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上坪乡:产业多点开花 奏响振兴富民曲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4 20:14 2

摘要:好山好水孕育优质产品。地处秦巴山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带的礼县上坪乡,海拔2000多米的草甸牧场放养着饮山泉、食百草的牛羊;林间古木悬挂的中华蜂箱,酿出凝萃野花精华的百花蜜;高寒梯田中,马铃薯沉淀阳光甘甜,燕麦翻涌青黄麦浪。依托独特的立体气候与生态资源,礼县上坪乡走

初夏

当第一缕阳光悄悄探进山谷

礼县上坪乡渐渐从沉睡中苏醒

沿着阡陌小路一路往西

粉墙黛瓦

流水环村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好山好水孕育优质产品。地处秦巴山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带的礼县上坪乡,海拔2000多米的草甸牧场放养着饮山泉、食百草的牛羊;林间古木悬挂的中华蜂箱,酿出凝萃野花精华的百花蜜;高寒梯田中,马铃薯沉淀阳光甘甜,燕麦翻涌青黄麦浪。依托独特的立体气候与生态资源,礼县上坪乡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作为唐王村的种植大户,村党支部书记张郭平面对今年干旱的天气早有对策:“水中已加入了调配好的药剂,可防党参苗烂根、虫害和干旱,减少天气造成的损失。”

曾经的唐王村、新农村因海拔较高,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不易成熟,那如何才能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面对这个问题,上坪乡积极调整农业结构,通过整合撂荒地、耕地流出地等资源,按照相对集中、分块成规、串块连线的办法统一规划,将两个村划分为五个区域,建成了1450亩党参种植示范区。

在种植基地里,张郭平一边指导大家干活,一边分享种植心得:“党参种植,种好种坏可大不一样,种得好,亩产高;种不好,那产量可就大大下降了。”为了提高党参的品质与产量,基地严格把控轮作倒茬、深松整地、种子处理、开沟条播等环节,在采购本土优质种苗的同时,还自主选育种苗栽植。

上坪乡将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稳定增收有机结合起来,把党参种植基地建在群众家门口,推进党参种植实现可持续发展。据了解,党参种植示范区亩均收入1.2万元左右,预计总产值可达1740万元,可解决2.17万人次就业、务工可增加收入282.7万元。

与唐王村紧邻的黄咀村努力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马铃薯种植。通过统一供应良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机械作业等措施,集中流转土地,推动“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采用“地膜覆盖+脱毒种薯+专业化防治”等绿色栽培技术,全乡马铃薯种植规模达6000亩,实现从“小而散”向“广而聚”的转型。

“今年以来,上坪乡紧紧围绕县委‘123477’发展思路,立足自然条件,深挖乡土资源、发挥特色优势,在中药材、畜牧业、传统农业上持续发力,已经形成人均‘半亩药材,一头牛,两亩粮食,三只羊’产业格局,打造了高山药谷、云端牧场、避暑康养三张名片。下一步,上坪乡将在特色农业规模化、中药材精深加工、农文旅融合发展上全面发力,以特色优势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上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申强说。

农产品种出来,还得卖出去。在上坪乡青林村游客中心里,蜂蜜、燕麦珍、蚕豆、醋、党参、大黄、黄芪、柳编手工制品等特色农产品陈列整齐,供游客选购。近年来,上坪乡将品牌化、链条化、融合化,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依托乡村资源建设特色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的新路径。

如今的上坪乡

党参苗茁壮成长

马铃薯孕育果实

牧场牛羊成群

生态村庄宜居宜业……

产业的蓬勃发展

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稳定收入

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陇南礼县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