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婚不再需要户口本的新规,确实让年轻人办理登记变得更加便捷。然而,这样的变化也引发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南汇的老张头最近发现儿子有些异常,衣柜里突然多了几件女式睡衣。他追问儿子婚事,对方却总是支支吾吾。直到拆迁办上门核实户籍信息,老张才知道儿子三个月前已经悄悄
结婚不再需要户口本的新规,确实让年轻人办理登记变得更加便捷。然而,这样的变化也引发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南汇的老张头最近发现儿子有些异常,衣柜里突然多了几件女式睡衣。他追问儿子婚事,对方却总是支支吾吾。直到拆迁办上门核实户籍信息,老张才知道儿子三个月前已经悄悄领了结婚证。
一纸婚书能换来三套房子的补偿,在上海某个拆迁村中,26岁的小王和一位素未谋面的江西小伙子在民政局闪婚。这对“夫妻”从见面到领证只用了两个小时,男方收了五万元后便消失不见。靠着这张结婚证,小王家的拆迁补偿面积从180平方米变成了240平方米。这种做法在当地早已不是秘密,甚至有中介专门牵线搭桥,为本地未婚青年安排“婚托”,明码标价:本地户口未婚青年的“出场费”八万起,离异带孩子的还能再加三万。
更让人瞠目的是,七十岁的李阿婆去年刚与相伴五十年的老伴离婚,今年春天又带着新找的“八零后男友”来签署拆迁协议。父母往往成了最后一个知道孩子结婚的人。“现在孩子们结婚就像点外卖一样,扫码就能下单。”虹口区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老陈感慨道。他曾见过最夸张的例子是一对00后情侣,偷拿家里户口本失败后,直接拿着身份证去办理了结婚登记。双方父母直到孩子要办满月酒时才得知真相。
这种情况正在引发新的家庭矛盾。浦东新区一家律师事务所统计显示,2025年1月至4月期间接到的婚姻咨询中,有32%涉及隐瞒登记,比去年同期翻了四倍。二十五岁的莉莉哭诉:“我连微信上都被别人当小三了!他还存着结婚证的照片。”
与此同时,“政策性离婚”的现象也在加剧。闵行区某动迁基地近三个月的离婚登记数量是结婚登记量的三倍。五十八岁的老周夫妇上午刚拿到离婚证,下午就手挽手来签补偿协议。工作人员对此也很无奈:“只要证件齐全,法律上我们没有理由阻止。”
黑色产业链也随之滋生。一些中介提供“结婚-离婚-复婚”一条龙服务,收费高达补偿款的20%。他们甚至开发出所谓的“假结婚风险评估系统”,利用大数据帮助客户挑选最安全的“婚配对象”。
新规带来的亲情困局也让不少人感到困扰。“以前至少可以通过户口本来了解孩子的婚姻状况,现在只能靠孩子自觉。”杨浦区的孙阿姨看着儿子空荡荡的户口页叹气。她听说有人利用这种方式将老人登记成“户主”,导致其名下突然多出几百万债务。
法律界人士提醒,尽管新规更加便利,但婚姻登记查询系统尚未实现全国联网。这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在A市登记结婚,然后在B市再次登记。已有骗子利用这一漏洞实施“重婚诈骗”,涉案金额超过千万。
看着拆迁办送来的新房钥匙,老张头却高兴不起来。他摸着那本泛黄的户口本喃喃自语:“以前总觉得这本子束缚了孩子,现在倒希望它还能有点用。”
来源:晓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