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评测 | 两万价位胆机好听在哪?麦景图MHA200评测与搭配分享

B站影视 2024-11-22 01:00 3

摘要:在传统二声道领域发烧友群中,McIntosh麦景图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品牌。作为一个成立时间长达七十五年的老牌厂商,麦景图为发烧友们带来了众多经典的模拟放大类设备,行业地位简直无可撼动。尤其是在真空管放大器领域,麦景图不仅拥有全电路设计的“独门方案”,还坐拥着能够

在传统二声道领域发烧友群中,McIntosh麦景图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品牌。作为一个成立时间长达七十五年的老牌厂商,麦景图为发烧友们带来了众多经典的模拟放大类设备,行业地位简直无可撼动。尤其是在真空管放大器领域,麦景图不仅拥有全电路设计的“独门方案”,还坐拥着能够全流程生产加工HiFi器材的工厂车间,出品质量稳定性极高——毫不夸张地说,麦景图就是胆机乃至高保真音响领域“顶尖”的代表。

前段时间的展会上,刚刚梳理通中国大陆销售代理渠道的麦景图带着五花八门的器材亮相现场。在一群“大家伙”中间,一款身材小巧却居于“C位”的器材显得多少有点惹眼。

这款名为MHA200的真空管耳放是麦景图面向耳机系统领域推出的首款器材,售价高达24800元。在短暂的试听体验中,我觉得MHA200和我过往听到的许多国产胆机风格并不雷同,颇有标志性。说起来,从去年开始,沉寂了很长时间的头戴大耳领域骤然井喷式出新,把玩这些耳机的时候,我也不断去尝试找一些新的耳放搭配方案,而MHA200就这样走进我的视野中。于是,我干脆向代理商润影音借来一台样机详细把玩。

MHA200的体积实在是娇小。拿一个常见的B5笔记本册子和它比照一下,会发现长宽尺寸相差无几,放在桌子上不怎么占地方。造型上,它顶部三个独立变压器的外盒挨着真空管的造型、正面面板倾斜的设计,都和多年前的MC系列功放极为相似。

正面面板设置了负载阻抗匹配的旋钮,可以在32Ω、100Ω、250Ω、600Ω这四挡之间切换,以匹配耳机的特性;中间是待机/开机按钮,在MHA200接上电源之后机器就会马上进入待机状态,开机后真空管预热不到半分钟就可以开始工作。右侧的音量调节按钮和一般的机器有明显区别:旋钮中央是一个停顿挡,中点往前区间调节效果极小,但过了中点之后音量变化幅度急剧变大,这一设计有着和专业录音棚机器类似的规范。如果MHA200连接的音源能够调控输出,或者MHA200连接了前级放大,那我们可以把音量旋钮停在中央作为“Unity Gain点”,然后通过音源或前级来控制音量。

按钮下方是耳机接口。MHA200配备了一组双3pin卡农耳机口、一个4pin卡农口、一个6.35mm单端口,这种配置也是很多旧式耳放的标配。只不过如今双3pin插头在新上市的大耳机中几近绝迹,4.4mm平衡头大行其道,MHA200的耳机口配置实用性有点打折扣。

在把玩操作MHA200的过程中,我始终能感受到一种属于上一个时代的复古感。它保留了一台耳放原始但纯粹的形态,在我看来,其设计多少还有一些改良的空间,但这种硬核工业风放在现在倒也未必过时。

这次开始试听MHA200时,我选择用飞傲K19作为解码,以XLR连接到MHA200,驱动森海塞尔HD 800 S(平衡输出,耳放阻抗设为250Ω挡)。在双ES9039SPRO芯片加持下,K19的解码能力非常强悍,基本上达到了万元级台机的水平,与MHA200搭配完全合适。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描述MHA200的声音特点,我会用“浓郁”来形容——

MHA200的声音个性非常强烈。它有一定程度的音染,并且是朝着醇厚而非妖艳的方向添加修饰,基本上不改变声音特征,但感染力大幅提升;声底透出一股温润“胆味”,不显得粗糙,顺耳且耐听。与此同时,MHA200的声音能量充沛,显得热情饱满,丝毫不发软;但这股能量并不是以一种力道刚猛、咄咄逼人的方式表达出来,而是保持了平和、稳定的态势

经过这些方式处理之后,MHA200的音色变得相当特别:声音的感情丰沛,人声演唱情绪饱满,直达胸臆;质感扎实,对音乐的演绎效果鲜活而生动。比如在演绎张国荣的《风再起时》时,歌手厚重的声线特征在MHA200的表达下更显凝练,唱词之中灌注进真挚动人的情感。这种热情、浓郁的声音极具辨识度,正和麦景图经典的胆机一脉相承,往日在音响系统中让人沉醉的音色仿佛被复刻、浓缩到这部小小的耳放中。

