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斯诺克圈又炸锅了! 2023年世锦赛冠军卢卡·布雷切尔,最近因为一场临时取消的表演赛被骂上风口浪尖。 原本答应去英格兰一家小俱乐部打球的他,开赛前两天突然发短信说“身体不适”,甩手不干了。
斯诺克圈又炸锅了! 2023年世锦赛冠军卢卡·布雷切尔,最近因为一场临时取消的表演赛被骂上风口浪尖。 原本答应去英格兰一家小俱乐部打球的他,开赛前两天突然发短信说“身体不适”,甩手不干了。
主办方老板气得直接公开聊天记录:“票卖光了,钱砸进去了,你说不来就不来? ”更扎心的是,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跑路”,去年芬兰的比赛,他也是前一天撂挑子,害得主办方连夜找替补。
这位曾经的天才球手,难道真被冠军头衔冲昏了头脑?
5月17日的英格兰林肯郡,本该有一场热闹的斯诺克表演赛。
当地俱乐部老板菲尔·克罗斯提前三个月就开始筹备,特意请来2023年世锦赛冠军布雷切尔坐镇。
门票开售半小时就被抢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买了188英镑的VIP票,就为亲眼看看这位以“快准狠”闻名的巨星。
然而比赛前两天,克罗斯收到了布雷切尔的短信:“身体不舒服,来不了。 ”
追问具体原因时,对方只回了一句冷冰冰的“演出取消”。
老板当场傻眼,为了这场活动,他重新铺了球桌台呢,定制了带布雷切尔头像的纪念币,还临时雇了10个保安。
更让克罗斯寒心的是对比。
今年3月,2024年世锦赛冠军凯伦·威尔逊来过同一家俱乐部,打完表演赛还手把手教小孩架杆。
“别人都能克服困难,为什么就你特殊? ”克罗斯在社交平台晒出聊天记录,评论区瞬间涌入五千条骂战。
支持布雷切尔的粉丝搬出他今年世锦赛的表现:4月份刚在克鲁斯堡剧院13-4暴击丁俊晖,八强赛输给特鲁姆普时确实脸色发白。
但反对派立刻甩出“黑历史”:去年5月的赫尔辛基国际杯,他赛前24小时突然退赛,害得芬兰主办方跪求阿里·卡特救场。
结果“机长”卡特居然替补夺冠,留下一句神吐槽:“感谢卢卡送来的冠军奖金。 ”
2023年爆冷击败塞尔比夺冠时,他狂揽50万英镑奖金,世界排名飙到第二。
但按斯诺克“两年滚动积分”规则,今年扣掉这笔巨款后,他的排名直接摔到第39位,比某些新人还低。
更尴尬的是,最近两年他三次打进邀请赛决赛,但次次都当“亚军专业户”。
球迷发现他越来越“不务正业”。
上个月被拍到在比利时参加铁人三项训练营,肌肉练得比打球的胳膊还粗。
采访中他满不在乎:“我就是享受比赛,输赢无所谓。 ”
这话激怒了职业教练史蒂夫·菲恩:“如果只想玩,请把机会让给真正需要排名的新人! ”
这次事件的后续更戏剧。
18岁小将斯坦·穆迪临时顶替布雷切尔出场,虽然打出单杆破百,但观众席空了三分之一。
有个花600英镑买全家票的父亲直言:“我儿子哭了一晚上,他手机屏保还是布雷切尔世锦赛夺冠的照片。 ”
俱乐部老板算了一笔账:场地费、宣传费、退票补偿,至少亏损2.3万英镑。
斯诺克圈内开始讨论行业潜规则。
现役球员霍尔特透露:“表演赛通常只签口头协议,大牌球员放鸽子最多道个歉。 ”
但资深裁判杨·沃哈斯指出矛盾点:“世锦赛夺冠后,这些球员的商业活动暴涨三倍,可他们根本没学过怎么管理档期。 ”
对比网坛和足球严格的违约金制度,斯诺克的松散管理正在反噬中小主办方。
健康问题成为罗生门。
布雷切尔至今没公布医疗证明,倒是被网友扒出退赛第二天在酒吧看欧冠。
运动医学专家大卫·科恩分析:“如果他真有突发疾病,按惯例应该补交诊断书。 ”
但克罗斯透露关键细节:“我提出改期举办,他直接拒绝,这不像真正生病的人会做的决定。 ”
老牌球员的集体发声值得玩味。
“台球皇帝”亨德利在直播中打圆场:“我年轻时也干过蠢事,但现在的球员要明白,你们的任性会让整个运动蒙羞。 ”
七届世锦赛冠军奥沙利文则一如既往地犀利:“要是嫌表演赛钱少,当初就别答应。 ”
最狠的还是80岁名宿克里夫·桑本:“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发着高烧都不敢放鸽子,因为知道小俱乐部攒个活动多不容易。 ”
这场风波暴露出斯诺克产业的畸形链。
虽然顶级赛事奖金高达百万英镑,但基层俱乐部表演赛的出场费通常只有5000-8000英镑。
大牌球员接活动纯粹看心情,而小主办方根本没有法律手段约束他们。
正如《斯诺克商业周刊》的评论:“当冠军们把基层支持者当备胎,这项运动离塌房就不远了。 ”
替代布雷切尔的斯坦·穆迪倒是因祸得福。
这个WSF青少年锦标赛出身的小将,表演赛当天收到23份青少年培训邀约。
他在赛后采访中说了段耐人寻味的话:“可能我还不够资格生病吧,毕竟每次机会都得拼命抓住。 ”
这句话被球迷配上布雷切尔的退赛短信截图,成了当日最热梗图。
来源:阿达西爱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