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做好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工作,指导养殖场提升防控能力,按照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工作安排,我中心组织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疾病功能室专家起草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技术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做好防控指导。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技术要点》的通知
疫控防〔2024〕18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工作总站:
为做好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工作,指导养殖场提升防控能力,按照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工作安排,我中心组织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疾病功能室专家起草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技术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做好防控指导。
附件: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技术要点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
2024年12月27日
附件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技术要点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俗称“烂肺病”,是由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引起山羊发生的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食欲不振、发热和呼吸困难、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该病主要感染山羊,山羊和绵羊混养时,绵羊也能感染。该病传染性强,主要经飞沫传播,如未及时发现隔离发病羊,一般在 20 天左右可波及整个羊群。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和流行,早春、秋末和冬初多发,气候阴冷潮湿、羊群密度大和营养不良等情况会加重该病发生。
一、做好疫苗免疫,筑牢免疫屏障
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地区,疫苗免疫是有效的防控手段。可在每年春季、秋季对易感羊进行免疫。发生疫情 地区,应及时对周边易感羊加强免疫。出现死亡率增加、致病力变化等情况的,应及时采样检测,分析流行毒株的变异情况以及疫苗匹配性。应按照疫苗保存条件要求运输和储存疫苗,规范免疫接种,确保免疫效果。
二、加强临床巡查,及时报告疫情
临床巡查应重点关注羊的食欲、精神、反应、体温、呼吸等是否有异常情况。该病发生后,常表现高热,体温达41℃~43℃,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咳嗽并逐渐加重,呼吸困难,严重时往往呈异常站立状态,前腿大幅度分开,颈部1僵硬且向前伸直,流涎,因疼痛发出尖叫,常在表现症状 7~10 天死亡,也有急性感染羊未出现明显症状,在感染 1~3天死亡。慢性感染羊主要表现为咳嗽、流涕,并逐渐消瘦。怀孕羊可能发生流产。临床巡查发现疑似发病羊,应及时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隔离病羊,进行彻底消毒。
三、做好鉴别诊断,防止继发感染
临床诊断时应注意与巴氏杆菌感染、小反刍兽疫、传染 性无乳症等鉴别诊断。发生巴氏杆菌病的,肺部表现为双侧感染,而发生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肺部表现为单侧肺炎。小反刍兽疫的易感动物为绵羊和山羊,病羊除呼吸道症状 外,常表现口炎、腹泻等症状;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感 染山羊,一般只引起呼吸道症状。发生传染性无乳症的,除呼吸道症状外,常伴随关节炎、乳腺炎等症状。临床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容易继发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等呼吸道病原,增加死亡率。
四、及时处置,防止疫情扩散
发现疑似感染羊,应立即隔离发病羊,及时采取鼻拭子样品,按照 GB/T 24720-2017《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技术》规定的核酸检测方法进行确诊。确诊阳性的,应严格进行隔离观察,对症对因治疗,并对同群羊进行紧急免疫。隔离观察至少 28 天,确认健康后可解除隔离。对病死羊及其2排泄物,以及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饲料和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畜舍、场地环境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五、强化消毒措施,降低病原污染
病原对温度敏感,56℃条件 60 分钟或者 60℃条件 2 分钟可被灭活,紫外线照射几分钟可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日常场内可用 2%~4%的火碱或者 10%~20%的漂白粉,发生疫情时宜增加浓度或者延长作用时间。冬季在消毒剂的配 置和使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温度影响。
六、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只抵抗力
注意羊只营养状态,放牧羊群在冬春季节应及时补饲, 提高抵抗力。合理确定养殖数量,避免羊群密度过大,以免 增加呼吸道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对于舍饲羊,应注意圈舍 通风换气,保证舍内干燥,环境良好。关注天气变化,做好 羊只防寒保暖,防止羊群冷应激,抵抗力降低。坚持自繁自 养,确需引进羊只的,应了解购入地疫病流行情况,选择正 规羊场购入,有检疫证明。引进羊只后应进行落地报告,并 隔离饲养 30 天,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
来源:科学话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