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辛未日,阎皇后派遣司徒刘熹前去郊祭宗庙社稷,告天请命,这天晚上才开始发丧。尊奉阎皇后为皇太后,由阎太后临朝听政。阎皇后封阎显为车骑将军,其权力等同于三司。
《研读》256:汉纪(四十三)
汉顺帝
汉纪四十三(从125年开始,到133年结束,共计9年时间。)
125年春二月乙亥日,下邳惠王刘衍去世。
甲辰日,汉安帝向南巡狩。
三月戊午朔日,发生日食。庚申日,汉安帝到达宛城后,感觉身体不适。丁卯日,汉安帝到达叶县,在乘舆上去世,享年三十二岁。
阎皇后和阎显兄弟、江京、樊丰等人谋划说:“现在圣驾在路上去世,济阴王还在京城内,如果公卿们一起拥立他为皇帝,将要成为大祸害。”
这帮人对外假称“汉和帝病重”,抬到卧车上,像原来一样进奉饮食,询问起居,随后连续狂奔四天,庚午日返回皇宫。
辛未日,阎皇后派遣司徒刘熹前去郊祭宗庙社稷,告天请命,这天晚上才开始发丧。尊奉阎皇后为皇太后,由阎太后临朝听政。阎皇后封阎显为车骑将军,其权力等同于三司。
阎太后想要长久掌握国家权力,就再图谋拥立幼年皇帝,和阎显等人在皇宫中确定帝位继承人,迎接北惠王的儿子、北乡侯刘懿,拥立为皇帝。济阴王刘保因为被废黜,不允许上殿到棺材前哀悼。刘保因悲痛不能吃饭,内外官员知道后无不伤心。
甲戌日,济南孝王刘香去世。他没有子嗣,封国断绝。乙酉日,北乡侯刘懿继皇帝位。
夏四月丁酉日,阎太后封太尉冯石为太傅,封司徒刘熹为太尉,参录尚书事,封原司空李郃为司徒。
阎显忌惮大将军耿宝位尊权重,威仪行于前朝,就指使有关部门奏报说:“耿宝及其党羽中常侍樊丰、虎贲中郎将谢恽、侍中周广、野王君王圣、王圣的女儿永等人结成朋党,互相勾结,作威作福,犯了大逆不道罪。”
辛卯日,樊丰、谢恽、周广都被逮捕入狱处死,其家属流放到日南郡比景县。贬耿宝和他的侄子、林虑侯耿承为亭侯,遣返回封国,耿宝在路上自杀;王圣母子流放到雁门。此后阎景担任卫尉,阎耀担任城门校尉,阎晏担任执金吾,他们兄弟们权高位重,肆意作威作福。
己酉日,安葬汉安帝于恭陵,庙号为恭宗。
六月乙巳日,阎太后宣布大赦天下。
秋七月,西域长史班勇征调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和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军兵,进攻后部王军就,把其打得大败,斩首俘虏八千多人,生擒军就以及匈奴的持节使者,来到索班被斩杀的地方把其斩首,把首级传送到京师洛阳。
冬十月丙午日,越巂山崩塌。
北乡侯病重,孙程对济阴王谒者长兴渠说:“济阴王刘保是嫡系血统,本来就没有什么失德的地方,先帝听信谗言把其废黜。如果北乡侯的病不能好转,大家就把江京、阎显杀掉,大事可以有所成就。”长兴渠等人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
另外,中黄门、南阳人王康先前是皇太子府史,长乐太官丞、京兆人王国也赞同孙程的意见。
江京对阎显说:“北乡侯的病情已经不能再治,国家的继嗣应当迅速确定。之前没有立济阴王,现在如果再立他,他继位后肯定怨恨,为什么不赶紧征召各诸侯王的儿子,选择其中一位合适的立为皇帝呢?”