除了音色方面的特点外,MHA200值得称道的是它丝毫不逊色于高端晶体管机的整体细节揭示力:它能够把隐藏在乐曲中极为细微的声音元素都挖掘出来,而且几乎没有强加任何锐化的效果,最终以一种自然的、强弱交错的方式把信息予以还原。动态的表现同样很出彩,其对于乐曲的强与弱把握得十分妥帖,从细微声响到阵势磅礴之间变化幅度特别大,基本上能够把音乐的情感展现到位。声场有着不错的纵向深度,横向边缘有一定的约束感,整体规模中规中矩,稍欠一点宏大的感觉,应对一些复杂的大编制交响曲时稍显局促。它有着不错的密度,并且在整个声音空间中分布较为均匀,从而营造出一种舒展松弛但不空洞的效果。结像略大但边缘比较清晰,立体而不发糊,且表面没有过分的涂抹。

比如在演绎Scorpions和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Hurricane 2000》时,MHA200从开篇三声惊雷到中途的疾风骤雨都展现出了雄壮的气势,管弦乐的演奏细节刻画栩栩如生;加入电吉他和贝斯之后,舞台前的solo与后排的演奏层次分明,呈现出强烈的临场感。

MHA200的三频架构维持在大致均衡的状态,高频与中频的表现尤为亮眼。它把高频的亮度调得比较明丽,演奏的细节刻画丝丝入扣,极高频的延展性也非常好,在演绎小提琴、三角铁等乐器曲目的时候声音相当抓耳。中频方面,MHA200对于厚度的铺展到位,人声的位置略显前倾,演唱细节表达得也足够清晰。另外,MHA200对声音残响控制得比较内敛,这也让各个频段的声音听起来量感都不会过于丰盈,进而导致某一部分被掩盖。

尽管MHA200走的不是细腻的路线,但它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声音线条感。它的声底保持了非常高的通透性,一曲终了的时候,剩下的只有黑暗的背景。

综合MHA200各方面表现来看,它所擅长的音乐类型主要在于人声流行乐、小编制古典乐这两个方向。它对于人声的演绎有着亲切、醇浓的特点,一耳朵便能触动人,对于厚重人声、尤其是男声的效果特别明显。同时,它对于管弦乐的演绎也称得上张力十足。另外,MHA200并不是一款带有极强感官刺激的耳放,如果想用它来欣赏电子、摇滚、嘻哈等类型的音乐,可能就要从搭配耳机方面去多下点功夫了。

如果以目前耳机领域常见的“高大全”审美来评判MHA200的话,它放在两万元价位分体式耳放里的综合素质表现或许并不算一骑绝尘的领先。但显然,它的价值在于以较高的综合水平来支撑胆机独特的风格审美,最终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好听的声音不光来自于强大的素质实力,更源于对声音美感的雕琢。

对于习惯以随身机器参数“军备竞赛”一样的标准来选择机器的烧友,也许迈入到大耳机甚至二声道系统后(尤其是接触电子管机器),需要经历一定程度的“认知重塑”。简单来说,同样的功率标识,对于胆机、AB类以及D类放大的机器而言意义也许完全不同。晶体管机在使用中需要留很大的功率余量,以确保实际工作功率输出时失真很低,而以“参数失真”为特色的胆机经常可以不需要余量,因为其“失真”正是我们所谓“胆味”的一部分。

虽然在纸面数据上MHA200 500mW的输出功率并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款“推力小”的耳放。除了HD 800 S之外,我还选择了几款主流的动圈和平板大耳来测试适配的效果。

MHA200 + aune SR7000

居于进阶价位的SR7000是一款驱动门槛并不太高的耳机,在以往的试听过程中,我用万元级的一体机就可以把它的潜力基本挖掘出来。换用MHA200驱动SR7000(搭配AR3金雕平衡线,耳放阻抗设为32Ω挡),一方面SR7000能够将自身声场宽广有层次的特点发挥得当,另一方面耳机的线条感也更加清晰、明快。风格上,SR7000偏素的声底也能在MHA200的渲染下平添几分感情。此外,AR3这根线材能够提升耳机声音光泽度,这和MHA200的特点也有一定相似之处;而它对声音体态的削弱效果又被MHA200强势地补偿了回来,整套系统堪称既“增益”又“互补”。

