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网络投票由即日起至2025年1月5日(周日)中午12点,将综合网络投票和专家投票,评选出“北京师范大学2024年度十大新闻”。每人可投不超过10项,每个IP限投一次。
2024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
胜利召开的重要一年
也是北师大全面落实
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
……
这一年
北师大人牢记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
共同答好“教育强国,北师大何为”的时代命题
团结一致、锐意进取
以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真抓实干
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攻坚克难、改革创新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以昂扬姿态努力开拓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2024 砥砺前行 收获满满
2025 启航新篇 共绘未来
“北京师范大学2024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
今日开启!
北京师范大学2024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由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发起,经征集整理筛选,共有21条候选新闻进入网络投票环节。
本次网络投票由即日起至2025年1月5日(周日)中午12点,将综合网络投票和专家投票,评选出“北京师范大学2024年度十大新闻”。每人可投不超过10项,每个IP限投一次。
https://onewechat.bnu.edu.cn/site/vote/index?id=1131扫码参与投票★
★ ★ ★
★
01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和给“优师计划”师范生重要回信精神 探寻教育强国建设的北师大方案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和给“优师计划”师范生重要回信精神,在主流媒体积极发声,策划系列融媒体产品,集中展示十年来北师大牢记嘱托,以“四有”首倡之地展现首倡作为,倾心铸就中国教师教育的“珠穆朗玛峰”,领航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以学校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主流媒体聚焦报道。新华社刊发《以“四有”标准涵养“大国良师”——探寻教育强国建设的北师大方案》《大力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专访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人民日报》刊发《“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坚守基层教育一线——用爱陪伴成长 用心守护梦想》;《光明日报》刊发书记校长署名文章《弘扬教育家精神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大力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中国教育报》两次头版刊发《十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奋力当好中国教师教育排头兵——躬耕教坛 强师兴邦》《“国培计划(2014)”参训教师、北师大“优师计划”师范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矢志扎根三尺讲台——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教书育人》;《南方日报》整版刊发《北京师范大学立足湾区,创新打造“教育硅谷”——以学校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主题融媒体产品集中发布。学校策划制作《师之道——北京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十周年纪实》《这十年 我们的多彩答卷——北京师范大学“国培计划”贵州参训教师回访纪实》《师范的荣光》《此生为师》《行至绿水青山处》等专题短片,在教师节期间集中发布,在校内外引发热烈反响。
BNU
02
中巴友谊跨越山海 中外青年同“看中国”:习近平主席复信在“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参与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巴西各界友好人士,鼓励他们继续为中巴友好事业贡献力量。习近平主席复信引发“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参与师生的强烈共鸣。“看中国”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传播的品牌项目,此前,巴西圣保罗大学21名“看中国”校友会师生致信习近平主席分享他们参与“看中国”项目的收获与体会。
巴西时间11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访巴团队在圣保罗大学组织开展中巴青年故事会、“巴西青年看中国”优秀作品展映等活动。11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专题片《大国来信 跨越山海的好朋友》,讲述“看中国”项目参与师生在一次次的中国之行中,感受中国、记录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故事。
BNU
03
固本培元强党性 严守党纪建新功 北京师范大学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4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启动部署会,印发《关于在全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系统安排部署党纪学习教育。在三个多月的集中学习阶段,学校党委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和教育部党组要求,牢牢把握“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目标要求,立足教师教育核心使命,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动能。
学校相关经验做法被教育部直属高校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周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关注报道10余次,师生在重要报刊发表一系列理论文章,加强对党的纪律建设的学理性阐释、学术化表达和大众化传播,在校内外产生积极影响。学校领导、知名学者、师生党员代表同上一堂“中华传统廉洁文化”示范微党课,讲授《中华传统诗词中的廉洁思想》,微党课在新华网、光明网、央视网等主流媒体平台播出,全网播放量超过430万次。
BNU
04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六所部属师范大学联合召开“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座谈会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9月1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六所部属师范大学联合召开“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座谈会,共同探讨新时代新征程上优化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教育部领导参会指导并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发展等问题提出新要求,六所院校领导及专家学者代表围绕会议主题,结合“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等重要问题开展座谈交流,进一步深化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光明网策划推出《教育强国专家谈: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专题报道。
BNU
05
以“三强、三优、三融合”为主线培育“四有”英才 北师大完成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开展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1月5日,学校印发《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1月10日,学校召开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启动会。10月28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启动线上评估。11月14日至15日,专家组开展入校考察。
