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纽约国际贸易法院里,特朗普政府的律师团正与12个州的代表唇枪舌战。他们争论的不仅是关税数字,更是一场关于"总统权力是否大过天"的宪法对决。
2025年5月的华盛顿,一场特殊的官司,正在改写美国政治剧本。
纽约国际贸易法院里,特朗普政府的律师团正与12个州的代表唇枪舌战。他们争论的不仅是关税数字,更是一场关于"总统权力是否大过天"的宪法对决。
这场由俄勒冈州牵头的集体诉讼,就像往特朗普的"关税战车"轮胎里塞了把钢钉,让原本要在中美谈判桌上猛踩油门的总统,不得不分神处理自家后院冒起的浓烟。
为什么特朗普“后院”频频起火?特朗普究竟做错了什么被不断地起诉?
特朗普敢在二次当选后,肆无忌惮地使用自己振兴美国经济的三板斧,主要是倚仗一部法律:1977年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
这部原本用于应对核危机的法律,成了他手里的"关税提款机"。
今年2月到4月,这位总统连续三次挥舞"紧急状态"的大旗,已经快打破美方的历史记录。
而国家紧急状态这几个字,也是在近几年频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其中只有一个国家是迫不得已的,那就是在4月28日宣布国际紧急状态的西班牙。
当时,西班牙因未知原因导致西班牙和葡萄牙超5000万人被停电波及生活和工作,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的关键领域陷入瘫痪。
西班牙的这次停电规模确实是影响太大,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属于正常。
而另一个国家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其实和特朗普的原因算是半斤八两,即在去年发生的首尔之冬。
彼时,尹锡悦为了延续政治生涯以求自保,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造成了国家动荡。在此期间,他还派遣特种兵荷枪实弹袭击国会,要求修改宪法。
作为韩方的座上宾,特朗普自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特朗普重回白宫后,在2月因芬太尼问题对中国加征20%关税,3月提高钢铁铝制品税率,4月抛出"对等关税"新规,整套操作行云流水。
这三次对我方的制裁全部都是动用的国家紧急状态,有芬太尼走私威胁国家安全,有钢铁和铝制品的经济安全保卫战,也有美国竞争力下滑构成威胁。
至于特朗普刚上任就宣布国家能源进入紧急状态,也是为了推翻拜登之前的诸多政策,为自己重铸美国制造业的荣光铺路。
不过,因为特朗普频繁地将国家拖入紧急状态的深渊,各州检察长发现了个致命漏洞:美国宪法白纸黑字写着,征税权属于国会,总统只有在真正的国家危机时才能越权。
检察长表示,美国已连续49年保持贸易逆差,但前几任总统累计宣布的"经济紧急状态"次数,比特朗普三个月内宣布的还少。
更荒诞的是,4月2日那轮关税调整,特朗普竟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后补盖总统令公章,把国家经济政策搞得像网红带货直播。
俄勒冈州检察长当庭展示的图表显示,该州进口中国电子元件的成本暴涨47%,导致5家汽车配件厂裁员。相比较之前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特朗普造成的后果才是真正的国家安全危机。
为了存活,各联邦州只能团结起来共同应对这次难关,而能有勇气参与诉讼的12个州绝非等闲之辈。
从西海岸的华盛顿州到东部的缅因州,他们的经济总量占全美30%,囊括了科技、农业、制造业等核心产业。
加州单独起诉的底气更足,这个GDP媲美英国的经济体,港口堆积着价值23亿美元待清关的中国商品,硅谷企业因芯片管制损失了160亿美元的订单。
这些"造反州"的诉求简单粗暴:立即撤销所有对华加征关税,包括4月推出的34%基础税率和各类附加税。
但是特朗普对这些起诉毫不在意,因为遭受关税政策巨大打击的马斯克都表示沉默。
特斯拉法务代表出具的数据显示,每辆Model Y因关税增加4500美元成本,直接导致季度毛利率跌破15%警戒线。
不过有些声音,却需要特朗普需要安抚一下,那就是中西部农场主,这可都是一张张关键的选票。
而爱荷华州大豆协会的证词显示,中国反制关税让每吨大豆出口价暴跌30%,仓库里堆积的存货足够全美国人吃五年豆腐。
这些实打实的损失,把特朗普"保护美国工人"的口号戳成了漏气的气球。
虽然特朗普不是第一次被起诉,但是这场官司来得却不是时候。
因为中美刚在日内瓦达成"90天关税休战"协议,特朗普忙于与我方谈判代表就芯片、稀土、人工智能等核心议题拉锯。
特朗普原本计划用"起重机100%关税"和"华为芯片全球禁令"作为筹码和我方谈判,却被自家人的官司打乱了节奏。
与此同时,我方也在为特朗普罔顾事实,全面制裁我方芯片据理力争。
在诉讼开庭当天,特朗普最心烦气躁的时候,我方也发布了声明。
声明重申,依据《反外国制裁法》追责配合美国禁令的实体,同时公布稀土出口新规:每批稀土必须注明最终用途,军用采购商需额外缴纳50%保证金。
这一策略让美国军工企业叫苦不迭,毕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会因此被迫暂停F-35生产线,因为中国稀土占其发动机材料的83%。
此时,那个自称聆听了上帝声音的天选之子,可谓是焦头烂额。
共和党内部,农业州议员带着拖拉机开进华盛顿游行,科技巨头在国会上砸钱游说;民主党则趁机推动《关税改革法案》,要把总统的"魔法棒"关进笼子。
特朗普内阁财长贝森特则坚持"关税是矫正贸易失衡的基石",而即将离任的政府效率部长马斯克则公开吐槽:"毁灭性关税让特斯拉血流不止"。
美联储5月报告显示,关税已推动核心通胀率升至6.7%,沃尔玛货架上的中国商品悄悄涨了15%。
更可怕的,是供应链"去中国化"的反噬——越南工厂的螺丝精度差导致波音飞机延迟交付,印度生产的医用导管引发300起感染投诉。
美国商会的最新调查显示,78%的企业认为关税战适得其反,这个数据比三年前翻了整整一倍。
看见自己总统如此坐立不安,连《华尔街日报》都不免哀叹:"我们同时在和中国、自己、还有宪法三线作战。"
而更多人懒得去为特朗普考虑,从华尔街到硅谷再到贫民窟,许多人更加关注这场诉讼的结果:如果法院裁定特朗普滥用紧急状态,未来白宫再想随意加税,就得先过国会这关。
当12个州的检察长引用1787年宪法条款挑战总统权威时,他们异常激动,他们知道这一场战斗必须胜利。因为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已经积重难返,特朗普的空口号不能喂饱失业的工人,也不能还清公司破产的贷款。
而我方也在致力于将经济全球化拉回正轨,让这场毫无意义的关税战彻底跟随旧时代落幕。
尤其是当我方用《反外国制裁法》构筑法律防火墙,用稀土管制掐住技术命脉,用市场规模培育替代产业链时,传统的"关税大棒"已沦为钝器。
就像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的:"美国的封锁是我们最好的磨刀石,现在轮到他们担心被卡脖子了。"
来源:历史迷小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