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一点,急诊科的喧嚣终于稍稍平息,抢救大厅的临时病床渐渐空了下来。值夜班的李医生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刚想喝口水喘口气,诊室门被猛地推开。一名中年男子踉跄走了进来,捂着胸口,脸色苍白如纸,额头挂满豆大的汗珠,嘴唇发紫,痛苦地喘着气:“医生,快……快帮我看看,我胸
凌晨一点,急诊科的喧嚣终于稍稍平息,抢救大厅的临时病床渐渐空了下来。值夜班的李医生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刚想喝口水喘口气,诊室门被猛地推开。一名中年男子踉跄走了进来,捂着胸口,脸色苍白如纸,额头挂满豆大的汗珠,嘴唇发紫,痛苦地喘着气:“医生,快……快帮我看看,我胸口疼得受不了!”
李医生立刻起身,扶着男子坐下,语气镇定却带着急切:“别急,慢慢说,哪儿疼?多久了?”她迅速打开电子病历,准备记录。
“胸痛,一个多小时了,像被石头压着,喘不过气!”男子声音颤抖,双手死死按住胸口,眉头紧锁。
李医生打量着他,注意到他脸色灰白,呼吸急促,心跳似乎也不规律。她心里一紧:胸痛可是急诊的“头号警报”,可能是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甚至肺栓塞,稍有不慎就是生死之别。她一边记录,一边问:“除了胸痛,还有别的症状吗?头晕?恶心?背痛?”
男子喘着气摇头:“没……就是胸口疼,疼得要命!”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平时身体挺好,没啥毛病,今天也不知道咋回事。”
李医生不敢大意,果断说:“先做个心电图,查查心脏情况。”她迅速开出检查单,并在备注栏写下:“胸痛待查,急!”
男子叫王强,45岁,是一家物流公司的司机,平时烟抽得多,但自认身体硬朗。拿到检查单,他捂着胸口去了检查室。十分钟后,心电图结果传回,李医生仔细一看:窦性心律过缓,心率52次/分,没有典型的心肌缺血表现。她皱眉问:“王先生,你平时心跳慢吗?”
王强喘着气说:“不慢啊,平时70多吧。今天这疼来得太突然了!”李医生点点头,心想:窦缓不常见,但也不算严重异常。她又开了胸部CT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叮嘱道:“再查查肺和血管,尽快出结果。”
半小时后,王强拄着墙回来,表情更痛苦了:“医生,我快不行了,疼得更厉害了!”李医生心头一紧,赶紧查看结果:胸部CT正常,无气胸、肺栓塞或主动脉夹层征象;心肌酶谱也在正常范围。她愣住了:所有检查都正常,可王强的症状却越来越重!
她掀开王强的衣服,检查胸前皮肤,没有带状疱疹的红斑或水泡。她喃喃自语:“心肌梗死?可心电图和酶谱没问题。主动脉夹层?CT没异常。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她想起一位老教授的话:“胸痛无小事,病人不会无故呻吟,查不到原因更要警惕!”
李医生决定先缓解症状,开了止痛药(杜冷丁)和硝酸甘油,安排王强在留观室休息。她在病历本上写下王强的名字,提醒自己密切关注:“这人情况不对,不能轻易放走。”
三个小时过去,已是凌晨四点。王强的疼痛稍有缓解,但仍皱着眉头,虚弱地说:“医生,查没事我能回家吗?我这还有活儿要干。”李医生摇头:“别急,胸痛没查清楚,不能走。咱们再做一次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确认没事再决定。”
王强叹了口气:“行吧,听您的。”小刘,他的妻子,赶到医院,焦急地问:“医生,我老公咋样了?是不是心脏问题?”李医生安慰道:“现在检查没大问题,但症状不轻,咱们再查一遍,稳妥点。”
第二次心电图结果出来时,李医生盯着屏幕,背脊发凉:ST段抬高,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表现!她立刻翻看心肌酶谱,肌钙蛋白飙升至异常值!李医生惊出一身冷汗:“急性心肌梗死!幸亏没让患者走,不然……”她不敢往下想,立即拨通导管室和心内科电话:“急诊会诊,45岁男性,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速来!”