经过近三周的评估考察,专家组对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专家组指出,北京师范大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和给“优师计划”师范生重要回信精神,坚守励教兴邦初心,弘扬教育家精神,高度聚焦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牢固树立培养“四有”卓越教师和具有“四有”素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将“三强、三优、三融合”作为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工作主线,大力推进“强师工程”,不断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卓越教师和拔尖创新人才。
06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 北师大教师荣获多个教书育人重要奖项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3月,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和“最美巾帼奋斗者”荣誉称号。8月,北京师范大学庆阳实验学校张可锋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刘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于渊获评“全国优秀教师”。
2024年,北师大5位教师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0位教师荣获北京市教育系统“育人榜样(先锋)”,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殷恒婵荣获“首都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北师大基础教育学校12名教师荣获北京市特级教师称号。在北京高校第二届管理岗位青年教职工职业能力竞赛中,北师大参赛团队荣获竞赛A组一等奖。
BNU
07
北师大设立“协和医班”“协和药班” 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首批招生 着力培养跨学科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4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X+医”和“医+X”模式,开设北师大“协和医班”和“协和药班”,联合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和药学领军人才,助力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5月,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发布通知,北京师范大学申报的“汉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方向)+人工智能”“传播学+人工智能”“公共事业管理+人工智能”“统计学+环境工程”4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获批。至此,北师大已累计获批7个项目,其中“英语+历史学”“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3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于2024年启动首批招生。
近年来,北师大积极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推动一流学科专业间的有机互补、强强联合,大力推进理科、工科、文科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着力培养跨学科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08
一批基层党组织入选全国和北京高校“双创”培育单位 北师大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4月,教育部公布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乐育党支部、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名单,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研究生党支部入选“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马雪梅入选“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8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公布了北京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党建引领实践创新示范项目”培育创建单位名单。北师大2个院系级党委、8个师生党支部、2个示范项目入选。
10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名单。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党支部、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党支部、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教师党支部、统计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生态工程教研所党支部、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工第二党支部等6个支部入选。同时,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工国经党支部入选北京高校“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11月,学校党委“坚持‘三融合’‘三推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案例入选北京市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优秀案例,相关经验在《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刊发。
BNU
09
问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最高奖项 荣获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金牌 北师大学子在国内外多项赛事喜获佳绩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4月,在第65届杰塞普(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中,北师大代表队荣获全国冠军并代表中国赴美参赛,最终取得全球32强并获最佳综合书状奖,北师大学子西娅、刘婧怡位列全球百强辩手,获参赛以来最好成绩。10月,在2024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中,北师大北京校区BNU-China团队和珠海校区BNUZH-China团队再次斩获金牌,并荣获多项单项奖提名。12月,202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典礼在北师大举行,统计学院2022级本科生唐梓轩、陈欣雨、杨一汀团队斩获本科组竞赛最高奖项“高教社杯”,这是北师大在该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在体育赛事方面,北师大学子张琳艳闪耀金球之夜,勇夺2023年中国女子金球奖;北师大女足获2023—2024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女子高水平组超冠联赛冠军;在第18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FISU世界大学生啦啦操锦标赛中,北师大健美操队摘金夺银为国争光;在中国大学生艺术体操锦标赛中,北师大艺术体操队取得个人项目4金4银、集体项目1金1银以及高水平B组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在第22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北师大学子获2金、1银、1铜,取得自参赛以来的最佳成绩。
BNU
10
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面向全球倡议的中华文化研究创新团队”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由环境学院教授夏星辉牵头的“流域降碳减污协同调控”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家文物局首批建设名单。
