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一个20年(2000-2020年),印出来的钱大量流入生产端:盖房子、修高铁、建工厂,房地产和基建成了「蓄水池」。那时候只要你上车 —— 不管是买房还是进制造业 —— 基本都能分一杯羹。
先给大家算笔账:2020年中国广义货币(M2)是200万亿,到2025年已经飙到300万亿,四年时间多印了100万亿。
但奇怪的是,钱越来越多,普通人却越来越慌 —— 底层口袋空空,中产收入停滞,富人握着钱找不到靠谱的消费和投资标的。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的「水」流向变了。
上一个20年(2000-2020年),印出来的钱大量流入生产端:盖房子、修高铁、建工厂,房地产和基建成了「蓄水池」。那时候只要你上车 —— 不管是买房还是进制造业 —— 基本都能分一杯羹。
但口罩事件后,咱们延续老思路,继续往生产端灌水,结果发现不对劲:汽车降价、房子卖不动、日用品越来越便宜,越刺激生产,产能过剩越严重。这说明,靠生产端拉动增长的时代过去了。
到2025年,政策转向刺激消费,但问题来了:穷人没钱消费,中产收入没增长不敢乱花,富人有钱却面临「资产荒」—— 传统的车、房、奢侈品已经饱和,找不到新的花钱方向。
这时候你会发现,单纯补贴消费(比如买车补2万)只是提前透支未来需求,中产收入不提升,这种刺激根本没法持续。
在这个「增量见顶、存量厮杀」的时代,普通人该怎么配置财富?答案就藏在三个方向里 —— 向上服务富人、向下深耕中低端、向外开拓海外。这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已经被市场验证的真实逻辑。
先讲个震撼的案例:老铺黄金。这公司上市不到一年,股价涨了11倍,比小米、腾讯都猛。为什么?因为它精准踩中了富人的「资产荒」痛点。
老铺黄金店里古法黄金饰品均价几万块,却挤满了买首饰的人。你可能纳闷:黄金不就是保值品吗?但老铺把黄金做成了「奢侈品」—— 雕花工艺、限量款设计,一条项链能卖到十几万,既满足富人的消费欲望,又能当资产保值。数据显示,2024年他家利润同比暴涨2.5倍,本质是抓住了富人「有钱没处花」的焦虑。
富人消费有啥特点?不是买不起,而是买不到「独特性」。当车、房、爱马仕都成了标配,他们需要新的「社交货币」和资产标的。比如:
高端定制化服务:私人酒庄、艺术收藏、家族办公室理财;稀缺性消费品:限量版珠宝、古董车、高端医疗;精神消费升级:顶级教育、圈层社交、文化IP投资。这里有个关键逻辑:富人的钱不是「花掉」,而是「转化为资产」。如果你能把产品变成「可投资的奢侈品」,比如老铺黄金的「古法金 = 黄金 + 工艺溢价 + 稀缺性」,就能打开新市场。
普通人参与的话,不一定非要创业 —— 投资相关赛道的基金、关注高端消费领域的上市公司,都是切入点。
说完富人,再看中低收入人群。为什么拼夕夕能在阿里、京东的夹缝中崛起,还成为人均利润最高的电商?因为它抓住了「消费降级但质量不降」的刚需。
日本「失去的三十年」里,百元店业态爆发式增长,本质是经济下行期,普通人更追求「性价比」。拼夕夕做的就是类似的事:2024年数据显示,平台用户平均年消费额突破3000元,下沉市场贡献了60%的增长。他们要的不是「最便宜」,而是「花小钱办大事」——9.9元的不粘锅、50元的羽绒服,质量过得去,价格比超市低30%。
这里的核心逻辑是:在「收入增长停滞」的大环境下,「帮人省钱」比「帮人花钱」更容易赚钱。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中低收入群体永远是最大的基数,关键是用「低价+实用」击穿他们的心理防线。
国内存量博弈太激烈,想破局就得「往外走」。这不是让你去海外买房,而是抓住中国「产能输出」的红利。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正在东南亚、非洲、中东建工厂、修铁路、投电商。比如:
新能源出海:比亚迪在泰国建厂,2024年电动车出口量同比增200%;电商出海:SHEIN在巴西市场市占率超20%,超过本土电商平台;基建配套:跟着中企去海外做工程服务,小到餐饮、物流,大到设备租赁,都有机会。普通人怎么参与?举个真实例子:浙江义乌有个老板,以前做国内小商品批发,2023年转型做跨境电商,通过TikTok直播卖「中国制造」的婚庆用品,半年销售额破千万。
他的玩法很简单:国内工厂拿货,海外仓发货,用短视频展示「中国风婚礼装饰」,吸引东南亚华人市场。
这里的关键是「借势」—— 跟着国家政策走,跟着中企供应链走。
回到开头的问题:未来十年没通胀、没增量,普通人该怎么办?答案就在这三个方向里:
向上:做富人的「消费升级服务商」,用稀缺性产品或资产承接他们的资金;向下:做中低收入者的「性价比守护者」,在下沉市场和海外开辟新战场;向外:做全球化的「产能输出参与者」,跟着中国产业链出海赚差价。这三个方向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可以交叉组合。比如你在国内开高端定制店,同时通过跨境平台卖给海外华人;或者在县城做折扣零售,同时给跨境电商做代加工。关键是跳出「国内内卷」的思维,在「三极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
记住:在存量时代,赚钱的本质不是「创造需求」,而是「重新分配需求」。要么服务好已有的高价值人群,要么抓住最大的基数人群,要么去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分蛋糕。
这三条路,总有一条能带你穿越周期,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密码。
来源:翼峰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