个年代,像我们这种学校,食堂供应的伙食都是比较差的,所以学校职工的家属们每到饭点都会在食堂外面摆摊,卖他们自制的菜,或两角五角,或一元钱一勺,有荤有素,油水充足,味道鲜美,配上食堂蒸的方块米饭,也算是不错的一餐了。三十年过去了,我都一直都很怀念那个胖阿姨做的蒜叶煎豆腐片,真的太好吃了。当然,每天在外面开小灶也不现实,没钱的时候,我就在食堂里打两个大馒头,配上最便宜的一道菜——酸菜,竟然也吃得津津有味。

专业的课程枯燥无味,学校的图书馆就成为我们乐趣的来源之一。别看学校规模不大,但它却有着一个像模像样的两层楼的宽敞明亮的图书馆。阅览室内,国内通行的最新报纸和杂志几乎都有,就连我爱看的比较冷门的《集邮》杂志都有。图书馆里能借阅的书籍也很多,反正那几年,我一本接一本地借阅了很多书籍,过得很充实。

当年昆明市内的公共汽车

除了课外书,学校给每个班级配的一台小的黑白电视机也是我们知识和娱乐的来源之一。每天晚饭后,我们都可以到机房抱回我们的小电视,放在讲桌上,插上电和学校的闭路信号线,就能一直看到19点半的新闻联播结束。CCTV的新闻联播节目,是学校硬性要求必须要看的,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好的规定。星期天的时候不上课,我们也可以在教室里看一整天的电视,追剧或看什么节目都行。我当时最爱看的节目,就是每周六晚上的《正大综艺》。在那个还没有互联网的年代,通过电视,我们了解了很多很多外面的世界。

那一年,学校也开始不定期地在周末放露天电影给我们看。在那之前,学校也零星地组织我们到附近的阿拉电影院看过电影。可能觉得那样不安全也不经济,所以后来学校干脆自己在校园里放电影。记得放的好多都是外国进口的电影,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部苏联电影《体育彩票》,另一部美国电影《落水姻缘》,看完后让我觉得,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我们都过的什么生活呀,太沉闷了。

四年的学校生活,过得有些乏味。但学校的一些规定,让我很是认同。比如强制早上晨跑制度。每个学生早上都要在规定的时间跑步到校外半公里远的一个指定位置,对别的班级派来的监督员报上学号,然后才能回来做早操,除了下雨天和星期日,每天如此,雷打不动。感谢学校,四年下来,让我养成了早起跑步锻炼的好习惯。

昆明小石坝一带的宝象河

学校生活单调,小石坝也是一个不怎么热闹的地方,满眼都是田园风光。从行人寥寥的阿拉乡政府驻地,沿着一条山边小公路向东北方向走约两三公里,可以到小石坝集市。那里有个小型的菜市场,不过我们很少来光顾过它。我每个月都会来小石坝集市一次,不是为了买菜或买别的什么,而是来这里的邮局,用收到的汇款单领父亲寄来的生活费。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全国通存通取的银行卡,甚至连银行存折都没有,因为根本就没有钱存得下来。每个月父亲单位发了工资,他就会及时到邮局填写汇款单,把钱交给邮局汇来给我作生活费。邮局把汇款单寄到学校,我就会拿着汇款单到小石坝邮局兑换成薄薄的几张十元大钞。

昆明小石坝农村的传统民居

那时的昆明铁路机械学校,校园虽然不算大,方圆也就两三百米,但校园却建得十分的精致漂亮。尤其是两个教学楼间的中心花园,围绕着一个小喷水池对称而建,十字形的步道,两旁有供人休息和看书用的石桌石凳。周围绿草茵茵,四季花开。尤其是早春三月,那一排绯红灿烂的海棠花,美得让人心花怒放。

离开昆明很多年了,一直都没能再回去看看。在网上了解到,经过这么多年的城市扩张,小石坝一带早已天翻地覆,那个架在宝象河上的小水泥板桥、红砖红瓦的阿拉电影院,还有每个月都会光顾的小石坝邮局,恐怕早已不在了吧。所幸,校园里那个带有中央喷水池的花园还有,只是,不知道每年的早春时节,那海棠花是不是还开得那么热烈诱人。

来源:思想者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