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专精特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经过5年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集群正在北京崛起,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384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78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成为“小巨人”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的城市,自2022年以来连
《专精特新研究院》
第四季
专精特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经过5年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集群正在北京崛起,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384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78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成为“小巨人”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的城市,自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小巨人”第一城地位。
岁末年初之际,伴随着“专精特新”培育发展工作的亮眼成绩单,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出品、北京银行独家冠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的全国首档聚焦专精特新企业的纪实观察类节目《专精特新研究院》第四季全新回归,于2024年12月28日21:12在北京卫视迎来首播,以“专精特新”的独特视角创新性解读新质生产力发展全过程,不断扩大资源互通共享的“朋友圈”,为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呈现生生不息的“北京气象”。
助力“小体量”迸发大能量
促进专精特新首善之都“再进一步”
随着《专精特新研究院》前三季节目的播出,不仅实现了“专精特新”这一小众题材的破圈传播,更让“专精特新”这四个字辐射全域、触手可及。截至目前,《专精特新研究院》共收获全网热搜累积超195个、节目主话题#专精特新研究院#阅读量超9.3亿、全网短视频播放总量超9亿,主流媒体、权威媒体接力点赞,并在第33届(2023年度)北京新闻奖评选中获得新闻专题一等奖、在“TV地标(2023)”电视和网络视听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成果中荣获省级卫视年度创新影响力节目。
《专精特新研究院》第四季向新再启航。本季节目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时代命题,持续聚焦商业航天、低空产业、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等核心关键领域,聚力科技创新,以“专精特新”的独特视角解构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揭秘新质生产力从概念到原型、到技术、到成品的发展过程。以“成长”作为主线,以“全生命周期”作为关键词,全景揭秘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进阶之路,见证企业突破路径。通过“陪伴式”跟拍的方式,坚持让专精特新企业创始人成为主角,以第一视角带领观众沉浸式直击最新科研成果第一线,通过多个“首次”,让一个个“神秘”的科研场景变得“触屏可及”。
节目规则全新升级,解锁纪实观察节目新样态。在观看完“专精特新”企业的纪实短片后,在场研究员为企业助力,邀请创始人来到节目录制现场,与研究员面对面交流。
节目舞美全新升级,打造多媒体智能实景研究院。本季节目更加注重舞美设计,融合广播电视、通信和IT等全媒体技术,以新质传播力助推新质生产力的电视化表达。在每一个演播室录制的重要内容节点上,根据环节变化精准触发指令,调光台、调音台、大屏包装、视频服务器等设备协同工作,增加视觉效果与沉浸式体验感。节目创新性引入“AI研究员”角色,利用最新科技手段,现场实时补充行业相关信息,使得节目“干货满满”。每期节目根据不同主题还会邀请机器人同事来到录制现场,让“科技改变生活”肉眼可见,让“专精特新”朋友圈实景呈现。
以首善媒体之力,为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随着节目前三季的播出以及相关线下峰会的成功举办,“专精特新”朋友圈也在逐渐壮大,节目联动相关委办局、众多高校、投资机构、头部企业、科研院所等超过百家支持方,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优质资源支持,为专精特新企业的进阶之路保驾护航,助力北京打造专精特新首善之都。
以科技之力 触摸宇宙心跳
以创新为魂 书写商业航天新篇章
《专精特新研究院》第四季首期节目聚焦商业航天领域,走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科宇航,邀请到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任世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党委委员、所务委员、宽域飞行中心主任闫聪、北京银行城市副中心分行行长刘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局局长蔡继征、财经评论员石述思,共同做客实景研究院,“第三视角走进企业,第一时间亮牌交锋”,在观点碰撞中逐层剖析中国商业航天现状,真实捕捉专精特新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研究员现场合力提供精准帮扶,共同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扬帆远航。
中科宇航是国内领先的商业航天公司,专业从事系列化中大型火箭研制、定制化宇航发射、亚轨道科学试验以及太空旅游等业务,曾经以“一箭26星”的发射方式刷新了我国运载火箭一箭多星的最高纪录。本期节目全程跟拍中科宇航创始人杨毅强带领团队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力箭一号的遥五火箭发射任务,首次揭秘性记录火箭从出征到发射全流程。火箭究竟是如何从企业的总装基地出发抵达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火箭发射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火箭和卫星的保温装置又蕴含着哪些专精特新企业的技术专利?全景呈现火箭发射的同时,深入浅出地在真实场景、用真实火箭为观众科普相关知识,展现专精特新企业的硬核技术。
作为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的首任总指挥,中科宇航创始人杨毅强从九十年代初期到现在已经在航天领域工作了近四十年,参与了上百次发射任务,但这次的发射任务却是意义非凡的一次——阿曼的首颗智能遥感卫星将搭载中科宇航的力箭一号火箭进行发射,这也是中国的商业火箭公司第一次为国外提供发射服务,如果成功的话会引起整个中东市场和欧洲市场的关注,对于中国的商业航天走出国门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在火箭发射倒计时的三天里,航天人们是怎样度过的?创始人杨毅强又有着哪些固定的习惯呢?他又为何在调度会结束后独自返回火箭发射场?
中国航天 探索征程永不止步
破晓苍穹 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在火箭发射当天,中国航天人有着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固定习惯,前往烈士陵园祭拜革命先烈。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对创始人杨毅强和团队而言,究竟有着怎样特殊的意义?这一习惯的背后又有着哪些动人故事?
只要真心想干,任何时候开始都是最好的时机。创始人杨毅强在53岁时放弃之前的所有,毅然投身商业航天开始创业,他又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
对于中国航天人而言,破釜沉舟的勇气,才是冲出重围的关键。在发射结束后,创始人杨毅强坦言“航天人的获得感就只有几十秒,心态上彻底归零”,并介绍了中科宇航的未来规划,为观众生动描绘了一幅“未来生存指南”,前沿科技究竟能够为未来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太空旅游究竟还
需要多久才能照进现实?
向新而生,澎湃向前。本周六21:12,带您一同走进中国航天人的终极梦想,共同见证专精特新企业的进阶成长之路!
来源:brtv微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