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十年前的今天:我们不是重启,而是一次系统性的超链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5 18:29 2

摘要:十年前的今天,2015年5月25日,我们在一个新空间积优设计联和社区里办了一场属于“设计联”的线下聚会。

靖哥的第31篇AI日记

2025年5月25日。

坐下来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意识到:已经过去整整十年。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525粉丝节,雨神也没能挡住的欢聚!

十年前的今天,2015年5月25日,我们在一个新空间积优设计联和社区里办了一场属于“设计联”的线下聚会。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那是我们第一次用“连接者”的身份,把线上社区真正变成了线下的“场”。那一天是5·2·5,2 在互联网语系是to的意思,"我"to"我",从我到另一个我,我连接我。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现在回头看,竟像是为我们接下来的十年定了一个方向。

从2012到2025,设计联的三次“变形”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2012年,设计联第一次在微信上线。 我们写文章、讲趋势、聊项目,只想把“对设计师有用”的内容讲清楚。

2015年,设计联第一次大规模线下集结。 我们不只是做内容,更想做“关系的连接器”,让设计师走出图纸、彼此认得。

2025年,我们准备再次变形。 不是重启,而是一次结构性的升级——从“设计媒体平台”,进化成“AI赋能设计师IP的内容系统”。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过去十年,我们不是赢家,但我们活下来了。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一个“幸存者”的诚实独白

过去这十年,我做过许多尝试,屡败屡战,也多次陷入怀疑和停滞。 做媒体、做产品、做培训、办活动、孵化平台、做视频、做直播……也许在别人眼里我们低调沉默、缺乏爆点,但对我来说,我们从未中断。

我没有做得多好,甚至很多事没坚持到最好。 有些朋友期待我能带他们“飞”,我却只能说一句:对不起。

但同时,我也要说声谢谢:

谢谢那些年不离不弃的朋友, 谢谢每次转发、留言、点赞,哪怕你只是看了一眼; 谢谢那个在深夜还在写稿、直播、发PPT的自己。

这十年,我和设计联,还在。

不是风口上的猪, 是风停了,也还站着没死的老牛。

我们为什么要“重新出发”?

因为设计行业已经彻底变了:

平台频繁更替:公众号、抖音、小红书、视频号……规则不断变化;

项目结构断裂:地产下行、基建缩水、民营收紧、预算减少;

设计师角色变化:你不是团队里呼风唤雨左呼右拥的“角”,而是要能独立生存的“超级个体”。

在这个时代,没有个人影响力,就没有议价权; 没有表达能力,就没有被选择的机会; 不会用AI,就可能在下一轮竞争中落后。

所以,从2025年开始,我们决定以“AI + 表达力 + IP孵化”为核心,重新定义设计联。

设计联:打造“超级个体”的超链接系统

我们的新形态,不只是内容平台,不只是课程培训,而是一个聚焦于AI时代内容表达、个人品牌构建、城市文化链接的孵化型系统。

✅ 项目定位:设计师超级个体× 城市设计生态平台

我们启动了一个全新计划:聚焦中国二三线城市,发起设计师以内容方式“读懂城市、表达场所”,我们要做的,是把城市和设计师,通过内容与AI系统连接起来。

它将包括三大系统功能:

城市内容IP构建

设计师IP孵化

AI内容资产建立

🎯 愿景目标:

建立一张“用设计语言重新认知城市”的中国城市设计地图。

这个系统解决什么?为什么现在做?

📌 对设计行业:

解决设计师表达力不正确、内容缺失、项目无法系统呈现的痛点;

提供结构化IP孵化路径,推动知识型设计师的职业进化;

建立数字档案标准,增强AI时代设计师的长期影响力。

另外,这两年我们在多个城市为在地设计师做了AI设计工作流赋能,发现二三四线设计师崛起很快,未来一定是在地设计蓬勃发展。

📌 对城市文化:

激活被忽视的在地差异性文化,用设计师的视角推动城市设计气质与精神归属;

让公众理解地方生活方式不同,成为城市更新、文旅、制造商的内容共创入口。

📌 对社会结构:

在经济收缩期,用“软设计”连接文化、经济、就业;

提供设计师转型路径,推动新一轮“地方再生”与“个体职业革命”。

为什么现在是“关键时刻”?

AI表达力革命正爆发:从秘塔搜索到Kimi Chat?到豆包、到DS,内容创作正在重构。

短视频+结构化内容正在成为核心资产:会说=会卖,会表达=会生存。

连接成本骤降,表达价值激增:小城市、大个人、强链接,将成为主旋律。

我们称这套系统为: “超级个体设计师IP孵化计划”。 不是造网红,而是打造真正有价值、可持续的个人影响力模型。

不是重启,是一次系统性的“超链接”

不是回归线下聚会、也不是做一门课,而是:

用AI加速表达;

用内容构建品牌;

用连接打通人与城市、人和人、人和资源之间的节点。

设计联不再是媒体,而是一个连接器、孵化器和放大器。

从“内容”到“连接” 从“表达”到“赋能” 从2012到2025,我们始终做的只是让设计师被看见。

结语|十年,谢谢你还在

你可能是2012年看到我们第一篇推文的老读者, 也可能是2015年525粉丝节喝过一杯茶的老朋友, 又或者是刚刚通过AI文章搜索才认识设计联的新朋友。

不管何时相遇,谢谢你还在读下去。

下一个十年, 我们不再追风口, 我们要建立系统, 连接你、我、城市。

欢迎你,关注设计联和我。 我们变了,但我们初心未改。

这是我最近在做的28天设计师IP陪跑计划,欢迎交流

来源:设计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