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最火收藏品不是爱马仕,是你家楼下那块“路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4 17:53 2

摘要:在巴黎,如果你随意走在一条小巷子里,很难不注意到那块标志性的街牌:深蓝底色,绿色边框,白色大写字母,写着“Rue de XX”或“Boulevard de XX”。

巴黎最火收藏品不是爱马仕,是你家楼下那块“路牌”

在巴黎,如果你随意走在一条小巷子里,很难不注意到那块标志性的街牌:深蓝底色,绿色边框,白色大写字母,写着“Rue de XX”或“Boulevard de XX”。

它不是普通的路标,而是巴黎这座城市独有的视觉语言和文化象征。

但最近,有细心的市民发现:这些路牌,好像在一个接一个地“失踪”。

更离谱的是——它们居然集体出现在了eBay、Leboncoin(法国“闲鱼”)上,售价从50欧元一路飙到400欧元甚至更高。这不是小偷小摸,这是正儿八经的“文化倒卖”现场!

路牌怎么就变成了“理财产品”?

在巴黎第十区的“Les Deux-Gares”咖啡馆门前,两块路牌——“Rue des Deux-Gares”和“Rue d’Alsace”——就这么凭空消失了。附近商家Jonathan Schweizer感叹:“之前做外墙翻新时,那块牌子还在,等装修队一走,就连人带牌不见了。”

这种标志性的搪瓷钢制路牌,曾经只是城市基础设施,现在却成了“文艺收藏界的新宠”。而在二手平台上,一块老牌子的售价甚至能买一张巴黎——马赛的高铁头等舱。

至于为什么大家这么爱它?几个关键词就够了:

巴黎制造(艺术感拉满)

设计经典(复古字体、辨识度高)

限量难得(官方不会轻易出售)

每块都有故事(哪条街、哪个角落,都独一无二)

在审美和复古文化愈发流行的今天,“拥有一块巴黎老路牌”简直成了一种都市文艺中产的身份标志。

这些牌子是怎么流到网上的?

卖家当然不会说“我偷的”。他们一般自称是“偶遇旧货市场”、“翻修楼房的时候捡的”或者“祖传的”。但在某些平台的图片中,网友已经通过Google街景比对,精确定位出这些被挂上网的路牌原本在哪儿。

有些牌子甚至连表面的划痕、锈点都一模一样。简直像是从“实景犯罪现场”直接挪到了网上。

有人打趣说:

“巴黎人已经不满足偷自行车了,现在开始偷城市文化了。”

而实际上,这样的行为是违法的。巴黎市政府早已明确:这些路牌属于公共财产,由市政交通部门负责维护和更换。任何擅自移除或转售的行为,属于盗窃罪,最高可判三年监禁和罚款4.5万欧元。而收购赃物,也可能被判五年监禁和37.5万欧元罚款。

市政府也在努力,但速度有点慢

面对大量“失踪”路牌,巴黎市政府并没有坐视不理。早在2023年12月,他们就推出了一项名为 “À vos plaques, prêts, partez!”(牌子就位,准备…出发!) 的市民行动计划,鼓励居民通过官方App“Dans ma rue”举报街牌遗失情况。

2024年,这项活动效果不错:市政部门新安装了1280块街牌,远超往年的200块。

但问题也不少:

有居民投诉:“去年9月我们已经报修一块掉下来的街牌了,12月再催了一次,到现在都没换上。”

有技术难题:一些现代建筑外墙是玻璃材质,没法再像老式砖墙那样固定路牌。

人手和预算也有限:街牌虽小,但全国6,000多条街道,一年能换完几百块已经不容易。

巴黎人说:这是“富人们的辩论”,穷人哪有时间管这个?

有人对“街牌去哪了”感到愤怒,有人却认为这是“有闲阶层的焦虑”。

比如,Jonathan所在的第十区,是个正在经历快速转型的街区。有人家里有钱,路牌没了就能去拍卖会买回来;也有人还在为房租、交通和孩子教育发愁。

“当你可以请假去文创商店花300欧买个蓝牌的时候,另一些人还在想孩子周三放假去哪托管。”

这句话虽重,但反映了一个城市问题的两面性。

你也可以买“巴黎路牌”,但别“顺手牵羊”

当然,不是所有网上的路牌都是偷来的。巴黎市政府自己也在卖——位于市政厅的官方商店就推出了一批已退役的路牌,每块都打上编号,真正合法来源。过去一年,就有300块这样“退休”路牌被出售。

还有一些巴黎周边的小型文创品牌,也出售设计灵感源自路牌的复刻版本。这些你买得光明正大,还不用担心被警察上门调查。

街牌不是文物,却见证了日常。它不像卢浮宫那样耀眼,但可能承载了你下班拐角那家咖啡馆的名字,或是第一次牵手约会的小巷地址。

巴黎是浪漫的,但这种浪漫不能靠拆掉城市原本的面貌来实现。

如果你真的喜欢巴黎,不妨支持那些合法渠道出的“老牌”,或者在你的下次散步中,多看一眼还没消失的那块蓝牌。

它不说话,但它一直在。

来源:摩登小站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