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光富:从太空拍到了家乡!追问追求,成都叩响未来之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5 17:31 2

摘要:成都市昨日(5月24日)举办“科学大讲堂·我们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来自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医疗健康、深地探测、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的7位科学“大咖”齐聚成都科幻馆,带来了他们的“奋斗作答”。

成都市昨日(5月24日)举办“科学大讲堂·我们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来自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医疗健康、深地探测、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的7位科学“大咖”齐聚成都科幻馆,带来了他们的“奋斗作答”。

▲“科学大讲堂·我们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

科学家从“殿堂”走进“课堂”;普通人因“追问”,从而追求;成都从探索不息,到更自信、能担当!

7场科学演讲
从殿堂到课堂

“一个成大器者,是把握社会和国家的脉搏,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国家的命运相结合的人。”作为首位登台的嘉宾,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荣誉院长、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围绕科学元勋钱学森一生中的几次重要选择,回顾了钱学森“为民族复兴选人生”的一生。

▲钱永刚

从十年“飞天”备战期间的种种极限挑战,到飞船发射时承载的巨大生理负荷,到太空俯视地球的奇妙体验,再到天宫课堂里的趣味实验……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呈现了载人航天的诸多幕后。一组珍贵的太空摄影作品更是引发了全场的高潮。

首张照片定格于祖国上空,蜿蜒的黄河流淌至入海口,在碧海蓝天间勾勒出一抹黄色。夜幕下的地球同样令人惊叹。而成都俯瞰图,让叶光富动情不已。“我在这里出生、成长。家乡人民的鼓励和激励着我不断前行。尤其是在执行太空任务期间,父老乡亲的关心和支持给了我莫大的力量。正是有你们的关心和帮助,让我能够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叶光富的一番话,掀起在场观众的情感共鸣,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叶光富

以神秘的“暗物质”为引,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科学部主任岳骞分享了其团队在这里开展的暗物质探测的最前沿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参与中国铁路6次大提速,演讲中,翟婉明寄语:“不要担心迈向未知,科学最摄人心魄的魅力,就在于它永远在解构‘不可能’的定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特聘研究员、智能可穿戴老年健康系统研究室主任江宁从事着“最接近儿时科幻想象的工作”:借助脑机接口技术,江宁团队不但让华西医院脑外科胶质瘤切除手术居于世界第一,其研发的300毫秒超短延时的“魔笛”设备更有望帮助偏瘫患者的肢体动起来。

▲江宁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现场探讨了人类永恒的一个追问:生命的奥秘,到底还有多少未知。B站知识类UP主“芳斯塔芙”主创、2024年“百大UP主”唐骋,围绕“科学精神”的话题,轻松拆解历史上的科学浪潮背后规律。

“能不能”“会不会”

“时速400公里的高铁还有多远?”

“未来,‘脑机接口’会不会像手机一样普及?”

“我们为什么要寻找暗物质?”

活动期间,成都的市民、学子们与科学家们进行对话。为何要设计这样一场科学对话?好奇心,是科学的种子;问,则是创新的第一步。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航空实验班、棠湖中学海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的160名“小雏鹰”,集体起身向英雄航天员致敬

在成都这座创新之城,还有许许多多追问者,穷其一生都在追求攀登科学的高峰——

人类能自己造太阳吗?

在成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近日首次实现破“双亿度”的突破性进展,其温度相当于太阳芯部温度的7-10倍,意味着中国核聚变挺进燃烧实验。这是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们对科研的不懈追求。

沙漠、戈壁,能种植水果蔬菜吗?

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让它照进了现实。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戚智勇主导的无土栽培技术已经助力中亚、中东国家,以及中国新疆、内蒙古的干旱地区改变了传统的蔬菜种植方式。他说:“从0到1,从无到有,就是科学家精神。”

▲水稻无土种植

当前,成都的人才总量已攀升至669万,居全国第四位。太多太多的创新者、奋斗者,他们以梦为马,从天马行空的追问起步,追逐造梦、圆梦的人生。而最终,众人的不懈追逐,汇成了发展的滚滚洪流。

呵护创新大胆实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成都,一个个求知的探索,最终成为发展的担当。

不论是“嫦娥”奔月、“蛟龙”探海,还是国产大飞机C919逐梦蓝天、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再获突破……从浩瀚星辰到深海远洋,闪耀世界的“大国重器”中,总是有“成都造”的身影。

创新精神,也在重塑城市的产业,铸就新的辉煌。

上周,“成都造”爆款电影《哪吒2》总票房破158亿元,冲击全球影史第四名;成都国星宇航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发射入轨;上个月,腾盾科创推出全球首款大型四发无人机并实现首飞……

▲华为发布会现场

再往前,科伦博泰3次授权默沙东ADC产品,总交易金额超百亿美元,刷新中国创新药出海纪录;博恩思经口手术机器人系统成功完成全球首例AI+机器人远程头颈外科无创手术,让“成都造”手术机器人大放异彩!

成都的未来产业更是迎来加速跑。

拥抱低空经济,沃飞长空发布全国首个载客运输用eVTOL——AE200“飞行汽车”,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也已在成都未来科技城全面开工,明年投用。

▲沃飞长空AE200“飞行汽车”

点亮人工智能,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今年最新发布的执行系统Raydiculous-1,被《人工智能动态》2025年4月刊列为当月全球五大前沿成果之一。

发展脑机接口,成都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研发的“Quick-20r无线干电极脑功能评估与疾病辅助诊断系统”,领跑全行业!

当然,发展科技创新事业,也要靠体制机制的托举。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魔笛”

“悉心呵护每一个创新创业的金点子,鼓励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大胆闯、大胆试,在蓉城大地创造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这句话来自成都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其中传递的,是渴求人才、鼓励创新的诚意,亦是厚植沃土优生态的决心。

不论是“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的持续开展、“立园满园”行动的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深入推进,还是先后成立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成都招商中心和成都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本质上都是成都在激发创新、鼓励创新,激发创新活力。

▲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王兴怡摄。

讲堂之上,钱学森之子钱永刚说:“科学大讲堂,讲的是科学故事,传递的是科学精神。这就像是培育种子的一束光、一滴水,有了这份来自科学的启智润心,一定会有更多的科技人才、科技成果,从成都出发,走向未来科技的更前沿。”

当浓厚的创新氛围萦绕这座城市,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这座创新之城将更加奋进,更加活力,更有担当!

记者:王垚综合红星新闻、成都发布

来源:天府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