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5月,北师大研究团队在登革热流行预测预警理论研究取得原创性突破,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上。8月,北师大“AI太炎”古汉语大语言模型及相关研究成果发布,标志着我国古籍整理与研究迈入智能化新阶段。8月,北师大研究团队在《科学》上发文,阐明微(纳米)塑料对全球碳、氮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11月,北师大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细胞》上发文,揭示感觉神经元发育机制并构建人类背根神经节类器官。2024年,北师大59项成果获评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在全国高校位列第三;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项,立项数全国并列第四;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8项。
11
实施卓越科研战略 构建科研创新体系 北师大召开科研大讨论总结会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6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科研大讨论总结会,全面回顾总结一年来全校科研大讨论的工作成效,共同谋划学校未来科研改革方向和重点举措,深入推进卓越科研战略,为全面提升学校科研创新能力、加快构建科研创新体系谋篇布局。
一年来,全校上下聚焦目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统筹协调,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专题研讨、学术报告、座谈交流、调查研究等活动262场,明晰了学校实施卓越科研战略的重点方向和政策举措,明确了各院系、各学科中长期科研发展的重点任务。学校推进《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实施卓越科研战略的指导意见》,从明确科研重点领域、夯实科研平台体系、建设科研创新团队、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优化科研资源投入、健全科研评价制度、提升科研管理效能7个方面发力。
BNU
12
首届“志远计划”毕业生奔赴脱贫县任教 北师大引导优秀学子扎根西部基层建功立业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6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2024年“志远计划”毕业生出征仪式在珠海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程建平向“志远计划”毕业生代表授予出征旗,“志远计划”毕业生集体庄严宣誓,表示将牢记“躬耕教坛、强师兴邦”的使命担当,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到中西部、到基层、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从教为师,为推动我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北师大首届“志远计划”毕业生奔赴脱贫县基础教育一线任教获主流媒体集中关注,《人民日报》刊发《各地各高校持续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发《择业新观念 就业新天地》,《光明日报》刊发《怀揣教育热忱扎根基层——北师大学子入职大凉山越西中学背后的故事》,《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大凉山来了00后教师》,《南方日报》刊发《一群“00后”新教师来到了四川大凉山》,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发《“志远”学子启航 为中西部输送教育振兴“火种”》,相关报道引发热烈反响。11月,澜沧县委给北师大发来感谢信,感谢学校“志远计划”师范生毕业后赴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任教,为澜沧教育队伍注入人才活力。
近年来,北师大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前往基层就业,不断强化与西部基层用人单位的对接,拓展岗位的供给。举办基层就业出征仪式、校领导与毕业生见面会,引领基层就业浓厚氛围。设立并实施“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至今已入选1782人。12月,教育部公布2023—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获奖人选名单,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3届公费师范生朱启平入选,《中国教育报》刊发人物报道《照亮大山孩子的求学梦想》。《光明日报》头版刊发《“飞”出大山,是为了带着本领“飞”回来》,讲述北师大毕业生扎根西部从教故事。
13
北京师范大学新版学位服正式发布 弘扬中华文化彰显京师风范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6月,北京师范大学新版学位服正式发布。学校特邀叶锦添为北师大学子设计专属学位服,设计团队经过三年的打磨,多次征集师生意见,设计理念彰显北师大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学位服选用中国传统色彩,学士、硕士、博士分别以瑾瑜、油紫、顺圣作为袍身底色,每种颜色都蕴含着对毕业生的美好期许。在纹样设计上,领口垂布是古建洞窗图案,袖口纹绣为京师大学堂匾额纹,袍身上有隐约的玉兰花纹。胸前徽章绣有校徽、校训及每一位毕业生的姓名、学号。学位帽与学位服颜色一致,帽顶正中为北师大校徽。学校向2024届毕业生赠送了新版学位服及纪念礼盒,赋予每一位北师大学子以责任与荣光,鼓励毕业生们奔赴山海、勇敢前行。毕业季,北师大新版学位服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BNU
14
北师大两基地再次入选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马工程”重点教材《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出版发行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8月,为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由教育部和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出版发行。《读本》是第一部全面系统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统编教材,是高等学校开设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的权威用书。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担任共同主编,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教授汪明、刘凯和哲学学院教授吴玉军担任主要编写成员。
11月,教育部正式公布2024年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名单,北京师范大学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教材研究基地和中小学语文(含中职)教材研究基地再度入选。自2019年初首次被认定为国家级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以来,两个基地在教材研究、人才培养、研究成果转化、教材培训及咨询服务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国家教材建设贡献了宝贵的智慧和力量。
BNU
15
北师大发布“四有”好老师校友奖励计划 表彰“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9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建校122周年表彰大会,大会正式发布了“四有”好老师校友奖励计划。该计划旨在评选表彰长期坚守在基础教育一线的优秀校友,特别是扎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一线的校友,激励广大校友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该计划每两年组织评选一次,设金质奖章和银质奖章。金质奖章每次评选人数不超过3名,每人奖励10万元,申报金质奖章的校友原则上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荣誉或奖励,从教满30年;银质奖章每次评选人数不超过10名,每人奖励5万元,申报银质奖章的校友原则上获得地市级及以上荣誉或奖励,从教满10年。会上还宣读了获得上级有关表彰的教师名单,颁发了“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
12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2025年“四有”好老师校友奖励计划评选公告发布,启动候选人征集工作。
16
倡议发起成立中非教师教育中心 启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女童数字教育合作项目” 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北师大力量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9月6日,中国-非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对话会在北京开幕。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于吉红作“携手推进教师能力建设 共促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主题发言,由北师大倡议发起的“中非教师教育中心”列入本次会议的重要成果。
