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当皮肤出现这3种情况,警惕可能是艾滋病发出信号

B站影视 2024-11-22 13:23 2

摘要:红疹,瘙痒,溃疡……这些看似非常普通的皮肤问题,你或许想不到,它们可能是艾滋病的早期信号,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不仅是抵御外界的屏障,也是能够清晰的反映我们身体健康的镜子,但当它发出“求救信号”时,我们是否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呢?

红疹,瘙痒,溃疡……这些看似非常普通的皮肤问题,你或许想不到,它们可能是艾滋病的早期信号,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不仅是抵御外界的屏障,也是能够清晰的反映我们身体健康的镜子,但当它发出“求救信号”时,我们是否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呢?

李婷今年30岁了,前段时间她发现自己脖子上长了很多的红疹,不过她倒是没有很在意,因为过敏对她来说都已经是常事了,口腔溃疡也是一样,基本上每隔半个月都会出现一次。

后来她实在是忍受不了了,于是辗转多家医院,尝试各种治疗方法,却始终不见好转。最终,在上级医院的检查中,医生怀疑她可能感染了梅毒或艾滋病病毒。

看到报告单的李婷瞬间愣在了原地,这个诊断结果也让她感到羞耻和难以接受。除了李婷之外,一旁的王浩也是很有共鸣,他声称自己起初身上起了很多的红疹,但他以为这些红疹不过是因为突然的换季出现的过敏症状,后续出现的低烧也让他放松了警惕。

直到后来王浩发现自己的皮疹越来越严重,他才不得不前往医院就诊,谁知道皮肤科医生根据他的症状,建议他进行艾滋病检测,结果却发现他真的感染了。

无论是李婷还是王浩,这两个案例都指向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艾滋病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是特别的明显,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这实际上不仅增加了诊断的难度,也容易让患者放松警惕,延误治疗。

艾滋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是让人们很恐惧的一种疾病,它的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HIV病毒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破坏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最终导致各种艾滋病病毒感染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急性感染期: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感染HIV病毒后的2-4周,患者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咽痛、头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等。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疹,这些皮疹通常表现为细小的、略微隆起的暗红色斑块,主要集中在颈部,也可能出现在躯干和四肢,不过,通常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因此常常被忽视。

2.无症状期:急性感染期后,患者的症状会逐渐消失,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称为无症状期,这个阶段甚至可持续数年或者是十多年。

虽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HIV病毒仍在体内不断复制,破坏免疫系统,在此期间,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燥、瘙痒、反复出现的皮疹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皮肤病。

3.艾滋病期:随着HIV病毒的持续复制和免疫系统的进一步受损,患者最终会进入艾滋病期,此时,患者的免疫力极度低下,容易感染各种机会性感染,如肺炎、肺结核、念珠菌病等,也更容易患上某些类型的癌症,如卡波如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

在皮肤方面,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皮肤病变,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传染性软疣、毛囊炎、脓疱疮、皮肤溃疡等,这些皮肤病变往往难以治愈,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艾滋病的皮肤症状并非特异性症状,也就是说,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皮肤表现,例如,王浩一开始就将自己的皮疹误认为是换季时候的过敏症状,所以仅仅依靠皮肤症状无法确诊艾滋病,需要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实际情况。

不可否认,艾滋病早期皮肤状态的确与普通皮肤病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艾滋病引起的皮疹颜色通常为暗红色、红褐色,在肤色较深的人身上可能呈现紫色或黑色。

皮疹初期主要出现在颈部,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扩散到前胸、后背、四肢等部位。与普通皮疹在一周内消退不同,艾滋病相关的皮疹往往持续存在,甚至会逐渐加重。此外,皮肤瘙痒也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炎症性皮肤病,如湿疹、脂溢性皮炎等,伴有明显的瘙痒和干燥脱皮。

艾滋病高危人群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所以存在以下高危行为的人群需要格外警惕:

