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勒令哈佛大学停止招收国际生,现有国际生必须全部转学,直接影响哈佛将近30%的学生(6000+人),震惊了全球。
老惯例,先说说国际动态:
上文写到,六月美国巨量债务到期,特朗普所剩招数不多,会继续拿关税战做文章。
没想到周末特朗普风风火火的,一下子4箭齐发。
1.勒令哈佛大学停止招收国际生,现有国际生必须全部转学,直接影响哈佛将近30%的学生(6000+人),震惊了全球。
随后哈佛大学起诉美国政府,顺利拿到临时限制令,法官暂时叫停了国际生禁令。
2.特朗普警告苹果不在美国本土生产,就将对苹果征收25%的关税;今天范围扩大到了三星和其他手机厂商。
受此影响,周五苹果股价跌3%。
3.特朗普:建议自6月1日起对欧盟征收50%的关税。特朗普称,“欧盟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贸易上占美国的便宜,一直都很难打交道。我们和他们的磋商毫无进展!”
4.特朗普签署核能振兴命令,旨在加快美国核电站的建设,包括新一代小型先进反应堆。
受此影响,美股核能产业链集体大涨。铀矿公司铀能源涨25%、能源燃料涨20%。全球铀价ETF(URA)涨11.61%。
我重点聊下欧美关税纷争的问题,原以为,特朗普会加速跟部分国家达成贸易协议,从而给市场释放利好,增加美债的承接力。未料到,特朗普是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进一步升级关税战。
特朗普这次突然发飙,周五纳斯达克跌1%,欧洲主要股市跌幅1.6%左右,显然市场目前并不完全相信特朗普会在6月1日对欧盟加征50%的关税。
但特朗普还是一贯的狠,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往死里打,一下子加征50%,这不是把欧盟往死里逼吗?
而且还是6月1日开始,这剩下没几天时间,欧盟即使想跟美国妥协,时间也不够。
很显然,特朗普出此招,目的不是跟欧盟达成协议,特朗普真正目的或有两个:
一是警告各国,加速跟美国谈判。
自从美国和我国达成初步关税协议后,世界发现美国未如想象中的强硬,之后各国在对美谈判中,态度都明显变得强硬起来。
如今特朗普挑欧盟下手,无非就是告诉世界:即使是美国最好的传统盟友、最核心的贸易伙伴,若不摆正谈判态度,我随时都会提征关税。
特朗普是想借此逼其他国家放低谈判姿态,加速跟美国达成协议。
特朗普或觉得光对欧盟威胁还不够震慑各国,毕竟之前对中国关税加征更大,结果却被狠狠打脸,这次使用同样的招数,震慑力难免下降。
于是,特朗普把苹果都拉出来了,表示苹果若不在美国生产,产品也要加征25%的关税。
特朗普够狠,即使苹果是美国的头牌科技公司、美股的核心支柱,照样拉出来当关税武器用。
在特朗普手里,美国一贯的潜规则是被一一打破。
二是警告世界,不要让美国不爽。
如今天量美债即将到期,周四的美债招标失利,释放出不利的信号。
各路资金都开始对美债变得谨慎起来,有美债供应失衡的缘故,也有资金待价而沽的味道。
特朗普通过恶意威胁欧盟,无非想警告各方:你们不要打美债的主意,若让美国不爽,你们也别想好过。
美国想搞好全球,的确很难,但是要搞坏全球形势,轻而易举。
特朗普是想敲山震虎,一石二鸟。
目前来看,特朗普对各国的贸易战警告效果有限,甚至起反作用。
欧盟懵圈之后,没有屈服,而是表示会积极捍卫欧盟的利益,而近期在谈的日本,也没有因此降低谈判的姿态。
至于苹果,市场调研一下后,发现即使加征25%关税,苹果也不会回美国制造,因为若在美国制造,成本会提高三倍。
特朗普是威胁不成,反而更加暴露美国关税战的弱点。
不过,特朗普最关心的目的实现了,周五美债收益率出现大跌,跌回4.5%的警戒线之下。
但是,特朗普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威胁之下,虽然美债收益率下跌了,但美股和美元也因此下跌。
想让美国资产再次受到资金追捧,凭威胁是实现不了的,还是需要贸易战有实质性的进展。
为此,特朗普不惜主动跟日本通话,甚至答应日铁和美钢的交易,希望能促成日本和美国的和谈。
但是,特朗普关税胃口太大,最终能否达成还是两说。
在特朗普不走寻常路之下,六月的美债风暴随时可能来临。
