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肺癌,自费2万多在上海手术,术后病理结果非常不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5 16:50 2

摘要:孙女士的母亲57岁,2024年5月,孙女士母亲的体检报告出来,查出右上肺有3厘米多的肿块,苏州本地医院的医生都说没法手术。考虑再三后,孙女士决定带母亲到上海就医,并立马挂了上海某医院一位主任的特需门诊号。

孙女士的母亲57岁,2024年5月,孙女士母亲的体检报告出来,查出右上肺有3厘米多的肿块,苏州本地医院的医生都说没法手术。考虑再三后,孙女士决定带母亲到上海就医,并立马挂了上海某医院一位主任的特需门诊号。

挂号时,孙女士上传了母亲的体检报告,后台审核1天就通知孙女士,3天后的上午可以看特需门诊。当时,孙女士还问了一下外地就医是否需要报备,好在苏州地区的社保是直接可以在上海医院刷卡的,省了很多麻烦。

到了看诊那天,孙女士一早和母亲去了特需门诊,那位主任的助理医生说有空号,让孙女士直接去挂号。孙女士用社保卡在自助挂号机上挂了那位主任的号,挂号费是379元,社保报销10.64元,自费是368.36元。

然后那位主任看了孙女士母亲的增强CT的片子,直接让手术,并开了检查单子。检查总费用是8060元,社保报销593.6元,自费7466.4元。住院押金本地人是4万,外地人是6万,孙女士缴费完,接下来就是等待医院安排床位。

2024年5月20日,孙女士的母亲先做了抽血、心电图检查,然后直接到病区找护士办理住院。住院第二天,医生说孙女士母亲的PET-CT结果不是很好,手术有点复杂,有可能要开胸手术。

当天下午,护士还来交代了手术需要准备的东西以及其他一些注意事项。孙女士拿着物品清单子直接到1楼超市全部配齐,接着医生让孙女在手术风险告知书签了字。到了手术那天,一早护士来交代,说孙女士的母亲在术后需要进ICU病房观察一段时间,让孙女士把手术前准备的东西打包放到指定位置,然后就是等待。

等到中午,主刀医生刚结束了上午的手术饭都没吃就立马找孙女士谈了话,说了很多专业的东西孙女士也没听太明白,只知道肯定是要切除右肺上叶的。等到下午3点,孙女士的母亲进了手术室,4个小时后,直接进ICU病房观察。

观察一晚上,第二天孙女士的母亲转到普通病房,到了病房后护士就拔了导尿管。孙女士问母亲痛吗,孙女士的母亲说还好。看着母亲的精神状态不错,孙女士揪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接下来在普通病房孙女士的母亲又住了两天,除了身上有引流管在,其他吃饭走路上厕所基本都很正常。

2024年5月25日,孙女士的母亲拔了管,孙女士办理了出院手续就带母亲回家了。回家后,孙女士看了出院小结,发现术中病理浸润性肺腺癌。然后,过了大半个月,大病理报告才出来,结果非常不好。

大病理报告显示肿瘤大小为3.5×2.5×2厘米,是浸润性非黏液性腺癌,伴有腺泡型成分50%,复杂腺体成分40%,微乳头型成分10%,低分化,见气道播散,肿瘤突破脏层胸膜侵犯胸膜腔。

医生建议做术后辅助治疗,万幸之后做基因检测匹配上了靶向药。孙女士的母亲吃靶向药到现在,复查情况还不错,没有复发迹象。最后,孙女士记得当时手术费用是2万多,没有开胸,做的还是微创手术。

来源:中医关大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