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行歌舞融合话剧—《青鸟》5月16日到5月18日在大眼睛剧场首轮演出四场,取得了圆满成功。四场的观众达到了2600人之多,这也体现了流行歌舞元素融合话剧的成功性与合理性。这部剧是由黄雪蓓老师改编并导演,流行音乐舞蹈专业一到四年级的同学们主演、由视觉不同学院各专
《青鸟》
首演圆满成功
流行歌舞融合话剧—《青鸟》5月16日到5月18日在大眼睛剧场首轮演出四场,取得了圆满成功。四场的观众达到了2600人之多,这也体现了流行歌舞元素融合话剧的成功性与合理性。这部剧是由黄雪蓓老师改编并导演,流行音乐舞蹈专业一到四年级的同学们主演、由视觉不同学院各专业同学组成的技术团队共同完成的一部象征主义儿童剧。
每场演出前,大眼睛剧场门口提前一个小时就排起来长长的队伍,家长带着小朋友们有序入场,随着时间的推近,所有人感到十分惊喜,谁也没有预料到会有这么多来看戏的观众,看到小朋友们活泼的身影和期待的目光,演员们心中充满了激动。
在不知不觉一楼就已坐满,大家都很默契的通过后台播音引导观众在二楼就坐,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离栏杆保持一定距离。演出结束后,小朋友们热情地围着演员们合影,现场氛围空前活跃热烈。
在每场演出结束过后,黄雪蓓导演都会和全组同学细致地回顾演出,通过不断深入沟通和交流,演员们逐渐在表演上有了新的飞跃,直到最后一场结束,演员们已经能够表现得更加生动自然,将自己融入角色的灵魂。
在演出的过程中,演员们不断会与台下的观众提问互动,小朋友们积极回答问题,帮助主角出谋划策寻找“青鸟”。
在这场歌舞儿童话剧中,流行音乐舞蹈专业的同学自己设计了音乐、歌词和舞蹈,每个人根据自己擅长的领域,在剧情中符合情境地融合了街舞、国标、芭蕾、爵士等,让剧情更加灵动有趣,让人物性格更加丰富立体。其中,幽灵的出场没有沿用观众对幽灵恐怖的刻板印象,而是加入了帅气的breaking为剧目增添气氛;在小演员们转场时,也运用了house元素体现跋山涉水的场景;思念之土的团圆饭场景中,采用了迪士尼美女与野兽的唱段,载歌载舞让场景更加欢快活泼。演出中,观众小朋友也安静了下来,生怕错过每一个有意思的瞬间。
戏剧与音乐舞蹈学院长执行院长栾洪金,戏剧与音乐舞蹈学院艺术顾问乔迁,原流行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马麟鸿,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学督导、我校戏剧与音乐舞蹈学院教学督导、学术指导委员会专家糜曾教授,影视出品人陆瑞豪老师,著名儿童剧演员康丽芳老师在这三天都来到了大眼睛剧场,各位领导和专家们都给予了这些演员非常关心的寄语,给了同学们在表演上更多的启发。他们也非常期待这部戏能够走出校门,在更大的舞台演出。
开学至今,所有的演员,导演和演职人员都在忙碌的专业课之余竭尽全力挤出时间来排练,大家都保持着认真的态度和坚持的决心。
虽然过程非常的辛苦,但是最后呈现的效果不负众望,每个人都觉得十分值得,我们最终好像变成了一只青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起飞向广阔的天空,拥抱美好的幸福,展望无限的未来,风雨无阻,我们一直同在!
此次《青鸟》的首演成功不仅展示了戏剧与音乐舞蹈学院扎实的教学成果与学生们卓越的艺术创造力,也为校园艺术与社会资源之间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范例。我们深信,艺术的舞台不应仅停留在校园之内,学生们所展现出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独立创作能力,完全具备走向更广阔社会平台的潜力。未来,学院将尝试与更多社会机构、文化团体、演出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资源互通的方式,共同推动青少年艺术教育与本土原创剧目长足发展,拓展更丰富多元的文化传播路径。
演职名单
出品人:乔迁
总策划:马麟鸿
制作人:姚瑶
原著:梅特林克【比利时】
改编/导演:黄雪蓓
舞蹈指导:叶正 饶宇弘
副导演:陈恬洋 周晋云
编舞:齐梓琳 张译文 邹俊豪
王嘉文
歌词:采飞扬 陈恬洋 周晋云
宣传/多媒体、场刊设计:葛雨璇
舞台监督:张珈源 刘瀚文
灯光设计/执行:马凯琦
音乐音效设计:刘金明
音效剪辑:罗湛皓
音效执行:邱培炎
多媒体执行:杨飞凡
调音执行:孙颖姗
场记:董玮琪
摄像: 靳子毅 万欣悦
剧照拍摄:赵倩老师
海报设计:童木
特别鸣谢:黄金老师 姚瑶老师
沈萌萌老师 车玲老师
薛颗老师 谢飞老师
王潇潇老师 孙晓丽老师
陈杰老师 田晓涵老师
孙伟元老师 宁春艳老师
谈尔侃老师 毕歆阳老师
徐亮老师 陈广老师
夏英老师
胡丹茹同学 曾雅淇同学
韦可盈同学 章涵锦同学
荣智康同学
文字:董玮琪、孙颖姗、葛雨璇、陈恬洋
来源:上海视觉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