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化在地化的中国经验:跨学科探索与跨文化对话

B站影视 2024-12-30 14:59 3

摘要:2024年12月7日至8日,西交利物浦大学举办了题为“全球文化在地化的中国经验”的工作坊。本次工作坊聚焦于全球文化在中国历史与当代的在地化进程,以及中国文化在海外的接受。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剑桥大学、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2024年12月7日至8日,西交利物浦大学举办了题为“全球文化在地化的中国经验”的工作坊。本次工作坊聚焦于全球文化在中国历史与当代的在地化进程,以及中国文化在海外的接受。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剑桥大学、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澳门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大学、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印度Symbiosis经济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近三十位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分享。与会专家的学术背景涵盖历史、考古、科技史、医学史、文化研究、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性别研究、建筑与设计、媒体与电影研究、舞蹈研究、 博物馆研究和艺术史等多个领域。通过跨学科的交流,共同探索全球文化在地化研究的新面向,思考中国文化景观如何在与全球文化的互动中形成,以及外来文化的在地化如何通过不同的路径展开。

参会人员以及学生志愿者合照

该会议强调在探讨全球文化流动的过程中,在地化至关重要,这关系着各种文化要素如何在新的社会和地缘环境中被重新定义与再创造。本次会议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中国研究系朱敬博士以及李侃博士发起。西交利物浦大学学术副校长阮周林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他表示,作为一个多样化、多元文化的校园,西交利物浦大学始终致力于包容和促进全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为跨文化合作与研究提供开放的平台。

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阮周林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西交利物浦大学李侃博士主持会议开幕式

主旨演讲:中西文化医药交流的跨国对话

本次工作坊的主旨演讲人韩嵩(Marta Hanson)博士是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曾执教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疗史系,曾任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ISHEASTM)主席。韩嵩博士发表了题为《〈中国医药选辑〉(1682 ):17 世纪欧洲的中医样本》的主旨演讲,分享关于17世纪中欧间通过药方媒介展开跨文化知识传播的最新研究成果,生动展现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汇的历史图景。演讲引发了与会嘉宾的热烈讨论,现场互动氛围十分活跃。

韩嵩博士做主旨演讲报告

专题论坛

工作坊共设立六个专题论坛:生产、消费与休闲;中国物质,技艺的域外反响;在中国发现异域文明;媒体与表演中的性别与身份认同;跨国语境中的视觉与物质文化;西方科学、技术与制度的中国化。与会专家通过多维度的中外文化交流,展现了文化“在地化”历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深入探讨和反思了全球文化在地化背后的理论意义。

分论坛一:生产、消费与休闲

昆山杜克大学姬晓茜博士的报告《药妆文化在近代中国的转型》揭示了中西文化在日用消费领域的对话与碰撞。她通过分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市场上日本与西方药妆品的涌入,展示了中国传统药铺在全球竞争中的营销策略转型与文化调适。

大理大学副研究员缪芸的报告《发展之道:中、泰、老三国咖啡产业发展的不同路径》探讨了三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文化适应与经济互动。她指出,中国的咖啡产业依靠政府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实现规模化发展,泰国的咖啡生产体现了社区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老挝的咖啡产业则依赖外界投资,以出口贸易和跨境种植为主,展现了区域经济适应与文化认同的多样性。

上海大学夏昀教授的报告《民国时期的戒酒与禁酒:国民教育、社会运动与战时政策》考察了中国近代戒酒运动的演变过程。她强调,饮酒的社会文化观念如何在引入西方戒酒思想后发生深刻变化,并如何通过社会运动与国家政策在中国社会中留下深远影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巫依阳的报告《毛泽东时代的体育政治:乒乓球运动在上海,1949—1976》 探讨了乒乓球运动如何从资产阶级的个人竞技项目转型为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象征。他指出,在毛泽东时代,体育政策在平等与精英主义之间产生矛盾,反映了社会观念塑造与追求国家荣誉的冲突。

分论坛二:中国物质、技艺的域外反响

南开大学副教授吴若明的报告《跨越媒介与异域想象:17世纪中国外销瓷的欧洲在地化经验》 探讨了中国外销瓷在17世纪欧洲的跨文化传播与视觉文化重构。她强调,克拉克瓷的装饰风格不仅反映了中欧文化的相互塑造,还成为欧洲异域想象的重要载体。