阎显认为江京说得很对。辛亥日,北乡侯去世。阎显报告阎太后,对外秘不发丧,再征诏各诸侯王的儿子来京,紧闭宫门,屯兵守卫。
夺宫之变
十一月乙卯日,孙程、王康、王国和中黄门黄龙、彭恺、孟叔、李建、王成、张贤、史泛、马国、王道、李元、杨佗、陈予、赵封、李刚、魏猛、苗光等人,在西钟下聚集谋划,全都剪断单衣盟誓。
丁巳日,京师洛阳以及十六个郡国发生地震。当夜,孙程等人一起到达崇德殿上,随后进入章台门。江京、刘安以及李闰、陈达等人都坐在宫门前,孙程和王康一起斩杀江京、刘安和陈达。因为李闰的权势很大,受宫中人所服,就想以他为主,举刀威胁李闰说:“你现在应当拥立济阴王,绝不许变卦。”李闰赶紧回答说:“好。”
他们扶起李闰,大家在西钟下迎来刘保继皇帝位,他就是汉顺帝,这年十一岁。汉顺帝征召尚书令、仆射以下人员,跟着自己的车子来到南宫云台,孙程等人留守宫门,断绝内外联系。
汉顺帝登上云台,召集公卿、百官,派虎贲、羽林士屯驻到南、北宫各门。阎显这时在殿中,忧愁惶恐不知怎么办,小黄门樊登劝阎显发兵,用阎太后的诏书征召越骑校尉冯诗、虎贲中郎将阎崇,驻朔平门抵抗孙程等人。他们引诱冯诗入宫,对他说道:“济阴王被立,不是皇太后的意思,玺绶就在这里。你们如果尽力立功,马上可以封侯。”
阎太后命人授印给他,然后说道:“能捉到济阴王的封为万户侯,捉到李闰的封为五千户侯。”冯诗等人全都答应,然后推辞说:“只是军卒未被征召,我们所带的将领部众太少。”
阎显命令冯诗和樊登到左掖门外迎接军兵。冯诗杀掉樊登,返回营寨驻守。阎显的弟弟、卫尉阎景匆忙从宫中返回外府,收兵到达盛德门。孙程传令尚书收捕阎景。
尚书郭镇这时有病卧床,听到孙程的命令,马上带领值宿的羽林军出南止车门,正碰到阎景的随从人员。郭镇拔出宝剑,大喝道:“卫兵不得参与。”郭镇立即下车,手持兵符诏令他。
阎景说:“这算什么破诏书!”说完举刀去砍郭镇,结果没有砍中,郭镇一剑把阎景刺到车下,左右军兵用戟叉住阎景的胸部,于是捉住了阎景送到廷尉监狱,在当天晚上他就死掉了。
戊午日,汉顺帝派遣使者进入皇宫,夺得玺绶,随后汉顺帝来到嘉德殿,派遣侍御史持节收捕阎显和他弟弟、城门校尉阎耀、执金吾阎晏,全部关入监狱诛杀。其家属流放到比景县,让阎太后转到离宫居住。
己未日,汉顺帝诏令打开皇宫大门,裁撤屯驻的军兵。壬戌日,汉顺帝诏令司隶校尉说:“只诛杀阎显、江京近亲等罪有应得的人员,其余的务必从宽放过。”
汉顺帝封孙程等人都为列侯:封孙程食邑一万户,王康、王国食邑各九千户,黄龙食邑五千户,彭恺、孟叔、李建食邑各四千二百户,王成、张贤、史汛、马国、王道、李元、杨佗、陈予、赵封、李刚食邑各四千户,魏猛食邑两千户,苗光食邑一千户。
这就是“十九侯”。另外赏赐车马金银钱帛多少各有差别。李闰因先前没有参加谋划,所以没有受封。汉顺帝提拔孙程为骑都尉。
当初,孙程等人进入章台门,苗光独自没有进入。汉顺帝下诏书点录功臣,诏令王康梳理这些人的名字,王康诈称苗光进入章台门。苗光没有领受符策,心中很不安定,就到黄门令那里自首。有关部门奏报王康、茵光欺诈主上,汉顺帝下诏书不要责问。汉顺帝封将作大匠来历为卫尉。
