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血压究竟多少算正常?老人误解正送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4 20:55 2

摘要: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许多老人习惯性地伸出手去摸血压计。他们有的测量完后松了口气,有的却皱起眉头自言自语:“早上起来血压高点也正常吧?”还有人拿出手机查资料,说“老年人的血压标准可以放宽到150”。但实际上,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藏着不少误区。

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许多老人习惯性地伸出手去摸血压计。他们有的测量完后松了口气,有的却皱起眉头自言自语:“早上起来血压高点也正常吧?”还有人拿出手机查资料,说“老年人的血压标准可以放宽到150”。但实际上,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藏着不少误区。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理想血压是收缩压低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80毫米汞柱。而空腹状态下的早晨血压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心脏最真实的反映时刻。此时,降压药的作用可能刚好减弱,血压容易“露馅”。如果早晨血压超过135/85,就需要引起注意了。研究表明,清晨血压升高幅度超过20毫米汞柱的人,发生脑出血、心梗等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近三倍。 一些人喜欢吃完早餐、遛弯后再量血压,觉得这样“更稳”。但医生提醒,真正有价值的测量时机是在起床后的半小时内、空腹状态下、未服药前。这个时间点的数据更能揭示问题所在。比如,一个70岁的老人,早晨测得血压为145/92,他却觉得自己没问题,还引用“网上说的标准”,殊不知他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多年,这样的血压对他来说非常危险。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血压放宽到150/90”的说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这一标准仅针对部分高龄体弱、难以耐受降压药副作用的老人,绝不是让大家放松警惕的理由。特别是那些同时患有糖尿病或脑供血不足的患者,若以“150/90”作为参考值,无疑是在拿健康冒险。 正确的测量方法也很关键:醒来后先平躺五分钟,再缓慢坐起,静坐五分钟,保持安静、不说话,脚踏实地,手臂与心脏平齐。整个过程虽然耗时十分钟左右,但能获得最准确的数据。另外,对于早晨血压偏高的人来说,医院检查可能无法发现问题。这时,建议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看看清晨是否有明显的血压高峰。 最后,不同人群的血压控制目标也有所不同。普通中青年如果没有其他慢性疾病,空腹血压应尽量控制在130/80以下;而对于糖尿病、慢性肾病或冠心病患者,则需要更加严格,尽量维持在125/75以下。至于部分70岁以上且基础血压较高、服用降压药后易头晕跌倒的老人,目标可适当放宽到140/90,但这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不能自行决定。 清晨的血压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身体的真实状况。只有科学认识它,才能更好地守护我们的健康。

来源:朔州日报健康前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