南开大学吴若明博士

印度浦那Symbiosis经济学院(Symbiosis School of Economics)副教授Kalyan Shankar的报告《给印度神灵供奉的中国商品:中国对于印度节日消费文化的贡献》 分析了中国低成本消费品在印度宗教节日中的融入与本土化。他指出,这些商品不仅满足了经济需求,还在印度节日文化中获得了新的象征意义。

印度浦那Symbiosis经济学院Kalyan Shankar博士

澳门大学助理教授严旎萍的报告《中国印书匠与欧洲印刷品: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时期文化交汇中的东西方文化本土化》 聚焦于16至17世纪中国工匠与西班牙文化在菲律宾印刷业中的合作。她揭示了中西印刷技术与视觉元素的融合如何塑造了一种独特的跨文化书籍出版传统。

华威大学贺成博士的报告《物质性与感官知识:早期现代欧洲医药与植物中的中国肉桂的角色》 研究了中国肉桂在欧洲药用与植物学体系中的知识建构过程。她强调,肉桂的物质属性与感官体验在跨文化知识传播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影响了欧洲对东方药材的认知与应用。

分论坛三:在中国发现异域文明

中山大学副教授程方毅的报告《从“蛮人食鼠”到“华人食鼠”——一种对中国边疆和中国整体的“野蛮化”叙事》 探讨了饮食文化在边疆与帝国中心之间的权力叙事转移。他分析了岭南食鼠的文化污名如何在十九世纪后期被西方殖民叙事利用,塑造了西方对中国的负面刻板印象。

南京大学副教授叶君洋的报告《西班牙汉学家石铎琭〈本草补〉与中西文化交流》 研究了明清时期方济各会士石铎琭的医学著作对中西医学文化的融合。他指出,尽管该书未显著推动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却展示了早期跨文化药物书写的本土化尝试。

昆山博物馆馆员宋璐璐的报告《以清末官员对埃及文物的收藏研究管窥跨文化知识生产、文化资本和全球化》 分析了晚清官员端方收藏与研究埃及文物的跨文化实践。她强调,这一过程不仅是物质文化的转移,更是全球文化资本在中国的重新定位与展示。

剑桥大学青年研究员Krisztina Ilko的报告《全球视角下的扬州凯瑟琳墓碑(1342)》聚焦发现于扬州的意大利女基督教徒墓碑当中的视觉语言,认为它有意传达了一种文化的模糊性,反映了丰富的多元文化的地缘政治意涵。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助理教授孙莹莹的报告《西方科学与地方奇珍:晚清报刊中的博物画与“国粹”的建立》 探讨了晚清时期博物画的知识生产与民族身份建构。她指出,中国知识分子通过自然史绘画融合西方科学与地方物种,将地方奇珍作为文化优越性的象征,以此塑造了“国粹”的概念。

分论坛四:媒体与表演中的性别与身份认同

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吴冠达的报告《“艺术性”女性特质:近代男旦与戏曲“唯美主义”话语》 探讨了男旦表演在近代中国戏曲中的美学重构与性别表达。他强调,男旦表演不仅塑造了戏曲的“唯美主义”风格,还引发了关于男旦的艺术性女性气质和戏曲符号之外的性别身份的文化讨论。

杭州师范大学吴冠达博士

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焦霖的报告《对女性主义的两极观点:社交媒体上中国观众对电影〈芭比〉的性别化理解研究》 分析了中国社交媒体用户对电影《芭比》的本土化接受和性别化解读。她指出,观众围绕女性主义主题展开激烈争论,展现了女性主义在数字媒体空间中的争议性和多样化表达。

北京外国语大学焦霖博士

埃塞克斯大学讲师贾昕僮的报告《跨越边界的后女性主义:中国相亲真人秀中的女性》研究了相亲真人秀节目《中国式相亲》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与性别化叙事建构。她揭示了这档节目的相亲模式强化了后女性主义叙事,报告还探索了女性观众对这种叙事的解构。

上海大学博士候选人吕昕阳的报告《“聚气”:上海脱口秀小剧场空间的本土化想象与实践过程》 聚焦于上海小剧场脱口秀的文化生产与空间实践。她指出,脱口秀在中国城市环境中的本土化过程,反映了中国特有的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对表演和文化空间的塑造。

