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兔注意,端午节有三件事情,千万不要做,会影响财运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5 13:35 2

摘要:端午小长假刚过,你有没有被各种-发财秘籍-轰炸?朋友圈的私募大佬半夜还在转发-端午特供,年化28%-的理财海报,初中群里突然冒出-兔兔专属虚拟货币-的链接,就连家族群里七大姑八大姨也开始-投资养猪,回报率惊人-。

-端午小长假刚过,你有没有被各种-发财秘籍-轰炸?朋友圈的私募大佬半夜还在转发-端午特供,年化28%-的理财海报,初中群里突然冒出-兔兔专属虚拟货币-的链接,就连家族群里七大姑八大姨也开始-投资养猪,回报率惊人-。

这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妥妥的-杀猪盘-预警啊!

这不,前几天浙江绍兴中级人民法院直播审理了一起-区块链龙舟计划-的诈骗案,一位属兔的投资者老王,去年端午被拉进一个微信群,看着每天3%的收益截图,心动不已,直接把准备买房的98万首付全投了进去。

结果,平台-爆雷-了,老王才发现交易记录全是假的,这波韭菜割得猝不及防。

更扎心的是,这种-端午民俗+区块链-的骗局,今年前五个月同比增长了43%,而追赃率却不足17%。

那些号称-躺赚-的APP,其实都是吞金兽!

你可能觉得这些骗局离你很远,但央行的数据却很打脸:节假日移动支付诈骗报案量是平时的2.3倍,其中超过一半的受害者都是被亲友-安利-的。

比如上个月青岛曝光的-端午股票特惠群-,骗子利用-卯兔财富密码-的玄学,伪造K线图和研报,三个月就卷走了2个亿!证监会都说了,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国债逆回购利率三倍,就该警惕了!

除了金融诈骗,熟人借贷也是个大坑。

上周小编去法院旁听,一位李女士三年前借给表弟60万开粽子厂,没打借条,现在表弟翻脸不认账,说是-合伙投资-。

法官调取的微信记录里,-就当帮姐姐攒财运-之类的客套话,反而成了-铁证-,证明这不是借贷关系。

最高法的数据显示,今年涉及节假日的民间借贷案件同比激增31.4%,其中近七成的原告拿不出借条。

中国政法大学的刘纪鹏院长说得一针见血:-年利率超过15%的借贷,亲情存活率不会超过30%。

-现在1年期LPR都降到3.45%了,《民法典》规定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也跟着下降,那些拍着胸脯说-给你10%利息-的,资金链估计都绷得紧紧的。

小编建议,家庭聚会前,先上-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查查亲戚朋友公司的行政处罚记录,比算命靠谱多了!

那么,兔兔们该如何守护自己的钱包呢?风控专家推荐了一套-四维鉴诈模型-:用-天眼查-看看公司是不是-老赖-;去-中国理财网-查产品编码是不是真的;然后,上-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查融资方的信用记录;最后,用-国家区块链漏洞库-检测一下数字货币的技术资质。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90%的骗局都得露馅。

有人说,这样太不近人情了。

但真正的财富管理,需要理性与温情的平衡。

苏州一家家族办公室设计的-端午避险方案-就很有借鉴意义:既给至亲设立了5万元的应急医疗基金(不用打借条),又设置了需要抵押物的经营借贷流程。

用法律框架守护人情,才是真正的传家宝。

站在艾叶飘香的窗前,小编想起了十年前的端午节,余额宝横空出世,七日年化收益率一度超过6%。

十年过去了,我们现在可以在-国务院客户端-查询所有正规金融机构资质,在-企业预警通-实时监控投资动态。

这些都是用教训换来的经验,真正的财运不是算出来的,而是靠知识、理性和法律守护的!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博学的百香果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