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钱学森班”出发:一场跨越时空的科学精神教育课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5 19:38 2

摘要:这是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钱永刚在2025年5月24日,郫都一中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暨“钱学森班”成立20周年系列活动上,对在场师生的深情寄语。

“我们青年学子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好的时代,要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不断拼搏,将来为国家贡献力量。”

这是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钱永刚在2025年5月24日,郫都一中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暨“钱学森班”成立20周年系列活动上,对在场师生的深情寄语。

从“钱学森班”到“钱学森科技馆”,从“钱学森大道”命名到“科学家精神育人共同体”的构建,郫都区以一场场深度浸润的教育实践,持续探索“大思政课”新范式,为青少年播种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的种子。

向人民科学家的深情致敬

在当天的纪念活动中,钱永刚教授为“钱学森大道”揭牌,参观钱学森科技馆,见证这座集科学与文化于一体的场馆成为青少年科学梦想的摇篮。他讲述了父亲“聪明不过是刻苦的代名词”的成长故事,强调科学家精神根植于坚韧不拔与踏实钻研。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原教练员兼航天员、中国首批航天员吴杰大校‬则带来《中国载人航天辉煌历程》专题讲座,以一个个令人热血沸腾的航天任务和生动影像,为学生点燃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梦想火焰。郫都区教育局为钱永刚、吴杰等颁发了思政和科学教育聘书,体现出将科学精神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坚定决心。

与此同时‬,钱学森科学教育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郫都一中被授予“钱学森科学教育研究会(四川分会)”,郫都一中大礼堂被授予“四川省钱学森科学大讲堂”。

郫都一中的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震撼心灵的教育体验,我们要以钱老为榜样,不负时代,不负青春。”

一堂特别的“晚自习”,一颗种下的科学种子

不久前,由郫都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海东为郫都一中‬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航天技术概论》公开课。这堂被学生亲切称为“特别的晚自习”的课程,以“箭与星”为主题,从古代火箭的雏形讲到“长征”系列的世界领先成就,再到北斗导航系统和嫦娥工程的壮阔历程,深度讲述了中国航天发展的科学逻辑与家国使命。

这堂课不仅掀起了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系列活动的新篇章,更在学生心中悄然埋下对科学的好奇与追求的种子。正如韩海东所说:“让学生理解航天背后的国家实力与民族精神,是我们‘大思政课’的题中之义。”

让科学精神在校园内外生根发芽

借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之机,郫都区不断丰富教育实践形式,推动科学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构建贯穿青少年成长全过程的育人新体系。近年来,郫都区锚定“科学家精神育人共同体”建设目标,通过“课程—课堂—课外”一体化设计,让科学精神真正“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心灵”。

值此第十个“中国航天日”,19名“钱学森班”学生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亲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在火焰腾空、震撼天际的瞬间,他们深刻体会到科技强国的力量,也在心中悄然许下“报国逐梦”的青春誓言。学生们表示:“现场的每一秒都震撼人心,我们更坚定要为中国航天、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打造学生科学梦想的“第二课堂”

作为郫都区科学教育和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钱学森科技馆于2024年10月正式开馆,与“钱学森班”同步授牌。科技馆以钱学森生平轨迹为主线,融合家风家训、中国航天发展历程等内容,配合珍贵文献展陈和沉浸式互动体验,极大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

自开馆以来,该‬科技馆已接待市内外参观团队及师生代表近两万人次,成为成都地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热门地标。钱学森大道、科学大讲堂等项目的落地实施,更让科学精神在校园内外落地生根,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精神坐标。

科学信仰照亮青春征途

这不仅是一场纪念活动的回顾,更是郫都区以科学家精神引领青少年成长的生动实践。钱学森大道、科学大讲堂、“钱学森班”20周年系列课程,正在点亮新时代少年仰望星空、勇敢追梦的精神坐标。

郫都区将继续以科学精神为引领,在更广阔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大思政课”的新路径,引导青少年在理想中播种,在实践中成长,让科学信仰照亮青春征途。

来源:陈态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