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中间人”月入十万究竟靠谱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6 09:55 2

摘要:继陪诊员、助浴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新职业之后,养老领域又出现了新的行当——养老“中间人”。养老“中间人”,大体的工作是为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及家属提供相关行业信息、实地探访养老机构后为其按需筛选推荐等,并从中收取一定费用的居间服务从业人员。

继陪诊员、助浴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新职业之后,养老领域又出现了新的行当——养老“中间人”。养老“中间人”,大体的工作是为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及家属提供相关行业信息、实地探访养老机构后为其按需筛选推荐等,并从中收取一定费用的居间服务从业人员。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1.1%。银发经济的“蛋糕”越来越大。记者调查发现,各领域瞄准养老的“中间人”也日益活跃。但社交平台上,关于养老“中间人”月入十万、投资小、门槛低等表述真实吗?行业真正的现状是什么样子?从业者又该具备哪些条件?记者进行了调查。

养老服务需求和资源难匹配催生“中间人”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养老“中间人”还是新鲜事物,但在行业内,通过分析、咨询为老人匹配合适的养老机构或养老方案,已较为普遍。

薛梅是西安一名资深的养老行业从业者。2014年,她从家政行业跨界至养老行业,在北稍门附近开了一家小型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经过10多年发展,她目前在碑林区、莲湖区、浐灞国际港区共开设了14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同时开设了两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

如今,薛梅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接待来机构咨询的老年人,帮他们规划养老生活。“现在老人的养老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不再拘泥于吃好、方便就医等基本服务,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老人个人的经历、喜好、身体及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对应的养老服务方案也不尽相同。”然而,市面上的养老资源庞杂,单靠老年人及其子女筛选适合的养老服务,难度不小。这种情况下,薛梅逐渐开始帮助老年人定制适合的养老方案,寻找合适的养老院,做起了养老“中间人”的工作。

“最终选择我们机构,定制方案是我们的一项免费服务。有些老人的需求我们的机构无法满足,会帮他推荐其他养老机构,其他机构会返我10%的居间服务费。”薛梅说,他们的服务理念是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帮助老年人安享晚年。

和薛梅深耕养老行业多年不同,95后陈会香三年前入职碑林区一家养老机构,经历机构三年多的专业培训后,她了解了养老院的整个体系是如何运作的,配套的医疗、餐饮、设施是什么样的。如今,她从一名“养老小白”逐渐成长为一名“养老规划师”。“我的工作就是给来访的老人规划养老方案,我就职的机构满足不了老人需求,就会推荐其他合作机构,直到老人满意为止。”陈会香说,如果老人在其他机构入住成功,该机构会给她一部分服务费。不过,除去就职机构扣除的相关费用,到手的钱并不多。

在薛梅、陈会香看来,现在社交平台出现的养老“中间人”这个称呼并不准确,她们认为这个职业更像是个性化养老方案的定制顾问。

需求不只来自家庭和老人,这种促成养老资源匹配的新职业,也是许多专业养老机构需要的。莲湖区青年路一家养老机构的负责人黑先生告诉记者,尽管品牌已经做出了名气,但还是经常与养老“中间人”合作。薛梅也称,资源与需求之间有信息差,这是养老“中间人”存在的最主要原因,能不能接得住需求是这一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月入十万”是噱头 割“小白”韭菜才是目的

与薛梅、陈会香对于养老“中间人”收入低甚至无收入的说法不同,在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入局养老‘中间人’,入行门槛低、凭借信息差月入十万”等诱人的表述。另外,招聘平台上,养老机构等招聘养老规划师、运营师、咨询师的启事中,常见“双休不加班、可兼职、月入过万”等宣传,令人颇为心动。