多性伴侣:频繁更换性伴侣会增加感染HIV的风险。

静脉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头是HIV传播的重要途径,这一点也是非常主要的。

性传播感染者: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会增加感染HIV的风险。

预防艾滋病的关键在于避免高危行为,避免共用针头、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可以预防血液传播艾滋病,可以有效降低感染HIV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风险,而对于HIV感染的孕妇,可以通过母婴阻断措施,有效降低将病毒传染给婴儿的风险,对于HIV感染的孕妇,可以通过母婴阻断措施,有效降低将病毒传染给婴儿的风险。

这3种疾病不是艾滋病

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暴露于HIV病毒,例如发生高危性行为或被带有HIV病毒的针头刺伤,应尽快(最好在24小时内,最迟不超过72小时)前往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指定医院服用暴露后阻断药物。

虽然说艾滋病的皮肤症状很不容易被发现,但实际上许多其他疾病也可能表现出类似的皮肤问题。所以在出现皮肤异常时,切勿自行诊断,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鉴别诊断。

以下几种疾病的皮肤表现容易与艾滋病混淆:

黄疸:皮肤和巩膜(眼白)发黄是黄疸的主要特征。黄疸这个词似乎在很多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回听说过,但实际上它本身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包括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血液疾病等。

肝癌是导致黄疸的严重疾病之一,癌细胞破坏肝脏功能,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从而引起黄疸,黄疸还可能伴有皮肤瘙痒、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蕈样肉芽肿:这是一种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其早期症状与皮炎、湿疹等普通皮肤病相似,容易被误诊,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鳞屑等,伴有剧烈瘙痒,随着病情发展,皮肤病变会逐渐加重,出现浸润性。

红斑狼疮: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包括皮肤、关节、肾脏、心脏等,红斑狼疮的皮肤表现多种多样,最典型的症状是面部出现的蝶形红斑,即在双颊和鼻梁处出现的红色皮疹,形似蝴蝶。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盘状红斑、光敏性皮疹、口腔溃疡等,这些疾病的皮肤表现与艾滋病相关的皮肤症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艾滋病的误区

关于艾滋病,存在许多误区和偏见,这些错误的认知会加剧患者的恐惧和歧视,不利于疾病的防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感染HIV病毒就等于得了艾滋病。事实上,感染HIV病毒并不等同于艾滋病,HIV感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感染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这个过程可以长达数年甚至十多年。

误区二:一次性高危行为感染风险很小,可以不用担心,虽然单次无保护性行为的HIV感染风险相对较低,但仍然存在风险,任何一次不安全性行为都可能导致感染,一旦感染,对个体而言就是100%的风险,因此,无论何时都应该坚持安全性行为,避免侥幸心理。

误区三:艾滋病无法治疗,是绝症,随着医学的进步,艾滋病已经不再是不治之症。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俗称“鸡尾酒疗法”)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重建免疫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只要坚持规范治疗,艾滋病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

误区四:艾滋病患者都是不检点的人,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和有害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仅仅只是将艾滋病与道德挂钩,只会加剧对患者的歧视和污名化,不利于疾病的防治,消除对艾滋病的误解和偏见,树立正确的认知,对于有效防控艾滋病至关重要。

皮肤是最能反映人身体健康的,无论是出现的各种异常都可能提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艾滋病的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问题,如皮疹、瘙痒、溃疡等,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误诊,所以说大家还是要谨慎为好。

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问题,尤其是在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等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排除艾滋病的可能性。

目前,尚无有效的艾滋病疫苗,预防艾滋病的关键在于避免高危行为,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是有效防控艾滋病的重要环节。

信息来源:

[1]《世界艾滋病日 | “知艾防艾”,才是真爱!》.人卫健康.2023年12月01日

[2]《当艾滋病毒“攻陷”人体后,你还有72小时自救》.生命时报.2021年12月01日

[3]《感染HIV就是得艾滋病吗?针头会不会携带HIV?关于艾滋病,这 4 点你必须了解!》.科普中国.2022年12月01日

来源:夏沫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