心内科张主任赶到,查看心电图后果断说:“典型前壁心梗,必须马上冠脉介入手术!”他转向小刘:“患者心血管堵了,情况危急,赶紧签字准备手术。”
小刘吓得脸色煞白,颤抖着签下同意书:“医生,一定要救他啊!我们还有俩孩子……”李医生握住她的手:“我们会尽全力,您放心!”
王强被紧急送往导管室,张主任亲自操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左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心肌大面积缺血!团队迅速植入支架,恢复血流。手术中,王强一度出现室颤,导管室里仪器尖叫,医护人员紧急电除颤,汗水湿透了手术衣。40分钟后,血流恢复,王强的心率逐渐稳定。
术后,王强被转入重症监护室(ICU)。小刘守在门外,泪水止不住:“医生,他能好吗?”张主任擦了擦汗:“手术很成功,堵塞的血管通了,但得住院观察,防止复发。”
李医生回想整个过程,心有余悸:“如果只看第一次检查正常就放人,患者可能在家里突发心脏骤停,后果不堪设想!”她庆幸自己的坚持,也感慨胸痛的复杂性。
一周后,王强转到普通病房,气色好转。他握着李医生的手说:“医生,谢谢你没让我走,不然我可能就见不到我老婆孩子了。”小刘红着眼:“是啊,我老公平时壮得跟牛似的,谁想到心脏会出事!”
李医生笑着说:“王先生,您这回得好好养着,烟得戒,药得按时吃,定期复查。”她看向小刘:“家属也得帮忙盯着,别让他再逞强。”
王强点头:“听您的!我这回算捡回一条命。”小刘补充:“医生,您那句‘查不清楚不放人’,真是救命的话!”
事后,李医生在科室分享案例时感慨:“胸痛是急诊的‘侦探游戏’,初次检查正常不代表没事,动态复查是关键。”她引用美国心脏病学家Allen的名言:“凡事不要轻易下结论,病人不会无病呻吟,否则会酿成大错。”
王强的经历揭开了胸痛的危险面纱。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常见于青壮年及中老年人。据《美国心脏协会杂志》(Circulation),心梗的典型症状包括:
为什么初次检查正常?张主任解释:“心梗早期,心电图可能无明显异常,肌钙蛋白也需数小时后才升高。动态复查是关键。”《柳叶刀》(The Lancet)研究表明,约20%的心梗患者初次检查无异常,需每隔3-6小时复查心电图和肌钙蛋白。
危险因素包括:
吸烟: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增加冠脉堵塞风险。压力与劳累:诱发血管痉挛。诊断依赖:
心电图:观察ST段变化、Q波等。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升高是心梗“金标准”。冠脉造影:明确血管闭塞部位。治疗包括:
王强的案例提醒我们,胸痛可能是致命信号。以下是几点建议:
持续胸痛超过15分钟,伴出汗、恶心,立即拨打120。专家建议:别硬扛,时间就是心肌。
患者信任医生,配合检查,才能抓住救命窗口。张主任说:“医生的细心和患者的配合,是战胜心梗的关键。”
王强出院那天,带着小刘和两个孩子来感谢李医生。他笑着说:“医生,我这回算明白了,身体的事儿不能马虎!”小刘补充:“以后他敢抽烟,我第一个收拾他!”一家人笑声朗朗,病房里充满希望。
李医生看着他们,感慨万千:“胸痛是身体的警报,医生的坚持和患者的配合,能让警报变成生的希望。”她想起那晚的惊险,庆幸自己的谨慎,也为王强的康复感到欣慰。
王强的故事告诉我们:胸痛无小事,及时就医、动态复查,才能远离死神的威胁。愿每个人都能重视身体的信号,与医生携手,守护健康。
参考资料:
《Circulation》,2023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进展。《The Lancet》,2022年,早期心肌梗死漏诊的挑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4年,急性心肌梗死诊疗指南。来源:健康日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