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已从笨重的金属构造演变为能够奔跑、交流乃至进行艺术创作的高级人工智能实体。尽管技术已取得显著发展,人类仍不时将机器人置于一些奇特且令人不适的测试之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已从笨重的金属构造演变为能够奔跑、交流乃至进行艺术创作的高级人工智能实体。尽管技术已取得显著发展,人类仍不时将机器人置于一些奇特且令人不适的测试之中。
今年,研究者们让先进的机器人执行了一系列非同寻常的任务,包括清理被空手道劈碎的可乐罐、清扫烟蒂、佩戴实验室培育的仿生肉质面具,以及拾取犬类排泄物。一些专为工厂环境设计的双足机器人甚至被赋予了表演杂技的任务,并被迫穿上节日服装。以下仅是今年人类对机器人所进行的一些奇特实验的概述。
一位名叫Caleb Olson的明尼苏达州居民,为解决宠物排泄物清理的烦恼,发明了一款自动飞行的粪便收集机器人,他将其命名为“Poopcopter”。这款四轴飞行器通过编程在指定区域飞行,并利用实时计算机视觉技术扫描粪便。一旦发现目标,它将飞至粪便上方,旋转约30度,使用特制的3D打印铲子进行清理。Olson表示,该装置甚至可能将收集到的粪便散布在车库或邻居的屋顶上。
意大利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VERO的四足机器人,它配备了真空吸尘器,旨在减少日益增多的烟头污染。VERO的每只脚上都装有3D打印的吸嘴,能够吸起烟头。该机器人利用神经网络分析机载摄像头的视觉数据,以确定最佳的吸起烟头的角度。理论上,VERO可以在公共海滩或其他户外区域部署,以减少烟头的乱扔现象。
奈梅亨拉德堡德大学的研究者Marieke Wieringa进行了一项实验,旨在探究人类对遭受折磨的机器人是否会产生同理心。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摇晃一个小型机器人。在某些情况下,机器人会发出痛苦的呜咽声,而人造眼睛则试图传达悲伤。结果显示,当机器人发出哭喊时,人们更容易感到内疚,并倾向于选择执行无聊的任务而非继续摇晃机器人。
在探讨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的边界时,艺术家们向一个具有人工智能的人形机器人提出了一个假设性问题,即如果它能够根据“人工智能造福人类”的理念创作画作,它会选择画什么。该名为Ai-Da的机器人最终绘制了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图灵的肖像,这幅作品后来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神”。这台绘画机器人由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与机器人公司Engineered Arts共同开发,它通过前置摄像头捕捉图像,并利用板载图形算法生成图像,再由机械臂将图像转译到纸上。这幅作品在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084,800美元的价格售出,显示出公众对这种新型艺术形式的兴趣。
来源:SENSORO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