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我们在书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可以感受到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但,想要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那就需要输出,即看完书以后,你能输出有你自己独立思考的内容。
很多学生都有这种感觉,老师说语文要课外阅读,自己看了这么多课外书,为什么语文成绩一点长进都没有?
这种情况,有一部分原因是没有进行深度阅读,即没有边阅读边思考,只是泛读,草草看完,回头一想,大概情节都说不出来;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输出不够。
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我们在书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可以感受到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但,想要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那就需要输出,即看完书以后,你能输出有你自己独立思考的内容。那么该怎么输出呢?
说,很好操作,就是把你阅读的内容和感受通过口述,和别人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自觉地梳理阅读的内容,从而提升你的思维能力。而写,无疑是最重要的。
关于怎么做批注,其实小学时语文老师就讲过,初中语文书上还有专门讲怎么做批注的内容,这都说明,学会做批注,对学习语文极其重要。但很多时候,学生总以为批注是一个很高深的内容,反而不知如何下笔。
其实,批注很简单,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你觉得写得不好的,你读不懂的,你认为写得很好的,你读了有感触的……这些内容都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下来。如果不知道怎么写,或者懒得写,用笔画线也行,只要你的大脑在思考式阅读就行。
这个也很好操作,也是语文老师经常给学生布置的内容。读后感的第一部分最好能简单地概括故事情节,再说说书里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最后读书做一下简单的评价。如果不会写,就只写自己的感受也可。书评与读后感有类似之处,只是读后感强调的是感受,而书评强调的是评价。
这是第二简单的输出方式,记录下当时自己看书的心情、场景、感受等,字数不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且,新时代学生不一定要用笔在纸上写日记,可以发朋友圈或者头条抖音等各种自媒体,可以只给自己看也可给别人看。
这种输出方式要求高一些,需要对书有深刻的认识,经过自己的思考,把里面的重点梳理并呈现出来。当然,这种输出方式的效果是最好的。它会帮助你把繁杂的内容系统化、简单化,不断加强你的思维能力。
其实,上述这些输出方式,语文老师都讲过,难的是,大家很难做到。但有效输出,比你大量但缺乏深度思考的阅读有用得多。#冬日生活打卡季#
来源:历史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