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人能想象,一个日本兵在硫磺岛的战壕里,饿到最后靠吃木炭撑命,还要一边吃一边骗自己那是红薯。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没人能想象,一个日本兵在硫磺岛的战壕里,饿到最后靠吃木炭撑命,还要一边吃一边骗自己那是红薯。
最离谱的是,到了最后,连尸体都成了“口粮”,可就算这样,还是有人活活饿死。
真有人能在这种环境下活下来,也只能说,不是运气,是真不想死。
战斗打到那年春天,硫磺岛的局势已经彻底变了样。
岛上到处都是爆炸过后的黑坑和烧焦的泥土,地下那些原本被当作“堡垒”的战壕,变成了一个个封闭的熔炉。
秋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活下来的。
他原本是个通信兵,没有配枪,也没给发手雷,拿着一根竹竿就算是武器了。
按规矩,这种兵种不该上前线,可到了那会儿,哪还分前线后方,全岛都成了前线。
那天,南边的“总战壕”被美军火焰喷射器给烤了个底朝天,电台、设备全被烧个精光。
秋草当时躲在玉名山下方的一个洞里,听着头上轰隆一声接一声,知道通讯所完蛋了。
他拖着伤腿,硬是从洞口往外爬,准备去找大队长报情况。
刚露头,美军舰上的炮就朝岛上打,炮弹砸下来那一下,地都抖了一下。
秋草扑倒在地,耳朵嗡嗡响,沙子里带着血腥味。
他没死,但左腿穿了个窟窿,右手三根指头也没了,剩下半只手掌。
那会儿岛上已经没人来救你,受伤就是等死。
他靠一条腿,拖着身子往南方空那边爬。
那块地方以前是个储备点,听说有水有罐头,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在往那儿挤。
可等秋草到了那,发现里面早就成了修罗场,罐头被抢光,水桶打翻,地上全是尸体和半死不活的人。
他终于找到了大队长,可对方已经快不行了,话还没说完,就咽了气。
秋草没武器,也没吃的,还伤成那样,连上吊的绳子都没有。
他只能靠那根竹竿支撑着,慢慢在战壕里挪动,找点能塞嘴的东西。
后来发现一棵被炸飞的番木瓜树根,他硬是啃了下去,吞下去的时候喉咙都是刺的。
再之后,连树根也没了,他捡了几块烧焦的木炭,心里想着小时候吃的烤红薯,那时候红薯皮焦里透黑,味道像焦糖。
他一边想着,一边把那块木炭咬碎咽下去。
硫磺岛的地下战壕有多深,没人能说清。
但秋草记得,那些天他一直在黑暗里摸索,有时候能捧到一点泥水喝,泥水里有沙虫。
他不嫌脏,吸一口就吞下去,觉得嘴里有点“嚼劲”,也算是吃了顿“肉”。
有人说,泥水里有虫说明没毒,能喝。
这话是真是假没人管了,能活下去才是真的。
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秋草这命。
有人饿疯了,拿刀从尸体上割肉吃。
刚吃完没几个小时就死了,嘴还张着。
那肉早就腐了,吃了就是找死。
秋草看着这些,心里一阵一阵地发冷。
他不敢碰那些尸体,也不敢出去,他知道只要一露头就会被美军打成筛子。
他能做的,就是缩在角落里,靠吃沙虫、咬木炭、喝泥水熬着。
那十来天里,战壕里只剩下喘息声,和偶尔传来的一两声呻吟,像是人快断气时发出的声音。
秋草不敢睡,怕一睡就醒不过来。
他一直告诉自己:“我得活,我还能动,我能吃,我不是那个下一个倒下的人。”就是靠这种念头,他撑到了最后。
等到战斗结束,岛上只剩下千把人活着走出战壕。
秋草就是其中一个。
他后来写了本《阵中日记》,把自己在战壕里的经历一字一句地记了下来。
那些细节太真实,真实到让人看得胃里发紧。
他写到自己吃木炭时的味道,写到战壕里的尸臭,写到那些曾经一起受训的战友,一个个变成了骨头堆。
几十年过去了,秋草成了老人。
他不太愿意说起那段时间,但偶尔有人问,他就会盯着对方看一会儿,然后慢慢说:“连自己人都吃了,可还是没撑住。”他不是在埋怨谁,也不是在讲故事,他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
秋草活下来了,可他的那些同伴,再也没回来。
战后,他没有当英雄,也没写什么回忆录赚钱。
他只是在一个地方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偶尔看看天,想起那些躲在地底下的日子。
参考资料:
秋草,《阵中日记》,日本战后出版资料
《硫磺岛战役回顾》,美国国家军事档案馆
NHK纪录片《硫磺岛:失落的战壕》
《二战太平洋战线实录》,东京大学战争研究中心
来源:招财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