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教授:精准医学时代,双靶点生物制剂实现MG患者获益最大化

B站影视 2024-12-27 11:41 1

摘要:重症肌无力(MG)是由自身抗体介导的获得性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表现为波动性无力和易疲劳性。部分患者短期内病情可迅速进展,发生肌无力危象,危及生命[1]。

重症肌无力(MG)是由自身抗体介导的获得性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表现为波动性无力和易疲劳性。部分患者短期内病情可迅速进展,发生肌无力危象,危及生命[1]。

随着相关研究的进展,MG的治疗逐渐迈入靶向治疗时代,其中B细胞靶向治疗在MG中显示出较好的治疗前景。作为一种创新的TACI-Fc融合蛋白分子,泰它西普可通过双重靶向B细胞刺激因子(BLyS,又称为BAFF)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途径,多阶段抑制B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发挥治疗作用,其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也备受关注。基于此,“医学界”诚邀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刘敏教授深入解读泰它西普在MG中的应用等系列问题,以期为MG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独具匠心:基于双靶点机制,谈泰它西普的药物优势与适用人群

MG的传统治疗方法以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为主,然而,长期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会带来骨髓抑制、感染等副作用,且部分对激素不耐受的患者可发展成难治性MG [2]。随着对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B细胞被发现在MG的病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种以B细胞为靶点的生物制剂陆续问世,具体可分为B细胞耗竭剂和B细胞抑制剂。

刘敏教授介绍道,B细胞耗竭剂是直接靶向B细胞表面标志物CD20和CD19抗体,从而实现特异性B细胞的清除;B细胞抑制剂是间接靶向BLyS和APRIL,从而抑制B细胞的活化和成熟 [3]。其中泰它西普作为一种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是针对B细胞的间接靶向治疗药物,与传统药物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刘敏教授进一步谈到,第一,泰它西普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将人BLyS受体如跨膜激活物、钙调节物、亲环蛋白配体相互作用物(TACI)的胞外特定的可溶性部分,与人IgG1的Fc段构建而成的全人源融合蛋白,这是 技术创新的优势。第二,泰它西普可以阻断BAFF(BLyS)与B细胞及浆细胞上的BAFF受体及TACI结合,阻止或减少异常B细胞的成熟分化;同时还可以阻断APRIL与B细胞及浆细胞上的TACI及BCMA结合,阻止及减少浆细胞成熟分化、存活及分泌致病性抗体,这是 双重靶向机制的优势。第三,泰它西普不含人TACI蛋白中易降解的PC酶切位点,结构稳定,不易降解并延长药物半衰期,且优化后的结构与TACI蛋白结合能力更强,更能有效抑制BLyS和APRIL水平,这是 药物结构的优势

鉴于不同MG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存在个体化差异,就B细胞靶向生物制剂适用人群这一问题,刘敏教授以泰它西普Ⅱ期临床研究的纳入人群标准展开了讨论 [4]。

刘敏教授认为,对年龄18~70岁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阳性或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抗体(MuSK-Ab)阳性;美国重症肌无力基金会(MGFA)临床分型Ⅱ-Ⅲb型;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QMG)≥8分,且≥4个项目评分至少2分以及接受稳定的标准治疗的gMG患者来说,或许可以考虑使用B细胞靶向药物治疗。此外,基于泰它西普在国内真实世界中的研究数据,对于难治性gMG患者来说,泰它西普或许也可作为选择的药物之一。

言之凿凿:立足循证证据,谈泰它西普助力实现双达标

随着生物制剂的不断涌现,MG 的治疗目标也在逐步升级。依据MGFA对MG干预后状态的分级,当前理想的MG治疗目标是“双达标”状态,即达到微小状态(MMS)或更好,同时治疗相关副作用(CTCAE)≤1级 [3]。

