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终本后的逆袭指南:用这招让判决“复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6 17:04 9

摘要:法官一句“终本”就宣告终结?大错特错!真正的法律博弈,往往从终本裁定开始。掌握这一招“绝地反击术”,能让老赖的财产线索从“无”变“有”,让生效判决重新“活过来”!

法官一句“终本”就宣告终结?大错特错!
真正的法律博弈,往往从终本裁定开始。
掌握这一招“绝地反击术”,能让老赖的财产线索从“无”变“有”,让生效判决重新“活过来”!

一、执行和解:用“心理博弈”撬开老赖的嘴

核心策略:主动申请《执行和解协议》,但必须设置“陷阱条款”。
操作步骤:

诱导老赖主动现身:在和解协议中要求老赖“分期履行”,并约定“若任何一期逾期,需额外支付违约金50%”;绑定第三方担保:要求老赖配偶、子女或关联企业作为保证人,扩大责任主体;录音取证:全程录音记录老赖承认债务的陈述,作为后续恢复执行的“呈堂证供”。真实案例:南京某债权人通过和解协议,诱使老赖承认转移房产事实,直接申请撤销其妻子名下的房产过户,追回欠款180万。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232条:执行和解协议可申请恢复执行原判决。

二、追加被执行人:从“一人债务”变“全家连坐”

三大追加场景:

追加配偶:证明债务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如子女教育、房贷);追加抽逃出资股东:调取公司验资报告,锁定未实缴资本;追加无偿接受财产的第三人:如老赖将房产赠与父母,可直接追索。避坑指南必须提供《追加申请书》+《财产混同证据清单》;重点攻击“夫妻公司”财产混同(某案例追加股东后执行回款240万)。

血泪教训:
杭州某债权人因未及时追加股东,导致老赖公司注销后执行无门。

三、执行异议之诉:用“程序漏洞”中断执行时效

操作逻辑:通过提起执行异议,强制法院重启查控流程。
具体打法:

虚构程序瑕疵:例如声称“终本裁定书未送达”(需伪造邮寄回执);主张实体权利:如提出“执行标的物存在权属争议”(即使证据薄弱,也可拖延时间);利用复议程序:向上一级法院提交《执行异议复议申请书》,迫使原承办法官重新履职。逆袭案例:重庆一律师通过异议程序,发现老赖在终本期间新购车辆,直接申请扣押后抵债。

法律红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条:异议需在裁定送达后15日内提出。

四、非传统财产调查:从“虚拟资产”到“跨境追踪”

三大隐蔽战场:

数字货币:通过链上数据分析锁定比特币钱包地址(某案例追回USDT 50万枚);直播打赏:申请调取老赖主播的打赏流水(某网红主播被冻结300万收益);境外资产:通过海牙认证程序,向老赖境外子公司发函调查(需委托当地律师)。工具推荐区块链浏览器(如etherscan.io)追踪虚拟货币流向;天眼查“司法风险”模块筛查关联企业境外投资。

震慑效果:
深圳某老赖为逃避执行,将存款转为支付宝“余额宝”,被法院依职权冻结后主动履行。

五、司法拘留“心理战”:用“15天拘留”逼出财产线索

施压技巧:

精准锁定行踪:通过流水记录蹲守老赖藏匿地;制造舆论压力:在执行现场直播“拒不配合后果”;联动公安临控:申请公安布控,老赖一旦现身立即拘留。关键话术:“你名下的XX账户还有80万流水记录,现在不说清楚,明天就送去看守所!”

数据支撑:
北京法院2023年数据显示,司法拘留后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率高达73%。

终极武器:用“恢复执行申请书”激活沉睡判决

模板核心要素:

1. 引用终本裁定书案号及冻结财产信息;

2. 列明新发现财产线索(附查询日期及来源);

3. 引用《民事诉讼法》第236条,强调法院“应当恢复执行”。

操作节奏:

每季度提交1次申请书,同步寄送院长信箱;在重大节日(春节、中秋)前施压,老赖资金周转敏感期最易妥协。

记住:终本不是终点,而是法律攻防战的“第二战场”!

来源:永无荒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