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墙皮、吃头发……“异”样的饮食要当心!

B站影视 2024-12-31 19:47 2

摘要: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饮食习惯无疑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一种特殊的饮食习惯却常常让人感到困惑和不解,那就是异食癖。异食癖,又称为Pica,是一种进食非食物物质的异常行为。最近,广西9岁的小女孩小琪因为腹痛、呕吐被紧急送医,结果医生从她肚子里取出了

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饮食习惯无疑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一种特殊的饮食习惯却常常让人感到困惑和不解,那就是异食癖。异食癖,又称为Pica,是一种进食非食物物质的异常行为。最近,广西9岁的小女孩小琪因为腹痛、呕吐被紧急送医,结果医生从她肚子里取出了一团惊人的东西——不是别的,而是一大把头发!其实从孩子到成人,都有可能陷入这种异常饮食的漩涡,他们可能会沉迷于吃泥土、纸片、毛发,甚至是更不可思议的物品。


Part 1

什么是异食癖?

异食癖,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异常的饮食习惯,指的是人们会去吃一些不符合常规的食物,比如泥土、纸片、毛发、冰块、洗衣粉等。这种行为在人群中并不罕见,尤其在儿童、孕妇和某些精神疾病患者中较为常见,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有可能成为异食癖的“受害者”。异食癖患者的饮食选择往往与他们的生理需求无关,而是受到某种难以言喻的驱动力所驱使。根据其成因,异食癖可分为生理性和心理性两大类。例如,铁缺乏性异食癖(Pagophagia)是指患者因缺乏铁元素而产生的食用冰块等冷冻物品的行为。异食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患者可能只是偶尔尝试一下非食物物品,而有的则可能长期沉迷于这种异常的饮食习惯中无法自拔。对于患者来说,异食行为可能带来短暂的满足感或安慰感,但长期下来却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Part 2

为什么有些人会有异食癖?

1. 生理因素生理因素是导致异食癖的重要原因之一。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铁、锌等,可能导致味觉异常,从而引发异食行为。这些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正常发育和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缺乏它们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此外,因为身体对某些营养素的需求增加,孕期或哺乳期的特殊生理变化也可能导致异食癖的发生。2.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异食癖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焦虑、压力、孤独感等负面情绪可能导致人们通过吃奇怪的东西来寻求安慰或缓解压力。比如对于孩子来说,家庭环境、学校压力等因素可能导致他们感到不安或焦虑,从而引发异食行为。3. 社会和文化因素社会和文化因素也可能对异食癖的发生产生影响。在某些文化中,某些非食物物品如香料、草药或特定仪式中的物品可能被视为具有特殊意义或功效的“食物”,从而引导人们去吃它们。例如,在某些传统文化中,认为吃某些植物根部或特定矿石可以带来好运或健康,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发展出异食癖。

Part 3

异食癖有什么危害?

异食癖不仅让人感到困惑和不解,更可能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 身体健康方面的危害消化系统问题:吃了非食物物品后,可能导致消化系统问题。比如,吃了泥土或沙子可能会导致便秘或腹泻;而吃了头发则可能形成头发团块,堵塞肠道,引起腹痛、呕吐等症状。2019年一项研究发现,约15%的异食癖患者存在胃肠道阻塞的问题。营养不良:长期异食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引发营养不良。比如,长期吃泥土或沙子可能导致铁、锌等微量元素的缺乏;而长期吃纸片则可能导致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不足。营养不良会进一步影响身体发育、免疫功能和整体健康。感染风险:吃了被污染的非食物物品可能导致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这些感染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例如,吃泥土可能会带入寄生虫卵,引起蛔虫病或钩虫病。2. 心理健康方面的危害

Part 4

异食癖如何治疗?

异食癖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异食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方式,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异食行为的危害性,并学会用更健康的方式来缓解压力或寻求安慰。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引导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帮助他们学会以更健康的方式应对情绪压力。例如,患者可以通过CBT学习如何在感到焦虑时选择其他应对策略,如冥想或运动。家庭治疗:通过了解患者的家庭环境和文化背景,找到异食行为的根源。同时,帮助家庭成员建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和教育方式,共同引导患者走出异食癖的困扰。2. 营养补充对于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的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补充剂或食物补充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摄入量。同时,均衡饮食也是预防和治疗异食癖的重要手段。通过提供富含所需营养素的食物,如红肉、海鲜、豆类等,来满足身体对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需求。例如,增加铁质丰富的食物摄入,如瘦红肉、菠菜和豆类,有助于缓解铁缺乏性异食癖。3. 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来帮助患者控制异食行为。这些药物可能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等。然而,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等,可用于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症状,从而减轻异食行为。抗焦虑药:如苯二氮䓬类药物等,可用于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减轻异食行为的驱动力。

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等,可用于治疗患者的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等,从而减轻异食行为。

4. 并发症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如肠道堵塞、感染等,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这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抗感染治疗等。及时有效的并发症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降低异食行为对身体健康的进一步损害。

Part 5

异食癖如何预防?

1. 改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是预防异食癖的重要手段。通过提供富含所需营养素的食物,如红肉、海鲜、豆类等,来满足身体对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需求。避免过度节食或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以减少营养缺乏的风险。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预防异食癖的重要措施。通过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人们了解异食癖的危害性和预防方法。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学会用更健康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和寻求安慰。3. 提供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于预防异食癖的发生也至关重要。通过提供社会资源和支持网络,如心理咨询热线、社区支持小组等,来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减少对异食癖患者的歧视和误解,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社会环境。4. 定期体检和筛查定期体检和筛查也是预防异食癖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身体状况和营养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对于存在营养缺乏风险的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应特别关注他们的营养状况,并给予必要的营养补充。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照顾。这些人群由于生理或心理的特殊需求,更容易出现异食癖等异常饮食习惯,应加强对这些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营养指导,及时发现并处理他们的健康问题。异食癖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现象,它跨越了年龄和性别的界限,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和健康。然而,只要我们用心去了解和探索这个味蕾背后的谜团,就有可能找到治愈的方法。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异食癖都不是他们的错,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拾健康和自信。同时,建议有异食癖行为的患者及时寻求专业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1)[M].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2.

[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DSM-5)[M]. Arling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2013.

[3] 张华, 李明. 儿童异食癖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1, 29(4): 450-454. DOI:10.3969/j.issn.1002-6679.2021.04.020.

[4] 王芳, 刘强. 成人异食癖的心理治疗策略[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3, 32(2): 123-129. DOI:10.3760/cma.j.cn112345-20230215-00345.

[5] 李晓, 周杰. 营养缺乏与异食癖的关系研究[J]. 中国营养学会杂志, 2022, 44(6): 680-685. DOI:10.3760/cma.j.cn112345-20220610-00456.

[6] 赵敏. 社会文化因素对异食癖的影响[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0.

[7] 徐伟, 陈丽. 异食癖的药物治疗现状[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3, 56(3): 210-215. DOI:10.3760/cma.j.cn112345-20230310-00567.

内容校准审核:



来源:忠哥笑说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