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可复美回应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4 23:23 2

摘要:今日(5月24日),“大嘴博士颜究所”公众号发布的一篇题为《巨子生物疑似造假?!重组胶原竟然测不到胶原!》的文章,在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火热的当下,犹如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

文|葱白

今日(5月24日),“大嘴博士颜究所”公众号发布的一篇题为《巨子生物疑似造假?!重组胶原竟然测不到胶原!》的文章,在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火热的当下,犹如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
文章中,美妆博主“大嘴博士”公开质疑可复美品牌旗下产品“可复美胶原棒”(即“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肌御修护次抛精华”)不含胶原蛋白核心氨基酸成分“甘氨酸”,并向巨子生物联合创始人范代娣连发“三问”,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对于此次“大嘴博士”所提出的质疑,青眼第一时间联系巨子生物方面进行求证,对方表示,“信息不实,之后将进行回应。”就在今日晚间22时许,可复美官方发文回应称,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已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的检测方法对相关产品进行检测,多批次检测结果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与网传的“0.0177%添加量”严重不符。

“胶原棒”不含胶原?

“大嘴博士”三问范代娣

在《巨子生物疑似造假?!重组胶原竟然测不到胶原!》一文中,“大嘴博士”称,为了准确定量检测重组胶原蛋白,其团队反复比较了各种检测方法,并最终选择了国际标准的高精度HPLC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定量法。同时,为了防止配方中其它成分可能带来的干扰,还在检测时专门加了18个氨基酸内标,来精确校准和定位氨基酸。


▍截自“大嘴博士颜究所”公众号

“大嘴博士”称,可复美“胶原棒”配方表中明确标注的“重组胶原蛋白”(即“可溶性胶原”)为“非微量添加”,即含量应高于0.1%。然而,通过国际通用的高精度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该产品中与重组胶原蛋白相关的氨基酸总含量仅为0.0177%,不足宣称标准的1/5。

此外,其检测结果还显示,配方表中列出的“精氨酸”与“聚谷氨酸钠”检测结果分别为0.1579%和0.1004%,与标注一致。与此同时,“大嘴博士”还称,在这款产品中也未检测出胶原蛋白的必需氨基酸 ——“甘氨酸”。

基于上述检测结果,“大嘴博士”向巨子生物联合创始人范代娣发出了三大疑问:

一是,为什么这款可复美销量最大的产品,在重组胶原蛋白真实添加量仅为0.0177%的情况下,却把重组胶原蛋白标注在“非微量成分”里?这符合法规吗?当时这款产品在药监局是如何备案通过的?

二是,如果号称“重组胶原蛋白”的产品,连其最核心、最基础、最关键的构成要素——“甘氨酸”都缺失,那这样重组出来的,到底是什么蛋白?它还能被称为“重组胶原蛋白”吗?

三是,巨子生物将一个仅仅由两个氨基酸组成的二肽分子,冠以“Mini小分子胶原蛋白”之名,这是否构成了对科学概念的肆意滥用和夸大宣传?看到如此引起混乱的科学概念,范代娣作为胶原蛋白领域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及时更正?以及范代娣在介绍巨子的“Mini小分子胶原”成果的时候,全世界的科研同行们又是如何评价这个概念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文章的最后,“大嘴博士”还附上了此次检测的具体测试方式和测试结果。其中,测试方法为:1、将样品充分水解16小时,保证样品中所含蛋白质或聚合肽水解成为氨基酸单体。2、加18个氨基酸标准样品作为HPLC内标,满足定量测试要求。3、使用标准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分别检测水解前游离态氨基酸含量以及水解后氨基酸含量。4、通过计算(蛋白质/聚合肽含量 = 水解后总氨基酸含量 -水解前游离态氨基酸含量),可以得到来自蛋白质或聚合肽的氨基酸总含量,即蛋白质/肽的总量。

▍图源“大嘴博士颜究所”微信公众号

公开信息显示,“大嘴博士”原名郝宇,在抖音、小红书、微博平台共计拥有超280万粉丝,是美妆领域知名的专业KOL。据“大嘴博士”抖音账号简介,其为香港大学化学博士,曾任欧莱雅中国科学传播负责人,拥有17年化妆品研发及科普知识。

据悉,“大嘴博士”曾多次揭露行业乱象,如曝光康婴宝婴儿霜含违禁激素地塞米松(虽败诉但获舆论支持)等(详见青眼文章《又一美妆博主道歉!这次不同寻常》)。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对于巨子生物提出的质疑内容,除在微信公众号公开发文外,“大嘴博士”在旗下微信视频号、抖音号以及小红书上也进行了发布。截至发稿,“大嘴博士”视频号相关内容已被下架。

品牌方回应:指控不实

作为国货美妆十强企业,同时又是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领军企业,巨子生物受到如此质疑,也引发了全行业的广泛关注。对于此次“大嘴博士”所提出的质疑,青眼第一时间联系巨子生物方面进行求证,对方表示,“信息不实,之后将进行回应。”

今日晚间,青眼关注到可复美对上述事件发表了严正声明。声明中称,“首先,针对所谓“巨子生物涉嫌严重造假”“重组胶原测不到”等不实指控,我们予以严正驳斥并坚决否认。”

