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重度抑郁女孩亲身经历:仅需四个字,让我走出抑郁深渊!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5 09:09 2

摘要:近期刷到一个“要不要放弃抑郁孩子”的帖子,想到了自己抑郁的时候。

近期刷到一个“要不要放弃抑郁孩子”的帖子,想到了自己抑郁的时候。

当我确诊重度抑郁后:

每天呆呆地望着天花板,感觉身体里一点力气都没有。

醒来后就开始刷手机,直到困了再睡去,时间的概念在我心中已经完全模糊。

最严重的时候,我连着几个星期几乎不吃东西,不出房间,陷入木僵状态,不和任何人交流。

父母带我跑遍了各大医院,甚至还尝试各种偏方,钱花了不少,但没什么效果。

看着他们绝望崩溃的模样,我好想说“放弃吧,爸爸妈妈”。

但他们总是互相鼓励,拼命地拯救我,又让我舍不得。

直到有一次,我认识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她告诉我摆脱抑郁其实很简单,只需要4个字——立即去做。

没想到,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4个字,让我走出了抑郁的深渊,回归到正常!

1为什么要“立即去做”

抑郁后,我时常感觉“我的人生完蛋了”。

我的大脑像台坏掉的收音机,反复播放“你没用”“没人爱你”“未来只会更糟”。

我知道这些念头不合理,但就是无法关机。

因此,我总认为想要"恢复正常",需要"彻底改变人生"才行。

但心理老师告诉我:改变情绪最快的路径,从来不是先调整心态,而是直接改变行为。

抑郁往往伴随着反反复复的负面思维,从而不断形成恶性的循环。

而行动则可以通过打破这种循环,转移注意力到外部世界,减少抑郁的人对于内心情绪的过度关注。

心理学中的行为激活疗法认为,情绪与行为是互相影响的,通过主动增加积极的行为,如社交、运动等,可以间接激活大脑的奖励系统,提升积极情绪。

因而,当我因为抑郁,不断的思考“万一失败怎么办”时,心理老师却告诉我:“起来走一走。”

我按照心理老师的指令走一走后,我忽然意识到,我的负面情绪被打断了。

我不再陷入焦虑的漩涡里,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行走上。

原因就在于,新的行为会带来新的体验,打破原有的情绪模式,把人拉回当下。

2抑郁症如何破局?

实验数据表明,当身体保持静止超过20分钟,前额叶皮层的活跃度会显著降低,而情绪中枢的杏仁核却变得异常敏感。

这就是为什么深夜躺床刷手机时,那些白天被理性压制的焦虑和忧郁会突然放大三倍。

因而,长时间的静止不动反而会助长负面情绪。

事实上,刚开始行动的时候,我根本无法坚持下来。

好多次,我已经穿好了衣服,做好了出门走走的准备,但我的手却迟迟无法拉开紧闭的房门。

心理咨询师告诉我,不必逼迫自己去做大幅度或强度的运动,可以试试几乎零门槛的动作:

换地方发呆(换个环境就能换个心情)

如:从沙发挪到阳台、从卧室走到客厅、在小区长椅坐5分钟等;

制造物理痕迹(用身体运动带动情绪)

如:用笔在纸上乱画圈圈,把便利贴撕成小碎片,用手指在起雾的玻璃上写等;

给身体找点事(小动作能分散焦虑)

如:把橡皮筋绕圈,用吸管吹水杯里的水等;

启动最小任务(增加微小成就感)

如:站起来伸个懒腰、喝口水再咽下去、把手机拿起又放下等。

计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经常在我刚开始行动时,心里就会有个声音不停地告诉我

“别白费力气了,做了又有什么用呢?放弃吧!”

为了让我坚持下去,心理老师给我制定了一份每日计划清单,如:

喝水、收拾垃圾1分钟、在阳台站2分钟

清单将每个动作以及任务划分的很小,所花费的时间也很少,一旦完成就给自己打对钩。

但刚开始完成每一项行动计划真的很难,根本坚持不下来,好在我的妈妈一直在支持我。

每当我情绪崩溃、不断地怀疑自己时,她总是会提醒我“起来走走吧”。

慢慢的,我坚持了下来,并且主动制定计划,将自己的日程安排的满满当当。

如早起洗漱、浇花、晒太阳、散步等等。

神奇的是,每天按照计划行动,让我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陷入到抑郁的情绪中。

整个人都变得很充实,不再空虚!

除此之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欺骗自己的“抑郁脑”!

2分钟法则

当我抗拒做某件事时,如吃饭,我会告诉自己只吃2分钟就可以了。

往往这样做后,我吃饭的时长会大大超出2分钟。

破罐破摔法

“既然不想洗澡,那就只洗一下脸。”

当我尝试这样做后,往往到浴室,就会顺便刷个牙洗个脸,甚至最后洗了澡。

小标签提醒

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贴上标签。

如花盆旁边,贴标签写浇水,往往我浇完水后,还会站在旁边观察一下绿植的状态。

3动起来只是开始

真正经历过抑郁的人都知道——光靠自己坚持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外力的支持和协助!

就像骨折要拄拐杖,抑郁也要靠人扶。

爸妈也意识到:帮我摆脱抑郁,不是喊“你要努力”这样的口号,而是帮我“动起来”!

妈妈会推开我的房门,询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散步,如果我有些犹豫,妈妈就会告诉我:

“不会太久,10分钟我们就回来”。

往往我们会在外面散步20分钟以上,甚至有时还会更多。

我情绪崩溃一次又一次怀疑自己的时候,爸爸会直接问我:

“现在想想,能做的、最简单的事情有什么?”

我会深呼吸10次平复情绪、喝口水、站起来走走等,暂时摆脱内耗。

每当我完成一项行动后,妈妈总是第一时间发现,并夸赞我“做的真棒”,爸爸也会及时给予我反馈,如让我吃颗糖、看会儿手机等。

正是在这一点点的改变中,我慢慢地坚持下来,并且情况越来越好。

我情绪逐渐地稳定下来,甚至很长时间内不再崩溃。

我开始主动地邀请爸爸妈妈一起下楼散步、遛弯、逛超市,也会在饭点和父母一起享受美食。

甚至有的时候,我还会主动邀请朋友到家里,和我一起聊聊天。


很难想象,在此之前,我曾在抑郁的深渊里无法自拔。

直到有一天,我问妈妈:“现在回去上学,还来得及吗?”

妈妈有些激动的握着我的手,说:“当然可以,妈妈陪着你一起复习!”

看着爸爸妈妈欣慰的笑容,我无比庆幸当时按照心理老师的指令——立即去做,才让我告别抑郁,让我们家重新回到以前的温馨!

写到最后的话:

我们总是在等“完美时机”——明天早上再开始,等心情好了就继续,下次我一定。

一旦我们给身体等待的时机,很大概率我们就不会行动。

现在的我已经成功地摆脱了抑郁,回到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回首抑郁这段黑暗的时光,我很庆幸自己走了出来。

如果你现在正在抑郁当中,不妨告诉自己:先动起来。

立即行动,是我亲身实践过的方法,并不复杂,也并不需要过多的成本,只需要你给自己一个机会!

我们不必反复在头脑里说服自己,而是让行动带着情绪走。

请你相信:

抑郁并非不可逾越的高山,行动起来,我们终能战胜抑郁,抵达终点!

来源:纽扣家庭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