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年前看了《重来》(国内在 2010 年出版),很喜欢,里面讲到的很多生活和工作方式在当时受益良多,几年后,2014 年《重来 2》也在国内出版,仍然是贾森·弗里德(Jason Fried)和戴维·海涅迈尔·汉森(David Heinemeier Hanss
很多年前看了《重来》(国内在 2010 年出版),很喜欢,里面讲到的很多生活和工作方式在当时受益良多,几年后,2014 年《重来 2》也在国内出版,仍然是贾森·弗里德(Jason Fried)和戴维·海涅迈尔·汉森(David Heinemeier Hansson)两位作者,这次他们把话题集中在了公司上。
两位是项目管理工具 Basecamp 的创始人,他们分享的关于公司运营及背后理念的内容都基于自己公司的情况,而这勾勒出一个非常理想乃至梦幻的场景。比如《重来 2》里就提到不是一定要朝九晚五和在公司才能工作,居家或远程办公、让员工选择自己舒服的工作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其实也更容易留住优秀人才。
多年后,当大家都在疫情期间去磨合居家办公时,不知道多少人还能想起来《重来 2》里进行过的一些探讨。但也正是在 2020 年,《重来 3:跳出疯狂的忙碌》又出版了,我们能看到很多公司成功后就想要输出方法论,但“重来”系列已经出到第三本,跨度超过 10 年,已经不是一个短期的事情,有的东西应该已经经过了时间的检验。
尤其在当下这个大环境来看,《重来 3:跳出疯狂的忙碌》的观点会更加吸引人,比如书里是反对工作做长期计划的,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边走边摸索”就好。书里提到一周工作 40 小时就足够,很多事情不需要“即时回复”,同时也强烈质疑了开放式办公,认为那纯粹是无尽的打扰(这一点我们自己也完全发现了)……
当然书里内容在 Basecamp 能成立,有个前提是 Basecamp 的产品模式和所在行业的情况,以及公司一直是在盈利的,是因为执行了这套公司运营方式才成就了盈利,还是保持盈利有助于执行一些理想的工作方式,这可能还有得探讨。但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知道世界上的确是有一些公司是在这样做的,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或许可以有一些不一样的可能。
一直以来市面上都有一些类似的书,比如讲 Netflix 的《不拘一格》、讲 Patagonia 的《冲浪板上的公司》、讲皮克斯的《创新公司》、讲 Google 的《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它们都在探讨乃至践行一个理想的公司和组织应该是什么样的。但即便如此,这些公司本身在市场上也是“异类”(或者很多内容在公司随后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乃至转向),这证明了很多东西难以复制,一些长期存在的也许都有存在的原因(我们认为的问题,也许恰恰是别人的解决方案)。
但我们总还是愿意去相信一些东西,并去在某些方面去一点一点做些尝试,或许每个团队都会有这样的愿景,而实际执行中也都经常不尽如人意,但经历的思考、尝试的过程,这本身就有意义(这也是最近理想生活实验室会做一轮全新的招聘,我们正在想的事)。
来源:理想生活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