10月16日,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颁奖仪式在法国巴黎举行。校长于吉红在“展望:加强非洲女童数字技能计划”环节发表演讲,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贾尼尼共同宣布启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女童数字教育合作项目”。
12月,依托北师大建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学校不断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变革与农村发展,为全民教育和教育2030议程作出独特贡献。
17
启用“强师工程”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和诊断平台 “强师工程服务站”建设成果丰硕 北师大打造县域教育帮扶新模式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11月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第三届教育局长论坛在京开幕。论坛开幕式上举行了“强师工程”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诊断平台启动仪式。平台构建“教育质量监测系统”“教师追踪调研系统”“学生素养评估系统”三大系统作为内部应用层,搭建包含平台门户和优师监测、启航追踪、区域诊断、实施成效、集成画像等五大数据驾驶舱作为外部展示层,助力精准评估“强师工程”成效及其溢出效应。
2024年,学校全面深化实施“强师工程”,校领导带队赴8省21县开展专项调研,新增21个区县加入“百千万计划”,新建蓝田、周至、大化、越西和虞城5个“强师工程服务站”。“强师工程服务站”秉持“一站一策”方针,实施“三方站长”工作机制,打造助力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示范样板,获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BNU
18
北师大多项作品获评“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表彰决定,对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文学院教授梁振华参与创作的电视剧《问苍茫》《欢迎来到麦乐村》、哲学学院教授韩震撰写的理论文章《论新时代的中国时代精神》、文学院硕士生甘海晶(网名:麦苏)创作的网络小说《陶三圆的春夏秋冬》获评“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24年,在第三十四届电视剧“飞天奖”、 第二十八届电视文艺“星光奖”评选中,电视剧《大山的女儿》《问苍茫》《欢迎来到麦乐村》获评“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
BNU
19
“中国梦·强师行”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金奖 北师大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三十年蓬勃发展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12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梦·强师行”志愿服务项目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中荣获金奖。该项目依托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组织全国师范院校大学生进行教育国情调查,针对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难点进行精准帮扶。项目覆盖多层次、全方位,面向“学生+教师”,由“本科生+研究生”,完成“线上+线下”“长期+短期”“常态化+集中”“一对一(多)课堂+夏令营、工作坊”等支教任务,5G数字技术贯穿始终。三年来,该项目已服务20余所学校、300名乡村教师和8万名中小学生,参与志愿者达4100人次,服务总时长超过8万小时。该项目受到人民日报、央视等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其子项目“数字教育小院”获评人民网2024年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案例。
自1994年白鸽支教扫盲服务队赴山西武乡开展文盲帮扶志愿服务以来,北师大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已走过三十年历程,以白鸽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体,北师大青年志愿服务先锋队逐渐壮大、蓬勃发展,完整构建了“青春北师志愿+”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格局,育人成效显著,社会影响广泛。
BNU
20
北师大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示范工程” 推动智慧教育创新发展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示范工程”,以学校层面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为示范,凝练模式、标准和体制机制,引领构建社会层面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4月,教育部公布首批18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郭俊奇团队牵头的《创新“AI+”课堂教学智能评测》案例入选。
5月,北师大举办“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讨会”,启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计划,为期三年的“1228”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10个专业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支持20个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重点团队建设,推动20本数字化教材建设,建设80门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智慧课程。
9月,北京市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引领推介活动召开,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建设的“基础教育北京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入选北京市首批联合研发平台。
10月,2024年北京市数字教育工作推进会在北师大召开,会上发布了由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编的《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4)》,副校长汪明为编委会组长、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黄华为编委会副组长、教育学部教授童莉莉为核心编写人员。
10月,工信部和教育部公布“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全国典型项目和通过验收名单,北师大“5G+智慧育人综合应用试点”项目通过验收,荣获全国典型项目。项目围绕德、智、体、美、实践领域,面向服务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开放教育,创新5G+智慧育人模式,围绕互动教学、综合评价、智慧校园三个方向,完成14个子项目,形成了一批5G融合应用成果。
21
第二智慧食堂开业 完成系列民生工程 持续为师生办暖心事、实在事
向上滑动查看综述
9月23日,实习餐厅(第二智慧食堂)重装上阵,以全新面貌与师生见面。第二智慧食堂秉持健康、便捷、智能的理念,致力于丰富师生饮食结构,为师生提供更加舒适愉悦的就餐环境。
学校坚持为师生办暖心事、办实在事,回应师生需求,心系师生所盼,提升广大师生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全面推动餐饮服务升级,改造清真食堂、教三食堂,更换食堂桌椅,为实验小学配送午餐;完成海淀校园学2宿舍楼、学16楼大浴室、育荣校园6号、7号宿舍楼等装修改造和南院综合治理二期项目;调整住院费用报销时间,升级线上预约挂号系统,设立育荣校园医疗保健点;建成校园110智慧报警呼叫中心,完成通勤车预约系统三期建设;改造开放兰蕙小西门,调整大浴室开放时间;迎新季、毕业季开展送温暖活动,从小处着眼为师生提供贴心、暖心服务。
亲爱的BNUers
动一动手指
选出你心目中的
BNU年度十大新闻吧!
除此之外
令你印象深刻的BNU新闻
也欢迎留言分享!
-bnuweixin-
感谢信息网络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排版:陈宁心 岳天舒
责任编辑:孙薇薇、谢图南、姜思宇
谢羚、马赛男、杨家琛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