记者辗转联系上一名自称在西安的养老博主,电话里,对方介绍,养老“中间人”类似于房产中介。不用开店、不用租场地、一个人一部手机就能做,投入成本低,风险小;干成了就成了,干不成也没啥损失,就是浪费一些时间。他表示,自己有一个训练营,会详细给学员介绍如何从一名养老小白,顺利成为养老“中间人”。“198元,一顿饭钱。总共4次线上直播课程,学完你就能实际操作了,还可以申请加入我们的商学院,所有人在一个微信群里,进行资源共享。”这位养老博主说,他们会在课程结束后,在微信群里继续指导,手把手教大家如何从业,把资源变现。

对于是否如网传的那样,“凭借信息差,月入十万”?该养老博主表示,这要看每个人的能力。他培训的过往学员中,确实有月入十万的。

然而,薛梅对此有不同看法。她首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老年客户及子女,对咨询的付费意愿不强,社交平台很多养老“中间人”的主要变现方式还是靠推荐入住,养老机构返佣。西安一个老人在养老机构的平均月收费是4000元,居间服务费按10%支付给“中间人”,也就是给机构推荐成功一个老人,可以收入400元。月入十万,意味着每个月至少需要推荐成功250位老人。

“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一个成熟的养老机构一个月新入住一二十位老人,都是件不容易的事。”薛梅说,除了入住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还包括家政、医疗、供餐、旅居、康养、适老化改造等多项内容。即便是一个养老“中间人”可以触及所有养老资源,月入十万的可能性也不大。

陈会香也告诉记者,她也认识不少在养老机构或者个人做养老“中间人”的,做得好的,一个月也拿不到一万,因为一个月推不了多少人,转化率没有那么高。

记者梳理社交媒体上养老博主的短视频,发现与网络鼓吹的“风口”、轻松赚钱不同的是,很多博主的短视频点赞、留言、转发的数据并不高。

明明没那么赚钱,为什么还要鼓吹?“很多人都觉得养老行业是未来发展趋势,但又无从下手。给自己打造一个资深做养老、风生水起的人设,就可以去割‘小白’(新手)的韭菜。”在薛梅看来,获取流量与卖课,围绕“想做养老行业生意的创业者”来做生意,或许才是一些博主们的真实意图。

发展初期亟须监管 要及时制定准入规则

不过,薛梅表示,人人都会老,不可否认,养老行业确实是个朝阳产业。在选择养老产品时,有些老人对政策不太了解,不知道在不同年龄阶段应该去什么地方养老,需要专业的人帮忙做些引导;有些老人虽然有明确目标,但不知道哪家养老院更合适,需要养老“中间人”帮忙挑选。

但是,养老行业的发展,关乎每一个人的未来。薛梅认为,想进入养老行业,一定要沉下心来,要有服务者心态,投机心态不可取。入行新人最好是具备护理等相关知识,同时具备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用好的服务、专业的知识技能,助老年人安享晚年。

在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民生组组长、省社科院研究员石英看来,养老经纪业务的出现反映了市场对此类服务的需求。养老“中间人”连接了供需双方,不仅能为老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还能对大众进行市场教育,他们不仅是中介,还是养老知识的传播者。同时应注意的是,当前该行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可能出现言论误导、弄虚作假、为了利益欺诈客户等情况。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进行干预和引导,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石英建议,在市场监管方面,应及时制定准入规则及行为规范,如要求在管理机构报备、注册等;及时处理、公布已发生的不良事件;对机构发布的内容进行预审和常规检查。行政机关可以主动搭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群众提供更为可信、准确的信息。同时也要允许民间同类信息平台的存在,以便更好地把信息传达给消费者。

关于养老“中间人”的未来,石英认为,个人化的从业者将来可朝公益性质发展,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信息资源,帮助更多老人享受到高性价比的养老服务。这个过程中,可以少量收取费用,以保证这项服务持续发展。养老市场的居间服务一定需要平台化、数字化发展,这样资源信息可信度高、可选择性多,不同企业之间良性竞争,从而让老人受益,也助推行业健康发展。

文/图/视频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姚瑞丹

来源:前方plu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