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海底的名字『太空影剧院』(6)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1-03 19:56 2

摘要: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447期】本周是2024年的最后一周,也是2025年的第一周。时值年末岁初,是总结,也是起航。我们在回首与展望,各大平台的“年度十佳”也纷纷出炉。而在电影这个类目中,豆瓣给出的榜单上,《里斯本丸沉没》以“2024年评分最高纪录片”的名

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447本周是2024年的最后一周,也是2025年的第一周。时值年末岁初,是总结,也是起航。我们在回首与展望,各大平台的“年度十佳”也纷纷出炉。而在电影这个类目中,豆瓣给出的榜单上,《里斯本丸沉没》以“2024年评分最高纪录片”的名号列入十强,其导演与制片人都是方励。不得不说,这是我看片的原始动力之一。第一次关注到“方励“这个名字,是在2016年。那一年,中国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正式上映,由于该片排片量低,票房收入惨淡,制片人方励在视频中跪求院线排片,一时之间成为爆点话题,院线文化经营和电影文化作品之间的关系一度成为深入研究的重点领域,“方励下跪”四个字几乎引领了一种文化现象。在业内的普遍认知中,他这一跪,最基本的作用之一是引发了行业自省。对于这样一位曾经的“流量”人物,我怀以原始敬意。更别提在《里斯本丸沉没》的电影海报上,“揭开历史真相”这句话遍布各式版面。毕竟,意大利史学巨匠克罗齐曾经说过:“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里斯本丸沉没》所讲述的历史事件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1942年,中国舟山渔民救援了被美国军队击中的日本战俘船上的英国士兵。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1942年,以美、英、苏、中为代表国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通过了《联合国家宣言》。这样一看,该片讲述的历史事件似乎更加扑朔迷离。该片从2016年方励寻船开始讲起,记录了导演采访历史事件亲历者及其后人的整个过程,在片头就用“我确信我找到了里斯本丸号”和“本片完全基于历史事实”两个肯定句为整部影片定下了基调,在见惯了“似乎”、“可能”、“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当代电影中,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真挚品格。同时,我们可以确定,从开拍到上映的这8年时间里,每分每秒的主旨都是为了海报上的那句标语——揭开历史真相。那么导演揭开的究竟是什么?他卖掉房子,负债千万,甚至出动私人侦探,只是为了记录那段真实的历史,为了255个渔民先辈的家庭和1816个盟军战俘的家庭,为了那些本不该被遗忘的,但从未被记起的牺牲者。为了人类普适的情感和人性中的天良。对于纪录片而言,电影视听技巧的可用性是非常有限的,如何处理真实与意象的关系,是纪录片导演的必修课题。而在本片中,导演用一个镜头解决了这个难题。当导演从中国香港赤柱国殇纪念坟场和西湾国殇纪念坟场出来以后,他将纪念碑上的所有牺牲者姓名用投影的方式铺满了自己的面部,这是一个6秒的特写镜头,导演满含悲怆地向前迈进,然而在庞大的受难者名单面前,个人已经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悲痛。这个镜头兼具写实与写意,既有现实表达也有个人印记,在这一刻,语言是苍白的,画面已经把对战争的深刻省思呈现在了荧幕之上。叙事风格方面,影片采用了多线交织的手法,既有宏大的战争背景叙述,展现出盟军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对峙局势,使故事扎根于真实历史土壤;又细腻地聚焦于里斯本丸上不同身份人物的命运轨迹。一条线是中国战俘们在绝境中相互扶持、坚守生的希望,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对故土的眷恋,在黑暗的底舱中抱团取暖;另一条线则是英国战俘与日本军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与微妙平衡,凸显出战争对人性的扭曲与考验。这些线索彼此呼应,在层层推进中,不疾不徐地铺陈出一幅波澜壮阔又温情脉脉的人性群像。在影片的最后,英军遇难者的后代们跨越国度,到达中国东极岛海域祭奠逝去的先辈,在灰蓝色的海水里,我们看到了所有遇难者和中国渔民的名字。尤其是那255个中国渔民中不乏“陈阿妹”、“陈阿毛”这样几乎没有个人完整意义的名字,就足以想象在寻找的过程中是如何的艰辛。在海浪翻涌中,我感受到了一个电影人的诚意与良心,那是导演从沉没在海底七十多年无人问津的舰船上,找回来的名字,是“人之善”的映射。另外,说一点题外话。该片于2024年由中国内地选送参与竞争今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栏目,但奥斯卡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回复是,竞争这一栏目的影片应满足“以超过50%的非英语对白为主”这一条件,故本片被取消了竞争资格。而在2024年11月16日揭晓的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奖名单里,该片荣获最佳纪录/科教片奖。请大家记住,意大利史学巨匠克罗齐曾经说过:“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

专栏主笔介绍

余夏琳,2019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校期间荣获“校三好学生”等多个荣誉称号,并参与制作央视财经频道专题纪录片《资本的力量》。参加工作以后参与制作电视剧《问天》、电影《火星使命》等,热爱文学艺术,曾发表美文《雨中寄语》《圆》等。彭钰,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编辑。

来源:我们的太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