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颜宁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则消息,表示2025年她将只参加已经接受邀请的学术会议,不再接受国内任何个人或单位的学术报告邀请,除非是学生或博士后的集体邀请。
12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颜宁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则消息,表示2025年她将只参加已经接受邀请的学术会议,不再接受国内任何个人或单位的学术报告邀请,除非是学生或博士后的集体邀请。
这条消息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尽管颜宁随后解释说,她的决定是为了避免“一直输出”,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沉淀,以保持内容的新鲜感,但这一表态仍然在网络上引发了大量讨论,反映出科学家在面对频繁学术活动时的某种无奈。
当前,许多知名科学家因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了学术界的“明星”。
他们在科学前沿的探索和研究成果不仅启发了同行,也激励了年轻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然而,这种知名度也带来了额外的压力和困扰。部分科学家在“流量”的推动下,被动地参加了过多的学术活动,逐渐偏离了学术交流的初衷,变成了所谓的“站台”。
现实中,并非所有的学术活动都具备足够的深度和价值。一些会议或活动打着学术交流的旗号,实际上只是为了拉来知名科学家撑场面、造声势。
科学家们在这些场合往往难以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和思想碰撞,反而被繁文缛节和形式主义所束缚。这不仅浪费了科学家们的宝贵时间和精力,也让学术活动的真正价值大打折扣。
近年来,“科学家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学术圈的一个热门话题。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期间,多位院士曾指出,参加站台性、应景性的工作已成为困扰科研工作者的一大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就曾坦言,他平时不仅要参加会议,有时不能参会还需要录制视频,甚至一次录了5个视频,而自己领域的研究只能晚上再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也批评了一些人缺乏自律意识,影响了科研工作者的声誉,助长了不良风气。
颜宁此次的公开表态,被视为对这种不良学术文化的有力回应。她强调,科学家不是“吉祥物”,不应被不合理的学术“站台”要求所“绑架”。
科研工作者有权利也有责任维护自己的科研时间与学术独立性,将精力集中在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研究与交流中。她的做法也被许多网友看作是对学术界的一种呼吁,提醒大家重视科学家的时间管理和学术自由。
作为学术领域的佼佼者,“明星”科学家的学术自觉首先体现在对学术纯粹性的坚守。当面对那些缺乏实质内容、只为博眼球或达成其他非学术目的的邀请时,能够果断拒绝,不被虚荣和利益所诱惑。
其次,学术自觉还表现在积极倡导和营造健康的学术交流环境,坚持学术活动应当回归其促进学术进步、推动科技创新的本质。
只有更多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发挥学术自觉,才能带动整个学术圈形成风清气正、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
同样重要的是,社会各界也应尊重科学家的工作性质,摒弃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思维,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纯粹的学术环境。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应为科学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负担和形式主义,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科研工作。
媒体和社会公众也应理性看待科学家的贡献,避免过度追捧和消费他们的形象,给科学家们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从事真正的科学研究。
希望颜宁的表态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带个好头,促使更多科学家意识到时间管理和学术自觉的重要性。过多的学术活动不仅会影响科学家个人的科研产出和学术成就,更会对整个科研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科学家们应该珍惜自己的时间,专注于真正有价值的研究,而不是沦为“会议飞人”或“学术能人”。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类知识的拓展和社会的进步创造更大的价值。
来源:研究生的酸甜苦辣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