六月美债现在是悬在美股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靴子落地之前,美股是易跌难涨。
美债危机再现,反而是展现中国资产避险性的时间窗口。
欧白皮和美白皮互撕,这是最喜闻乐见的。欧美的纷争越烈,欧洲跟我们的政经关系就会越好。
而且,我们已经谈拢了,欧美撕起来,那么欧美资金外逃,会流向哪里呢?大家都能想到吧,周五欧美市场普跌,美股中概指数飘红了~
当下我国对外打造的一大形象就是要成为当下不确定世界里的确定性,因此美债的危机则是我们的良机。
再者本周先是小米发布了3nm芯片,后是央视官宣华为5nm麒麟X90芯片量产,正式向世界宣告我国芯片实现高端突破,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封锁毫无意义。
大家会发现,近期无论是闪耀巴印战场的歼10战机,还是闪亮登场的高端芯片,我方都是一改过往低调的作风,大为宣传。
原因很简单,就是当下是中国资产重估的关键时期,让世界看到我国的实力,有利于增强全球资本对我国资产的信心。
重要消息汇总:
1、统计局:2025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折65度,商品量)产量130.8万千升,同比-7.8%;其中4月产量28.1万千升,同比-13.8%。
周末跟圈内大佬吃饭聊天时讲了,目前白酒行业库存高,消费力还没恢复,短期内可能横盘震荡。大行业需要集体信心才能上涨,现在分歧大,可能像2008-2016年一样需要长时间消化。
2、国产科幻动画《灵笼》第二季在哔哩哔哩独家上线,该作由国内知名动画制作团队艺画开天与哔哩哔哩联合出品。
灵笼第一季的综合制作水准,是当时所有国漫中最顶级的存在,带给人的震撼感是其他国漫所不具备的。靠着独特的世界观和精良的制作,上线以来播放量达6.7亿、追番人数近千万。
时隔五年,第二季终于出来了。我几年前就是冲着《灵笼》才开的B站大会员,第二季制作更加精良,目前才出了2集,播放量已经接近8000万次,这波应该又会拉不少人充B站大会员了。
3、全球首富马斯克表示,他重新回到7x24小时工作的状态,还要“睡在会议室、服务器机房或工厂里”。将全部的精力重新放到电动车和火星事业上。
看来老美政坛的烂摊子,马斯克实在是玩不转,强力裁员受到了巨大抵制,还伤到了旗下公司的市值,只好回到车间,重新经营公司了。
4、海光信息收购中科曙光,这次收购的方式,相当于海光信息增发900亿的股份,然后海光信息拿这部分资金去收购中科曙光。
这种情况,对被收购公司一般是利好,收购方要给出一定的溢价, 海光信息是国产算力龙头,中科曙光的服务器用的算力,就是海光信息提供,算上下游公司整合。
5、比亚迪618大促价格战 ,轿车秦plus补贴价最低6.38万元,宋dmi 最低补贴价 8.98万元。如果有旧车,还能再补贴5000元。配置也不低,超声波雷达12颗,毫米波雷达 5颗,还带智能语音,自动大灯,自动泊车。
现在电动车行业20万元以内是红海,类似手机行业的2018年。
6、26只浮动主动基金发行,国内2019年发布过浮动基金,当时董成非发了一个浮动基金,管理费一年收了11亿,领跑全市场的基金经理。主要是因为当时收费规则类似私募,超额收益部分提20%。
7、昨晚央视最新报道,华为的鸿蒙电脑最新款官宣5nmX90芯片,全国产。这个消息有点炸裂,我都看蒙了。目前没有透露是多重曝光还是真正意义的5nm芯片,中芯国际目前应该是没有这个技术,目前只能做到7nm。如果是全国产5nm,并且不是等效5mm,那真的是非常大的突破,目前看最可能的方案没准还真的是新凯来的设备跑通了。今年的上海展新凯来确实声称能做出5nm,但是没有样机,外媒普遍认为在吹牛逼,但很快华为就掏出了5nm的芯片,具体情况只有等发售的时候拿到芯片拆解了以后才知道真假,但产业链相关个股值得重视。
聊个重要财经消息:
最近资本市场发生了一件大事,但是很多人其实都没关注,20年期美债拍卖直接捅破5%利率天花板!
160亿美元的超长国债,愣是被市场砸盘,最高中标利率飙到5.047%,创下史上第二次破5%的壮举。
这哪是卖国债,简直是美利坚版“高利贷”。
消息一出,美股当场扑街,美股暴跌,连带着A股、港股也瑟瑟发抖。
毕竟无风险利率都到5%了,资本市场还玩个毛线了。毕竟上市公司要是连10%的回报率都拿不出来,谁还愿意冒着项目黄了的风险去投资?这年头,连国债都能躺赚5%,谁还在股市玩心跳啊?
