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生觉得学不能白上,终止读书就会前功尽弃,每天下地回来,他都手不释卷,读书学习,只要他见到医学方面的书籍,会千方百计借来,读了一遍又一遍,重要之处,还抄写下来。
作者:姜广富
话说泰山南麓的枣行村,有一位年轻人,名字叫春生,他小时候上过几年私塾,后因家境败落,无力再供他读书,只好辍学种地。
春生觉得学不能白上,终止读书就会前功尽弃,每天下地回来,他都手不释卷,读书学习,只要他见到医学方面的书籍,会千方百计借来,读了一遍又一遍,重要之处,还抄写下来。
爹娘见春生爱看医书着迷,觉得儿子喜欢学医,于是把心一横,送他到泰城拜师学医。
春生跟一位有名气的老年郎中学医,他勤奋好学,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老郎中看他是个学医的料,把自己的医学知识,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春生,春生跟着老师学到了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他开始给患者看病,几年的时间,在泰城已小有名气,学医结束后,他恋恋不舍告别恩师,回到了家乡枣行村。
回乡后,春生东凑西借,筹借银两,开了一家中药铺,开始为乡亲们坐诊看病。
春生看病,热情周到,胆大心细,猛药攻疴,治愈了不少的疑难杂症病人,他的医术和人品得到了乡亲们的赞誉。
有一年,泰山周围的村庄爆发了可怕的瘟疫,郎中们对瘟疫束手无策,无良药医治,不少人死于瘟疫,村民们生活在极度恐慌之中。
面对瘟疫,春生也是心急如焚,他到泰山上采集各种草药,尝试着寻找抗瘟疫的良方妙药。
他在山上采药,像一只敏捷的猿猴,攀登在悬崖峭壁上。他听人说,越是山体陡峭的地方,越能找到贵重的药材。
有一次,春生爬上舍身崖,采集了一些草药,下山的路上,他又渴又饿,又累又乏,便坐靠在一面殿墙上歇息,疲劳和困倦向他袭来,一会儿就进入了香甜的梦乡,朦朦胧胧中,他走进了一座大殿,大殿里空无一人,只有一张书桌,桌子上放着一本书,竟然是一本医学书籍,发现书上写有治疗瘟疫的篇章,他一字一句读了起来,很快融入到书的世界里。
春生正在聚精会神看医书,从内室走出来一位老者,只见他,鹤发童颜,仙风道骨,面如重枣,声如洪钟,老人和蔼的询问春生的来由,春生就把心中的困惑讲给老者听,并向老者请教治疗瘟疫的方法,老人对春生说:“勤学苦练,峰回路转,以医行善,广济大众。”说完,老者转身向内室走去。
突然,一阵凉风袭来,春生打了一个寒颤,睁开眼一看,哪有什么大殿,自己坐在墙根边上,原来是一个梦。
春生站起身来,他环顾了四周,这里正是“药王殿”的外墙,他自言自语说:“难道是药王仙人在指点我吗?”他无比感激,对着“药王殿”深深鞠了三个躬,暗暗记下梦里的十六个字,起身往回走。
转过了几道弯,又翻过一道岭,春生的眼前一亮,一块巨大的山石上果然写着“峰回路转”四个大字,山石旁边坐着一位老婆婆,她面部慈祥,笑容可掬,面前摆着几样中草药,像是一个摆摊卖药的老婆婆。
春生走到老婆婆身边,轻声问道:“老人家,您这药治什么病?”老婆婆说:“深山草药,百病皆宜,峰回路转,专治瘟疫。”
一听说能治瘟疫,春生如获至宝,赶紧问道:“老人家,您这草药是何价钱?”老婆婆回答:“有钱就给,没钱拉倒,若要给钱,铜钱两枚。”
春生一听,能治疗瘟疫的草药才两枚铜钱,这不等于白给吗?
春生从衣兜里掏出两枚铜钱给了老婆婆,收拾起草药,千恩万谢,快步下山。
春生救人心切,一路小跑,赶回药铺,一样一样记下了草药的名称,各取少量药物,用药锅煎熬成药汤,送给危重病人服下,一连三次,病人腹泻几次,竟然痊愈了。
春生喜出望外,用这个药方抓药,病人们一个个好了起来,泰山周围村庄的人听说春生能治瘟疫,都找他看病,一时间,春生的药铺人声鼎沸,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络绎不绝。
为了让身患瘟疫的病人早日痊愈,春生把药方推荐给附近的郎中,郎中们齐心协力,泰山周围的村庄,控制住了瘟疫。
众位要问,药王殿的老者是谁?巨石旁卖草药的老婆婆又是谁?药王殿的老者是药王孙思邈,卖草药的老婆婆,她就是碧霞元君、老百姓口中的泰山老奶奶。
为搭救众生,药王孙思邈托梦给春生指点迷津,老奶奶给草药,那几种草药合在一起,就能抗瘟疫,为什么老奶奶只要两枚铜钱不白送,贵贱是买卖,她怕春生不白要,错过了治疗机会。
作者简介:姜广富,系泰安市作协会员,喜爱文学写作,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是活跃在文学创作圈内的老兵。
来源:作家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