祋讽、刘玮、闾丘弘等人已经去世,汉顺帝封他们的儿子们都为郎官;朱伥、施延、陈光、赵代等人都受到提拔重用,后来都官至公卿。汉顺帝征召王男、邴吉的家属返回京师洛阳,赏赐非常丰厚。
汉顺帝在被废掉太后位置时,监太子家小黄门籍建、傅高梵、长秋长赵熹、丞良贺、药长夏珍等人,都受牵连流放到朔方。汉顺帝继位后,一起提拔他们担任中常侍。
当初,阎显征辟崔骃的儿子崔瑗担任官吏。崔瑗因北乡侯继位不符合正统,知道阎显将要败亡,想劝阎显重新废立皇帝,但阎显每天纸醉金迷,他无法见到。
崔瑗对长史陈禅说:“中常侍江京等人惑蛊先帝,废黜正统刘保,扶立疏孽。少帝继位后,在宗庙中生病,周勃当年废掉少帝的征兆,现在又可能重现。我现在想要和长史君去见大将军,说服大将军报告太后,收捕江京等人,废掉少帝,立济阴王为帝,这样肯定会上得天心,下合人望。伊尹和霍光那样的功绩,不用离席即可获得,大将军兄弟也能流传祚于无穷。如果违抗天意,长久使帝位空虚,即使无罪,也会与恶人同罪。这正是所谓的祸福分界,也是功过的时间点啊。”
陈禅犹豫不敢听从。这时,阎显兄弟全都被诛杀,崔瑗受到牵连被斥退。他的门生苏祇知道崔瑗以前的谋划,想要上书说明情况,崔瑗听说后马上制止了他。这时陈禅担任了司隶校尉,他召来崔瑗对他说道:“只管让苏祇上书,我愿意为此事作证。”崔瑗说道:“这只不过像是小孩妇人暗地里窃窃私语罢了,希望先生不要再提这件事情了。”
崔瑗辞职回家,不再回应州郡中的征召任命。
己卯日,以诸侯王的礼仪安葬北乡侯。
司空刘授因为阿谀依附叛逆,征辟的不是合适人员,被汉顺帝下诏策免职。
十二月甲申日,汉顺帝封少府、河南人陶敦为司空。
杨震的学生虞放和陈翼到皇宫前,为杨震申诉冤情,朝廷都称赞杨震的忠诚。汉顺帝下诏书封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官,赏赐一百万钱,以礼改葬在华阴潼亭,远近的人们都来参加。在改葬前的十多天,有只大鸟停留在杨震的坟墓前。郡中把情况上报给汉顺帝,汉顺帝感觉到了杨震的忠直,下诏令再次以中牢之礼祭祀。
议郎陈禅认为:“阎太后和汉顺帝没有母子恩情,应当迁徙到其他宫馆,不允许再见汉顺帝,参与商议的群臣全都同意。
司徒掾、汝南人周举对李郃说:“当年瞽瞍经常想要杀掉舜,舜侍奉他更更加恭谨;郑国武姜谋杀郑庄公未遂,郑庄公发誓不到黄泉不见武姜;秦始皇怨恨母亲与嫪毐私通,把其打入冷宫中隔绝,他们后来被颍考叔、茅焦的话语打动,才重新遵循作为人子之道,史书中将其传为美谈。现在各阎氏都被诛杀,皇太后被幽居在离宫中,成天悲愁生病,一旦有发生不测,陛下怎么对天下人交待呢?如果听从了陈禅的提议,后世会把责任归咎于明公。应当向陛下秘密奏报,让他侍奉皇太后,垂范群臣,像原来一样朝觐皇太后,以尽孝道之心,这也符合天下人的期望。”
李郃立即上书陈述。
崔瑗
黄其军
作于2025年5月24日(古历乙巳年四月廿七)
来源:黄河文史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