这次拍卖有多惨?投标倍数只有2.46,创下今年2月以来的最低纪录。
翻译成人话就是:买家不买账,美国财政部只能疯狂加利率求人接盘。
然后就有了前面说的,最高中标利率飙到5.047%,创下史上第二高。
这时候肯定有人拍大腿:5%啊!国内存款利率才2%,赶紧梭哈美债躺赢!
哈哈哈,这操作看似稳赚,实则暗藏风险。
举个栗子:假设你买了30年5%的美债,表面看每年收5%利息,到期还能拿回本金,美滋滋对吧?但要是美联储继续加息到6%,你手里的5%老债立马大跌。参考2022年加息周期,长久期国债价格直接腰斩,票息没变,但账面上亏到亲妈都不认识。所以说,美债不是存款,风险还是不小的。
当然,如果以投资股市的风险去投资美债,还是ok的。
美股这两年全靠两大利好撑着:AI幻想和宏观降息。
一边是Meta、微软靠着AI广告和云计算赚得盆满钵满,另一边是市场天天YY衰退,祈求美联储降息。
但如今美债利率一飞冲天,直接破了这俩“利好”,5%的无风险收益,科技股还行吗?
当然,不利好美股,一般也不利好A股。
为啥呢?简单来说,全球资本就一个池子,美债吸金太猛,谁还买A股?
更何况,5%的利率,外资一看这收益跟A股高股息差不多了,转头就抛售,跑得比兔子还快。
最难受的还不是这个。美国长期高利率=经济慢性自杀,企业融资成本飙升,消费者房贷车贷压力山大,最后谁还敢花钱?
被迫推升的利率高,不等于经济好。
在这种情况下,我有如下看法:
1、美债可以买,但不能当存款买。除非你能熬过20年波动,否则别碰。实在手痒,买点5-10年期的短债,至少到期能保本。
2、美股悠着点,别大笔投资了。AI龙头虽香,但估值在目前利率下,已透支未来利润。
3、A股也小心一下风险,等美债稳了再说。另外,高股息+低估值还是稳健投资,央妈虽然放水,但还没推升市梦率,炒作需谨慎。
本周复盘总结:
前文说过:就是当下是中国资产重估的关键时期,让世界看到我国的实力,有利于增强全球资本对我国资产的信心。
可惜A股不争气,老是拖后腿,如今窗口期再现,就看能否把握住了。
周五A股的走势显然不给力,正如我周四文中分析,反弹无力,则会回调到20日附近。
谁料,不仅回调了,而且一口气基本就调到位了,三大指数都基本回到20日线附近了。
在外围的冲击下,明天A股难免会进一步走低,但核心看能否在20日线附近稳住,展开反击。
若在美股不利情形下,A股逆势走强,中国资产的确定性在全球会进一步凸显。
若稳不住,就会继续往下回补下一个缺口。
现在,没主线就是A股的主线。
本周A股热点看起此起彼伏,但是毫无持续性,尤其随着周四微盘股的下跌,市场情绪陷入退潮。
如今来看,短期内靠内资来振兴A股,还是没戏的。
A股的核心看点,还是中国资产重估,简单来说,就是看外资的回归力度。
现在要压的,还是压外资的偏好所在,既A股的优质公司,因为这跟国家期望的方向一致,很容易跟大主力形成共振。
低迷已久的茅指数和宁指数又可以翻出来关注了。现在茅指数的旗帜是创新药,宁指数的旗帜是锂电。
可以把港股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当做风向标,若他们持续走强,则是外资回流的最好信号。
Ai和自主可控则是另一个方向,一方面是未来的方向,一方面是内资的偏好。只要市场好转,内资就会继续热炒这些方向。
周末央行官宣华为5nm芯片,意味着我国的高端芯片产品已经实现自主可控,看看明天能否带起半导体为首的自主可控方向。
简单总结一下,接下来主要看两个方向:一是锂电为首的宁指数和创新药为首的茅指数,一是Ai,半导体为首的自主可控,尤其光刻机量产化相关产业链必须重点盯控。
不过,当下市场大环境尚未稳定,资金也未对主线形成共识,所以现在更多是做好相应方向的准备,等待启动信号的出现。
现在就看大主力会不会把握住这个时间窗口了。
就这。
来源:对对趣味财经分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