刘敏教授谈到,为了实现“双达标”这一治疗目标,临床上在制定具体用药方案时,会优先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减少激素用量以及免疫学指标等方面,并结合患者特征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多项研究表明泰它西普不仅可持续有效改善gMG临床症状,还能实现激素减量和保留免疫能力且安全性良好。

泰它西普Ⅱ期临床研究

研究显示,自第4周起,两组患者QMG评分与MG临床绝对评分即开始下降,并持续至第24周。第24周时,泰它西普160mg组QMG评分较基线降低7.7分(其中QMG评分降低≥5分的患者比例为86.7%),240mg组降低9.6分(其中QMG评分降低≥3分的患者比例为100%);泰它西普160mg组MG临床绝对评分较基线下降13.8分,240mg组降低14.1分 [4]。

不仅如此,刘敏教授补充道,在免疫学指标方面,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和IgM)自第4周即开始下降,并可持续至第24周 [4]。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4]。并且不限于此项研究,泰它西普在其他涵盖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IgA肾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临床研究中,均表明安全性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获益-风险比良好。

泰它西普真实世界研究

刘敏教授进一步分享道, 同济医院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泰它西普治疗3个月,平均泼尼松日剂量较基线显著减少(从23.53mg降至15.63mg)并持续至6个月;泰它西普治疗6个月,患者QMG和MG日常生活活动量表(MG-ADL)评分显著降低,90%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且54.5%的患者达到症状缓解至MMS或药物缓解(PR)状态 [5]。

其他真实世界案例报道也显示, 多重抗体叠加阳性的罕见MG患者、难治性gMG患者以及高活动性gMG患者,在接受泰它西普治疗后患者QMG和ADL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能实现激素的持续减量[ 5-7]。

最后,刘敏教授结合临床使用经验谈到,对于激素不耐受的这类难治性gMG患者应用泰它西普后发现患者在第4周后出现了临床缓解,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也能实现逐渐减量,并且除了局部注射部位红肿外,患者未出现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与泰它西普此前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

小结

多种新型靶向生物制剂的涌现为MG患者和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其中泰它西普作为一种全新研发的间接靶向B细胞治疗的生物制剂,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了药物结构,增强了双重抑制的BLyS和APRIL途径。Ⅱ期临床研究及真实世界研究均表明泰它西普不仅能有效缓解MG症状,还能减少激素用量,并且安全性良好。期待随着循证证据的不断积累和完善,泰它西普能为更多MG患者带来希望。

专家简介

刘敏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重症肌无力亚专科主任山东省神经科学学会重症肌无力及相关疾病多学科委员会主委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与转化联盟细胞治疗药物分会副主委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免疫缺陷监测与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免疫学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免疫委员会副主委擅长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自身免疫性脑炎等神经免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诊治重症肌无力等相关疾病病人400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持并完成了多项重症肌无力方面的科研项目,其中课题《综合免疫抑制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系列研究》和《非手术免疫抑制疗法治疗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作为首位分别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多篇。

参考文献

[1]常婷.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版)[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1,28(01):1-12.

[2]常婷, 李柱一.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期待靶向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55(4):271-279.

[3]戴廷军, 焉传祝. 重症肌无力的免疫靶向治疗进展[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4,49(05):603-609.

[4]Yin J, Zhao M, Xu X, et al.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2 clinical study of telitacicept in adult patients with 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J]. Eur J Neurol, 2024,31(8):e16322.

[5]Guo Q, Huang Y, Wang F, et al. Case Report: Telitacicept in severe myasthenia gravis: a case study with multiple autoantibodies[J]. Front Immunol, 2023,14:1270011.

[6]Zhang Z, Wang Z, Du X, et al. Refractory 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 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 telitacicept: two cases report[J]. J Neurol, 2024,271(1):584-588.

[7]Zhang C, Lin Y, Kuang Q, et al. Case report: A highly active refractory myasthenia gravis with treatment of telitacicept combined with efgartigimod[J]. Front Immunol, 2024,15:1400459.

仅供医学人士参考

来源:医学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