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这一波新闻,看起来像以前中东媒体里惯常的“放话”,但这次的气氛明显变了。
最近这一波新闻,看起来像以前中东媒体里惯常的“放话”,但这次的气氛明显变了。
以色列那边传出风声,说已经完成了针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准备,CNN、Axios都在报道,甚至美方情报也“默认”了这种可能性。有分析说,一旦美伊谈崩,以色列可能会选择直接动手。
伊朗的反应也不含糊——22日外交部长连夜写信联合国,对此回应说,“将毫不犹豫地对任何侵犯行为作出强力回应,并将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其利益和人民”,同时喊话美国,若以方实施袭击,美国必将被卷入其中并承担责任。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又是一场“你放狠话、我也回一句”的外交例行操作。但问题在于,这次不仅有火药味,更有那种“谈崩了就真来”的动能。
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奇(资料图)
表面上是以色列要打,其实更像是它在“预警”美国:你再拖着不表态,我就自己动,出了事别怪我。
这是很老练的博弈方式。以色列对伊朗的戒心不新鲜,但它选择这个时间点放出攻击准备,绝非巧合。
一方面,是美国和伊朗在罗马谈核问题的第五轮刚要开;另一方面,是国内政治压力逼迫以色列政府得做点“强硬表态”。说白了,以色列此举的底牌,是逼美国选边站——你到底想不想管伊朗这事?
如果美国继续想做调停人,那它得给以色列一个交代;
如果美国让以色列自己动手,那伊朗回击后,美军中东基地可就得“兜底”了。
所以,以色列此刻并不一定真想先打,而是想逼着别人——特别是美国——“不得不表个态”。
伊朗德黑兰,报纸刊登美伊核问题谈判的新闻报道。图/IC photo
伊朗不止一次说过“我们会强力回应”。这次它说得更直白:
“美国也要负责”“我们将采取特殊措施”“浓缩铀不会停”很多人对伊朗的“强硬”习以为常,但这次它的话后面,其实是有实实在在支撑力的:
它手里的导弹、防空系统、地下储备基地,不是喊口号用的。靠着代理人网络——像黎巴嫩真主党、胡塞武装,还有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民兵——它可以同时发动至少三条战线的回应。说得更直白点:伊朗没必要和以色列正面对轰,它有的是“绕开正面,击你要害”的能力。
你可以说它不是超级强国,但你不能忽视它在“中东战争生态”里的真实存在感。
如果你是美国,你愿意看到以色列直接打伊朗核设施吗?
应该不会。
美国现在正处在中东战略“尴尬期”:
一方面,它希望中东别再乱,把注意力转向亚太;可另一方面,它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和以色列的盟友身份又不能轻易撕掉。这就出现了一个很诡异的局面:
“你(以色列)最好别真动,但我要是太明显阻止你,我这老大哥的形象就塌了。”
而且现在是在第五轮核谈判的关键点,动静一大,伊朗要是撕破协议、退出《核不扩散条约》,那就真没人能兜住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美国在2018年就曾一口气把伊核协议撕了,那时候它自信可以“压住一切”。但现在这个局面,它还能再自信一次吗?
美国在特朗普执政的第一个任期内于2018年退出了它与伊朗达成的核协议 (半岛电视台)
我们得承认,现在的中东,已经不再是那种“局部战争仅限两个国家”的时代了。
动一个点,线条就全扯动。
以色列打伊朗,不仅仅是空军和核设施的问题;伊朗反击,不会只打以色列,它还会顺势打击美军基地、拉上胡塞武装封海峡;黎巴嫩边境火力可能升级;巴以冲突会不会再被点燃?谁都说不好。中东的复杂性,在于它已经变成一个“多层代理战场”。谁动了,就有一堆“代理人”随时可以被激活。
这也意味着:一旦真的打响,谁都别想短期收场。
说点直白的——联合国现在在这件事上的存在感,低得让人尴尬。
伊朗多次去信联合国秘书长,请求安理会介入、谴责以色列威胁,结果呢?几乎没声音。
国际原子能机构呢?只盯着伊朗核活动,却对以色列的核能力始终闭口不谈。
这叫什么?双标。
而这样的治理“失语”,才是让“动武”选项不断真实化的最大推手。
当事国喊话,局外国传播,国际组织沉默——战争就从媒体的标题,慢慢往现实走了。
不管是空袭、远程导弹打击,还是网络破坏或暗杀,只要打击行动落地,中东接下来的24小时会发生什么?
很可能是这样的:
伊朗退出核不扩散协议代理人报复潮开启(特别是对美军目标)油价跳涨、全球能源市场剧烈波动地区安全格局全面“再洗牌”而伊朗的内部政策也可能就此“硬化”:
“既然打我了,那我拥核又怎样?反正你也没阻止我。”
这就是最危险的地方:打击原本想阻止核武器扩散,最后却成了加速器。
如果你翻过这三年中东局势的新闻,会发现一件事:最容易爆炸的时刻,不是冲突最激烈的时候,而是大家都以为“不会真打”的时候。
因为那时候,每一方都觉得自己在“试探”,没人以为自己是在点火。
可是战争就是这样开始的。
一枚导弹不小心飞远了,一则声明措辞过猛了,一次媒体误传了,局势就突然失控了。
所以,如果现在还有什么能让局势冷却,那就是:
谁愿意闭嘴三天,谁愿意真坐下来谈,哪怕多一次沉默,也好过多一发导弹。
各位大佬,你们怎么看呢?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