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迎接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深化“科普赋能产业工人”行动,5月22日,鄂尔多斯市科协联合中国煤炭学会,邀请区域环境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空气动力学研究室主任林官明教授,走进国家能源集团神华上湾煤矿,为百余名一线矿工及技术骨干带来一场题为《从想法到
为迎接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深化“科普赋能产业工人”行动,5月22日,鄂尔多斯市科协联合中国煤炭学会,邀请区域环境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空气动力学研究室主任林官明教授,走进国家能源集团神华上湾煤矿,为百余名一线矿工及技术骨干带来一场题为《从想法到现实——漫谈科技之应用》的科普讲座。此次活动是市科协百嘎丽“逐夏梦”系列科普活动的重要环节,旨在以科技之力助推产业工人素质提升,为鄂尔多斯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普下沉一线 为矿工送上“知识盛宴”
上湾煤矿作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是西北地区煤炭高效开采的标杆。讲座现场,林官明教授结合煤矿实际,从“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趋势切入,深入浅出地解析了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智能开采装备研发、矿区生态修复等前沿领域。
讲座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矿工们围绕井下粉尘治理、设备智能化升级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技术员王师傅感慨:“教授的讲解让我们看到,原来‘挖煤’也能充满科技感,未来必须紧跟技术步伐。”
“百嘎丽逐夏梦”打造产研融合新范式
“百嘎丽逐夏梦”是鄂尔多斯市科协打造的特色科普品牌,聚焦能源、生态等本地核心产业,通过“院士专家行”“企业创新课堂”等形式,推动科技资源向基层下沉。煤矿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科技工作者日’的献礼,更是落实‘科普服务产业’理念的实践。期望以‘科学家+产业工人’的深度对话,激发一线创新活力。”
中国煤炭学会科普部部长杨清清补充道:“煤炭行业正经历智能化、绿色化变革,提升工人科学素养是转型关键。学会将持续与地方合作,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
科技赋能 书写“新质生产力”矿新篇章
作为全国首个“绿色智能矿山”试点地区,鄂尔多斯近年来大力推进“科技兴安”“智慧矿山”建设。此次科普行动不仅为工人拓宽了视野,更与企业技术升级需求精准对接。市科协将常态化开展产业工人科普教育,让科技创新“软实力”转化为安全生产“硬支撑”。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