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候选人朱雪婷的报告《具身叙事:中国式国标舞中的主题、语汇和文化认同》 探讨了中国国标舞中的具身性与文化身份认同。她强调,通过身体的语言与舞蹈表现,本地化的国标舞实践已经塑造出一种独特的中国式国标舞,这种艺术形式亦成为文化外交与民族身份的表达媒介。

分论坛五:跨国语境中的视觉与物质文化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金海娜的报告《外国电影的译制与国际化的上海(1896—1949)》 探讨了上海在电影译制与文化传播中的全球角色。她强调,上海通过外国电影的引入与本地化,塑造了跨文化的都市文化形象。

伦敦建筑联盟学院博士候选人汪嘉怡的报告《“全球制冷”:沈先生房子的空调》 研究了空调作为现代技术在中国都市生活中的文化象征。她揭示了空调如何在私人与公共空间中重构了居住环境与全球化的日常体验。

贵州大学副教授刘子瑜的报告《制造“西方”:中国西南的地方现代性与全球想象》 探讨了中国西南地区在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表达。他强调,该地区通过自我塑造与全球想象,重构了地方身份与现代性形象。

昆山杜克大学副教授李锦华的报告《国境以南:中国电影与东南亚的相遇》 分析了中国电影与东南亚文化的双向交流。她指出,电影作为文化媒介,展示了跨国电影生产中的文化互动与身份认同重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候选人孙志健的报告《中国的两种热带建筑:广州和达累斯萨拉姆的气候、热能技术统治和全球社会主义(1955—1976)》 研究了中国与非洲在热带建筑与全球社会主义计划中的建筑合作。他揭示了两地建筑在气候适应与技术实践中的跨文化设计与政治意涵。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候选人孙志健

分论坛六:西方科学、技术与制度的中国化

清华大学副教授沈宇斌的报告《从日本转译而来的“害虫”:〈农学报〉与应用昆虫学在近代中国的引进,1897—1906》 探讨了应用昆虫学在中国的引入与在地化。他强调,农学知识的跨国传播如何通过日本转译与中国农学界的重新诠释而影响农业科学的发展。

清华大学沈宇斌博士与参会嘉宾讨论

四川大学汪燕翎教授的报告《摄影与二十世纪三十四年代的中国手工艺景观》 研究了摄影技术在记录与传播中国手工艺景观中的作用。她指出,摄影作为视觉文化工具,塑造了民族记忆与物质文化的现代展示方式。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蒋宏达的报告《计划的困惑:1950年代苏式统计制度的引入与中国本土化的因应》 分析了中国在引入苏联统计制度过程中的适应与调整。他揭示了本土社会经济环境对外来技术与制度的再创造过程,凸显了当代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演化的内在理路。

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张瑞胜的报告《文明的冲突还是利益的变现?——以全球主要国家公园历史上的权力与冲突为案例的研究》 探讨了国家公园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引入与冲突。他强调,国家公园的制度化过程既是环境保护的实践,也是国家权力与经济利益博弈的结果。

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与莱比锡大学助理研究员王默的报告《近代力学的跨国知识转移及其在中国的本土化:基于学术谱系视角》 通过量化手段研究了现代力学知识的跨国传播与在中国的学术传承。他指出,通过学术交流与本土科研机构的发展,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实现了制度化与学术体系的构建。

在会议的最后,西交利物浦大学朱敬博士和李侃博士主持圆桌论坛,致谢学校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并谈及未来出版与合作规划。韩嵩教授作了总结性发言,回顾了两天的学术交流成果。她指出,文化的在地化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适应过程,更是动态的重构与再创造。在地化的过程体现了多重视角的交织与文化力量的互动。在科学术语的引入、技术的适配与制度的重构中,全球知识与本土实践之间的对话构成了文化传播的重要内核。

本次工作坊通过来自全球多个学术领域的报告与研讨,深入探讨了文化在地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学者们在比较与交叉研究中交流思想,探索拓展全球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与会者关注跨文化对话中的边缘案例和被忽视的文化主体,推动了对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反思与讨论,并为未来的合作与探索打开了新的可能性。

(本文整理者杨星堃系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研究系博士生,图片由杨星堃、刘禹杉[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研究系硕士生]提供,西交利物浦大学市场与交流办公室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米西说剧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