▍截自可复美微信公众号

可复美表示,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品牌方已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1947-2025 《重组胶原蛋白敷料》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的检测方法对相关产品进行检测,多批次检测结果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与网传的“0.0177%添加量”严重不符。

▍截自可复美微信公众号

此外,可复美还表示,“诚然,我们也深知,单一的内部检测结果或许无法完全打消消费者的疑虑,因此我们已经委托多家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该相关产品采用多种检测方法进一步进行检测,而检测需要时间,我们拿到最新检测报告后会第一时间公布。”

与此同时,可复美也称,由于化妆品中的重组胶原蛋白含量还没有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因此,此次检测其参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1947-2025 《重组胶原蛋白敷料》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的多种检测方法进行的检测。“而不实指控中使用的检测方法并未列入上述行业标准,因该检测方法以及相对应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未经严格的方法学验证,检测结果不准确。截止目前,对方尚未向我们索要该重组胶原蛋白原料,我们也尚未对外提供或出售该原料,对方是无法进行其所采用检测方法的方法学验证的。因此,其检测结果不可信。”

“大嘴博士”检测方法或存疑

行业人士普遍持“观望”态度

众所周知,“胶原棒”是可复美旗下当之无愧的大爆品,该产品不仅是去年天猫双十一预售首日中首个破亿的单品,同时,在今年618李佳琦直播间中,可复美“胶原棒”的销量也进入了次抛产品销售前三之列。凭借着“胶原棒”的大卖,可复美在去年双十一中,成功跻身天猫美妆TOP13。

如此大热的“爆品”,却被质疑成分“造假”,由此也引发了一场行业地震。不少业内人士均向青眼表示,如果此次可复美“胶原棒”真的出现了成分造假、添加量不足的问题,影响的或将不只是巨子生物这一家企业了,势必还会引发消费者对于重组胶原蛋赛道,甚至是对中国美妆行业的集体失信。

那么,此次“大嘴博士”所使用的检测方法是否科学和权威,青眼就此采访了多位检测机构人士的说法,但观点却各有不同。

广州某检测机构的负责人即表示,“大嘴博士”所使用的方法没有问题。“一般而言,检测氨基酸并不难,用高精度HPLC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定量法检测氨基酸还是比较准确的,此外,其还加了18种氨基酸去做比较进行阳性对照,因此,基本上检查结果是比较准确的。”

不过,上述负责人也明确表示,由于可复美“胶原棒”是次抛剂型,而次抛是由低密度聚乙烯经170度高温溶解成型的,因此,高温可能也会对产品成分产生影响,导致成分失活。“胶原、肽等成分,则又很容易失活。因此,到底是成分失活还是成分造假,还不能妄下定论。”

而行业内一位资深研发工程师则认为,“若是成分失活,那么,应该是以游离甘氨酸的状态出现,不应该完全检测不到。”

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日化事业部副总经理陶竞越则表示,从测试方法来说,目前国内并没有公认的测试方法。上述文章中所说的国际标准的高精度HPLC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定量法也并没有陈述标准号,所以,光看文字名称还不能推测其检测方法是否科学。“此外,以水解产物氨基酸总量是否就能一定推出重组蛋白含量还存疑,目前已知的氨基酸总类有二十多种,本次方法中加标了十八种,那是否可能有未加标的几种氨基酸存在,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此外,在上海美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监张利看来,天然胶原蛋白以三螺旋结构为核心,其甘氨酸占比达33%(Gly-X-Y重复单元),传统HPLC氨基酸分析法对此具有明确适用性。“但重组胶原蛋白作为基因工程产物,可能采用功能性短肽设计(如mini胶原)或修饰型结构(如PEG化改造),其氨基酸组成、序列排布与天然胶原存在本质差异。”

张利进一步表示,“因此,用HPLC检测法未检出甘氨酸,可能是因为重组胶原采用非天然修饰策略(如脯氨酸羟化位点调整),导致特征性氨基酸被掩蔽或裂解。此外,水解会破坏胶原的结构,导致无法区分完整胶原、降解片段或非功能性肽链。例如,酸法水解可能掩盖修饰位点(如脯氨酸羟化),影响重组胶原的准确检测。”

此外,张利还称,巨子生物宣称的“217道尔顿小分子胶原”实为功能性核心结构域,而非完整蛋白链。这种设计旨在通过靶向递送提高透皮吸收率,其检测需采用特异性肽段质谱法,而非单纯依赖甘氨酸含量判断。

此外,行业人士普遍认为,这和此前巨子生物被质疑添加EGF一事较为类似,就是都缺少权威的测定方法。因此,后续还需要看监管部门的调查结果。

众所周知,重组胶原蛋白是当下的热门赛道。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胶原蛋白市场研究报告》,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2021年规模已达108亿元,预计2030年将激增至219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4.93%。

因此,也有不少行业人士呼吁,应尽快建立重组胶原蛋白在成品中含量的检测标准,以规范行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可复美在此次声明中也透露,“国家药监局已于2025年启动了化妆品中重组胶原蛋白及其检测方法的行业标准的建立工作,我们已参与到该工作中去,积极推动行业标准的快速完成,让整个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有据可依。”

总的来说,此次“‘大嘴博士’质疑可复美胶原棒”事件也为行业拉响了警钟。后续事件进展如何,青眼也将保持关注。

来源:青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