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发明了二维码,自己却不用?欧美也不用?

B站影视 2025-01-02 08:36 2

摘要:二维码(Quick Response Code)由日本公司 Denso Wave 于 1994 年发明,最初用来追踪汽车零部件,实现快速扫描与库存管理。其优点是可以储存更多信息、扫描速度更快、纠错能力更强,因此在后来逐渐衍生到其他行业应用中。

二维码(Quick Response Code)由日本公司 Denso Wave 于 1994 年发明,最初用来追踪汽车零部件,实现快速扫描与库存管理。其优点是可以储存更多信息、扫描速度更快、纠错能力更强,因此在后来逐渐衍生到其他行业应用中。

日本为什么没有像中国一样大规模使用二维码?

1. 日本本土的支付及通行体系不同

日本的电子支付方式与中国大规模使用的手机扫码支付(微信、支付宝)并不相同。日本人习惯使用信用卡、电子钱包(如交通卡 Suica、ICOCA 或手机钱包 Osaifu-Keitai)等非接触式 IC 卡进行支付。在日本,很多场景下“一刷即付”的 IC 卡使用体验已经非常成熟,也没有像中国那样大规模普及“手机扫码”这一模式。

2. 本地技术与传统结合更紧密

日本在很多传统行业或日常生活场景中依然保留现金或刷卡,这一点与中国或部分其他亚洲国家不同。虽然二维码在日本用于商品信息追踪、车票检测、会员积分等场景,但并未在移动支付上“爆发式”渗透。

3. 市场与消费习惯原因

很多日本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信用卡、交通卡或其他移动支付手段,二维码支付并不是他们“非用不可”的选择。QR 码本身在日本确实使用,但更多偏向特定领域(工厂生产、物流、商品信息标签、门票等),而非全面铺开。

4. 个人隐私与信息管理考虑

在日本,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相对较高,商家和消费者在选择支付方式时会更谨慎地考虑数据采集和信息流转。二维码支付往往需要关联个人账户、地理位置或更多消费记录,一旦与其他数据库结合,个人数据的传播和留存范围可能会变大。相较之下,信用卡或交通卡的使用方式更可控,消费轨迹更多在金融机构或交通部门层面,隐私泄露的风险看起来更可控一些。

欧美为什么也没有像中国一样“全民扫码”?

1. 信用卡体系和非接触式支付成熟

在欧美国家,信用卡使用率非常高,且自带无接触(Contactless)功能。消费者只要“挥卡”或“贴卡”就能完成支付,免去打开手机、对准扫码等步骤。Apple Pay、Google Pay 等移动支付也常用 NFC 近场通信,消费者只需将手机或手表靠近终端便能支付,无需打开 App 扫二维码。

2. 支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相比二维码支付在中国的“弯道超车”,欧美的银行、信用卡体系和终端设备发展历史悠久、分工成熟,商家广泛支持刷卡或 NFC 终端。已有的支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消费者和商户没有强烈需求去升级到“二维码支付”模式。

3. 二维码主要应用在营销、门票和物流

虽然在公共场所、广告营销、演出门票、机场登机牌、物流追踪等环节,欧美也常见二维码,但并未在支付场景上形成像中国那样的“闭环生态”。

4. 更严格的隐私法规和消费者意识

欧洲在数据隐私方面有《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严格法规,美国也日益重视数据合规和消费者隐私。在无现金支付中,若涉及用户身份信息与支付信息的绑定,需要满足更多法律和合规要求。二维码支付如果要采集并留存个人数据,需要考虑监管要求和大众对隐私的关注度。NFC 刷卡方式不需要储存过多信息,因而能减少可能的隐私泄露风险。

其实日本和欧美并非“完全不用”二维码

• 工业与物流:日本最初就是在工业制造和物流领域使用二维码,时至今日依然非常普遍。

• 车票及登机牌:无论日本国内交通,还是欧美的航空出行,电子车票和登机牌的二维码/条形码都很常见。

• 营销与展览:在日本和欧美的商场、博物馆、游乐园等地,使用二维码获取信息或优惠券也并不少见。

• 疫情推动:在新冠疫情期间,全球很多国家都增加了二维码在健康码、电子登记、就餐菜单等场景的使用,同时也引发了对个人健康数据和行程信息的隐私安全讨论。

• 二维码在日本并非“完全不用”,只是因为日本在支付上有更长的信用卡与 NFC 卡的使用传统,再加上对于个人隐私的重视度较高,消费者与商家已经熟悉并依赖这些更“可控”的方式。

• 在欧美地区,传统银行卡与 NFC 支付基础设施成熟,更严格的隐私法规和公众意识使二维码支付的推广难度更大。

• “发明者不用”更多是因为各国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和基础设施差异所导致,并非二维码技术本身不适用。

• 全球范围内,二维码仍被广泛用于物流追踪、车票检票、营销推广等多个场景,只是在支付领域因地域与隐私考量而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

来源:wnyang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