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有一种文体,兴盛了几百年,却被现在很少提及,就算提及了,也不是他起源的汉代,盛行的南北朝,而是隋朝之后的唐朝。
中国有一种文体,兴盛了几百年,却被现在很少提及,就算提及了,也不是他起源的汉代,盛行的南北朝,而是隋朝之后的唐朝。
对,说的是骈文。
说的是天下第一骈文《滕王阁序》。
我们本次的主角是王勃,说的是文化人挣钱,还被人们赞了一千多年。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其实他的爷爷王通在那个时代,好像更加出名。
王通是儒学大家,他效仿《论语》的《中说》(又称《文子》、《文中子》),培养出魏徵、杜如晦等唐代开国功臣。其思想承袭孔孟,下启宋代理学,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袁行霈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说:
《老子》、《庄子》、《列子》、《文子》被列为经,开元年间更设道举科,四子列入考试科目。
而王勃在正统儒家思想下成长,又有家族背书,不但少年聪颖,更是未及弱冠之年,就以一篇《乾元殿颂》得到了皇帝赏识,成为“初唐四杰之首”。
本应官运亨通,他又是怎么靠文章“卖钱”的呢?
却说王勃做了朝散郎(从七品),经人介绍到了到了沛王李贤府上担任沛王府修撰,深得沛王欢心。
一次沛王李贤于英王李显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为沛王助兴。
大家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的皇位,所以在唐代皇族的兄弟之争,一直是一个不能谈及的禁区。
而《檄英王鸡文》是一片檄文,檄文:
在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
从此逐出长安,仕途毁于一旦。
可是破屋偏逢连夜雨。
不久之后的,咸亨二年(671年)秋冬,王勃的好友为其在虢州谋了一个参军之职,本是向好的局面,结果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王勃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
幸亏遇大赦,王勃才没有被处死。
这事儿一出,不但王勃仕途暗淡,他父亲王福畤也受牵连,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一下子去到了现在的越南北边。
王勃觉得对不起他爸爸,出狱后面对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也淡去了许多“学而优则仕”的意气风发,没有接受。
他先是去探望了父亲,看到父亲的生活窘困,他有重拾信心,要大展宏图。
这不就赶上了,洪州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
滕王阁一开始滕王李元婴于唐永徽四年(653年)建造的,唐上元二年(675年)阎伯屿修了修。
修好了就想纪念一下,本来已经让自家女婿提前准备好了,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王勃。
先是不做推脱。
次是饮酒二升。
再是覆被而睡。
最后挥笔而成。
整个过程看的大家是又惊又怒又喜。
惊的是没见过这样潇洒的人。
怒的是没见过这样狂傲的人。
喜的是没见过这样天才的人。
当时的阎伯屿更是被气得走入后堂,命人时刻来报王勃的文章,再做评价。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两句阎伯屿评价老生常谈。
接下来几句阎伯屿默不作声。
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候,阎伯屿拍案叫绝:“奇才,奇才,真是奇才。”
王勃还为这篇序,题诗一首: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X自流。
就在大家沉浸其中之时,王勃已然悄然离开,这时大家突然发现,诗中竟少一字,再看王勃,已经不知所踪。
在座的人看到这里,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独”字,阎伯舆都觉得不对,派人追回王勃,请他补上。
王勃随从对访客称"一字千金"。
阎伯舆闻讯道"人才难得",携银率众来访。
王勃接银故作疑惑:"字已写全?"
众人指"空"字未填。王勃笑答:"此'空(kōng)'字也!'槛外长江空自流'。"
众人方悟。
《滕王阁序》传了前年,历久弥新,也给我们指出了条路:恰饭不丢人,挣钱靠本事!
但是我们普通人怎么通过文化挣钱呢?
还别说,百家号有个栏目叫作“度星选”。
有招募任务、征文任务、定制任务和素材任务。
让接单赚钱更容易。
他是一站式平台阵地,链接“达人”与“品牌”,通过多维度的撮合能力,让更多达人通过内容变现。
让我们也享受一下王勃的一字千金。
赶紧参与进来,让你手中的字闪闪发光,体验一下“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感觉吧!
来源:文海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