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海衡山路的梧桐光影里,百年历史建筑“白公馆”最近又有新故事。继去年沉浸式演唱会刷屏后,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再度带着40位名家新秀“搞事情”:5月1日、4日连续两晚,两场以“劳动最光荣”和“青春之名”为主题的线上沉浸式沪剧专场将在抖音直播间开播。没有华丽舞台
在上海衡山路的梧桐光影里,百年历史建筑“白公馆”最近又有新故事。继去年沉浸式演唱会刷屏后,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再度带着40位名家新秀“搞事情”:5月1日、4日连续两晚,两场以“劳动最光荣”和“青春之名”为主题的线上沉浸式沪剧专场将在抖音直播间开播。没有华丽舞台,不用舟车劳顿,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跟着演员漫步花园小径、旋转楼梯,在海派风情里“沉浸式”品沪剧经典——这场被网友称为“沪剧破圈实验”的创新演出,究竟藏着哪些看点?
一、破圈密码:从“剧场艺术”到“手机剧场”的跨界实验
走进“白公馆”的拍摄现场,你很难相信这是一场专业演出:演员们素面朝天,穿着日常戏服在洋房里穿梭;工作人员仅三人,一人打板、一人掌机,连灯光都是“借”的自然光。
**“不是没钱,是故意‘做减法’。”**茅善玉揭秘创作初衷,“疫情后大家更习惯用手机看内容,我们得琢磨怎么让沪剧‘长’在手机屏幕里。”
这种“化繁为简”的背后,是团队对新媒体传播的深度研究:
- 场景即舞台:洋楼内的复古壁炉、旋转楼梯,花园里的百年梧桐、喷泉雕塑,全成了“天然片场”。演员站在窗前唱《雷雨》,在小径上演《庵堂相会》,镜头跟着脚步移动,观众仿佛化身“剧中人”。
- 镜头会讲故事:没有固定舞台视角,取而代之的是特写、跟拍、移轴等电影级手法。比如《璇子·金丝鸟》选在阳光满屋的阁楼拍摄,镜头从演员指尖的鸟笼缓缓上摇,金丝鸟的清脆啼鸣混着沪剧小调,氛围感直接拉满。
- 互动新玩法:两场演出特别设计“弹幕点唱”环节,观众可实时留言点播经典选段,茅善玉将率团队“即兴返场”——这种“台上台下零延迟”的互动,在传统戏曲演出中堪称首次。
二、豪华阵容:40位名家新秀同台,老戏骨带新势力搞事情
此次演出堪称上海沪剧院的“全家福”:既有茅善玉、李建华、钱思剑等“镇院之宝”,也有洪豆豆、徐祥等90后青年演员,老中青三代同框,碰撞出别样火花。
五一专场:致敬劳动者的“平凡英雄颂”
5月1日晚的演出聚焦“劳动”主题,既有《芦荡火种·伤员颂》《星星之火·启发杨桂英》等经典选段,也有新创曲目《今日梦圆·雨中情》。值得关注的是,2013级青年演员团将集体亮相,用《庵堂相会·问叔叔》等选段展现沪剧传承的“后浪力量”。
亮点选段:
- 《红灯记·听奶奶叙红灯》:徐文蕾等青年演员反串“李奶奶”,沧桑唱腔与青春面孔形成强烈反差,网友戏称“00后演奶奶,竟毫无违和感”。
- 《昨夜情·为你打开一扇窗》:朱俭的“沪剧王子”招牌曲目,此次特别在洋房阳台取景,月光下的独唱堪称“沪剧版浪漫满屋”。
五四专场:00后沪剧青年的“破次元”舞台
5月4日的演出堪称“沪剧青年团”的主场:洪豆豆、钱莹等2006届学员挑大梁,带来《魂断蓝桥·蹁跹共舞》《逃犯·一念之差无穷悔》等“年轻化”选段。最吸睛的是茅善玉亲自压轴的《守望理想》——这位60后艺术家与90后演员同台,用一曲新创曲目诠释“代代相传的沪剧魂”。
