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台会收到一些粉丝的留言,问我,糖尿病到底是因为什么?有说是肾虚的,有说是胃火的,还有说是阳气不足的!
后台会收到一些粉丝的留言,问我,糖尿病到底是因为什么?有说是肾虚的,有说是胃火的,还有说是阳气不足的!
其实这都是来源于中医辨证出的结果,每个人的情况是有区别的,但是无论怎么调理,始终都离不开——脾!
糖尿病既被称为——消渴,自然离不开脾,因为脾虚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时必须要"补脾",增加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水谷精微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可以改善机体的代谢,那么引发糖尿病的血糖自然也就被良好的吸收和排出。
比如门诊上的王女士,糖尿病7年了,退休前生活工作还算规律,靠着饮食运动加降糖药也能勉强的稳住血糖不至于升到很高。
即使如此,日常还经常觉得口渴、喝水很多、白天晚上去卫生间次数都不少,腰部发凉...
直到退休后,这些不适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她来到我门诊的那天,血糖上升到15.8左右。
经过详细的问询和辨证舌脉象,王女士还伴有疲倦乏力、大便黏连,舌头颜色淡红,苔白,脉细又弱!
我诊断王女士是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脾虚弱导致运化失常,阴虚火旺,耗伤津液,所以会口渴、多饮。
随即开了一个方子:
山药、党参、黄芪、麦冬、五味子、葛根、甘草、枸杞子等。
半个月后,王女士复诊,反馈口渴、多饮缓解,起夜次数减少。效不更方,我减少了枸杞的用量,增加了黄芪和山药继续补气健脾。
经过三个疗程,四次复诊,王女士的不适症状基本消失,血糖下降也恢复到了平均水平。后期让王女士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随访至今再也没有复发。
我治疗调理王女士糖尿病的思路是什么呢?
首先就是补气健脾,山药和黄芪合用,可以快速的改善脾虚状态,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
其次缓解症状,比如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缓解口渴多饮;配合葛根清热生津,进一步改善阴虚火旺的症状;
最后根据复诊调方,巩固健脾益气养阴的效果,从而稳定血糖,祛除不适症状。
结语:
平台上每天有很多文章,视频,去说人该如何调理、管控疾病。但还是想提醒一下,中医调理,特别是慢病,一定要循序渐进,目的是为了可以去除病根,不再反复!
此文目的在于传播中医调理思路,并无不良引导。没放剂量是因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
来源:中医内科李主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