出于自身定位限制,或许MHA200驱动下的SR7000也难有跨越等级般的表现,但细节上的改良也确实让SR7000获得几分高端耳机的神韵。

MHA200 + DENON D9200

“遇强愈强”的D9200对于前端实力的反映直接明了,同时,它还对前端的控制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MHA200与D9200的搭配(单端输出,耳放阻抗设为32Ω挡)可以说极尽华丽之风,对声音的塑造效果精致而活泼。D9200本身解析出色、空间感宏大的素质底子几乎没有任何隐藏,尤其是大开大合的动态表现更是让人听得非常过瘾;与此同时,MHA200本身较为温润的风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减掉D9200的刺激性。整套组合无论是出众的素质还是匹配度不错的风格都让人耳目一新,可能需要留心的也就是高频会有点过亮,当然,这也可以看作是D9200的“本色”了。

MHA200 + ZMF Caldera

在不少烧友眼中,平板大耳往往意味着“难驱动”,这是由平板单元与动圈单元不同的驱动特性决定的。而作为一款售价近三万的超旗舰平板大耳,Caldera对耳放的考验也相当严苛。

MHA200驱动下的Caldera(平衡输出,耳放阻抗设为32Ω挡)密度厚实,平板耳机的天生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其呈现出来的细节极其绵密,让人感觉乐曲信息扑面而来。整套组合听来收放自如,声音中的能量源源不断地涌现,但又梳理得井井有条,有着非常高的安定性。与此同时,耳机在高频和低频两端也有明显的伸展,各个频段又都能够以平和自然的方式徐徐展开。这套搭配素质与听感兼具,具备广泛的音乐适配性,表现力极强。

输出功率看似不高的MHA200,驱动Caldera时丝毫不露怯,这和麦景图胆放强大的电流输出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一套搭配,完全可以作为MHA200驱动平板耳机效果的参考。

D7000这款耳机最显著的特征是声音形态稳重,声底极为扎实,音色则趋于“理性严肃”,对前端器材的风格有一定的要求。MHA200搭配D7000时(单端输出,耳放阻抗设为32Ω挡),耳机的端庄贵气与耳放的醇厚浓郁产生了奇特的化学反应:MHA200完全能够把耳机扎实的声底以毫不拖沓的方式呈现出来,锋芒不外露,姿态内敛温和、沉稳有力,面对一些激烈变化的乐曲时,这对组合强大的动态表现又能够带来鲜活的能量。

过往用晶体管耳放搭配D7000时,我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比较庄重的音乐表达方式,借以欣赏古典音乐。MHA200+D7000的组合并未跳出均衡的大框架,却以相对更活泼的方式给音乐加入一些热烈的情绪,以我个人的喜好而言,这套组合的音色对于浪漫主义、现代古典主义流派作品有着出乎意料的表现力

分享到这里,我也想聊一聊“阻抗匹配”功能的实操意义。从MHA200机身顶部三个独立变压器外壳的电路示意图可以看出来,在不同阻抗挡位上,变压驱动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输入输出端阻抗相匹配时,系统的细节损失和失真会达到最小化;而如果选错匹配阻抗,比如在32Ω挡驱动HD 800 S,或者600Ω挡驱动D9200,就会出现发闷、发糊、严重失真等各种“恶声”。打个不那么准确的比方,这种调节有点类似于徕卡相机的黄斑手动对焦,阻抗匹配相当于对焦斑块对齐、拍出清晰的图像。当然,对与错并无绝对,耳机阻抗参数也只是一种参考,在试玩各种搭配的时候,我还是建议多对比测试MHA200各阻抗挡位的实际效果。

在过往很多经典的耳放型号上,我们都能见到同类功能的设计。而MHA200的这番操作,实打实地拓宽了适配耳机的范畴,某种程度上也给了这台机器“打遍天下”的底气。

小结

MHA200的声音满足了我对于一台优秀真空电子管放大器声音“形态厚实”“感情浓郁”的想象。它以今天的声学技术实现了高级耳放应有的素质实力,在此基础上承载了真空管极致鲜明的韵味,算得上是经典声音审美在现代的延续。

从音响系统跨越到耳机系统,器材体积的缩小并不意味着技术的缩水。MHA200相当于业内头部大厂在模拟电路领域顶尖技术的下放成果,从它身上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传承自麦景图老器材那独一无二的味道。我也乐于看到以后出现更多类似MHA200这样特色鲜明的器材,在烧友们的系统里挑起大梁。

以上。

耳边烧友团閑雲散人记。

来源:疯华岁月杨木华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