破圈操作:
- 《黄慧如与陆根荣·相思鸟》:洪豆豆搭档韩朝群,用现代舞的轻盈舞步重构传统唱段,网友预判“这可能是沪剧史上最‘潮’的一段对唱”。
- 《唱支山歌给党听》:施佳杰等青年演员集体献唱,融入阿卡贝拉和声元素,传统红歌秒变“沪剧版流行单曲”。
三、幕后故事:茅善玉的“沉浸式”执念,从电影到手机的十年磨一剑
作为此次演出的总策划,茅善玉的“沉浸式”探索早已埋下伏笔。早在拍摄《雷雨》电影时,她就迷上了实景拍摄的魅力:“传统戏曲在剧场里是‘镜框式’观赏,电影却能让观众‘走进’场景。现在手机直播更厉害,观众既是看客,也是‘参与者’。”
为了让沪剧在手机端“好看”,她带着团队做了三件事:
1. 研究短视频爆款逻辑:拆解上百条百万播放的戏曲短视频,发现“场景美”“节奏快”“有反差”是流量密码。于是有了《璇子·金丝鸟》的“一镜到底”,《大雷雨·花园会》的“雨中对唱”等名场面。
2. 给青年演员“松绑”:鼓励洪豆豆等新生代加入现代表演元素,“比如《魂断蓝桥》里的华尔兹,乍看跟沪剧不搭,但试过之后发现,传统曲调配上优雅舞步,竟有种‘复古摩登’的化学反应。”
3. 把“家常感”做到极致:拒绝华丽戏服,要求演员“穿得像过日子”——王丽君演《龙凤花烛·逢春》时,特意选了件素色旗袍,“站在花园里就像邻居家的阿姨,唠的却是柴米油盐里的真情。”
四、观众剧透:这届网友的“沪剧初体验”,比追剧还上头
提前看过样片的网友已经开始“自来水”:
- @老上海的小辰光:“从小听奶奶哼沪剧,这次跟着镜头逛白公馆,突然懂了为什么爷爷当年追奶奶时,总爱往戏园子跑。”
- @00后戏曲萌新:“本来是陪爸妈看,结果被《魂断蓝桥》圈粉!原来沪剧还能这么‘燃’,洪豆豆的眼神杀绝了!”
- @文旅探店博主:“建议把这场演出当‘云游上海’指南!白公馆的每个角落都拍出了电影感,看完想立刻去衡山路打卡同款洋房。”
五、观看指南:两场演出怎么选?保姆级攻略来了!
【五一专场】劳动最光荣,致敬奋斗者
- 时间:5月1日20:00
- 必看亮点:
✅ 经典复刻:钱思剑、吉燕萍版《大雷雨·人盼成双月盼圆》,重现“沪剧界金童玉女”的巅峰合作;
✅ 青年力量:2013级学员用《问叔叔》展现“沪剧新声”,平均年龄不到25岁;
✅ 互动彩蛋:弹幕刷“劳动最光荣”,有机会触发茅善玉即兴清唱《金丝鸟》片段。
【五四专场】以青春之名,艺起前行
- 时间:5月4日20:00
- 必看亮点:
✅ 破圈合作:茅善玉与洪豆豆同台演绎《回望》,跨代际对唱诠释“理想传承”;
✅ 视觉奇观:《魂断蓝桥·蹁跹共舞》在花园喷泉旁拍摄,灯光师用镜面反射打造“水中舞池”效果;
✅ 福利预警:直播期间将抽取10位观众,赠送茅善玉签名版《雷雨》电影DVD。
结语:当百年沪剧学会“玩手机”,传统戏曲的破圈之路才刚刚开始
从洋楼剧场到手机屏幕,从“角儿的艺术”到“全民参与”,上海沪剧院的这场实验,本质是一次传统戏曲的“年轻化告白”。正如茅善玉所说:“沪剧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它应该长在生活里,活在人群中。”
5月1日、4日晚八点,打开抖音搜索“上海沪剧院”,让我们一起见证:当吴侬软语遇上短视频时代,这朵“上海之花”如何绽放新的光彩。
来源:奇妙圆月x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