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战”暴露一大军事秘密,美国无计可施,疯狂制裁华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2 22:44 2

摘要:据分析,在实控线靠前部署的红旗-9B的雷达系统,率先发现了阵风战机,然后将数据链传送给了后方的歼-10C战机和ZDK-03预警机。

5月17日,央视和美国《防务周刊》在同一天承认歼-10C击落阵风战机。

据分析,在实控线靠前部署的红旗-9B的雷达系统,率先发现了阵风战机,然后将数据链传送给了后方的歼-10C战机和ZDK-03预警机。

歼-10C飞行员立即关闭机载雷达,保持静默,这个时候阵风战机是不知道歼-10C在哪里的,当然,歼-10C也不知道阵风战机的具体位置。

然后歼-10C就在110-135公里开外“盲射”了一枚霹雳-15空空导弹,DK-03预警机接管了这枚导弹,并指引它以3马赫的速度向阵风战机杀去。

当导弹距离阵风战机已不足30公里时,其内置的制导系统开始追踪目标。此时即使预警机的数据链断开了,霹雳-15依然能够追踪敌机,形成双保险。大约30秒后,霹雳-15击中了阵风战机。

这是一次非常经典的“体系化空战”,歼-10C战机、霹雳-15空空导弹、预警机和红旗-9B的组合,通过共享数据链配合娴熟,毫无悬念的拿下了阵风。但这还没完!

上述“体系化空战”当然没有问题,但《防务周刊》通过分析,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认为人工智能(AI)介入了此次空战。

通常来说,红旗-9B靠前部署,一旦发现敌机,就会立即用火控雷达锁定,只要敌机在防空系统的射程之内,就会发射防空导弹拦截。

但红旗-9B并没有执行进行这样的操作,而是将数据链传给了后方的歼-10C战机和ZDK-03预警机,把一个泼天战功让给了歼-10C。

这解释不通,战争非儿戏,发现既摧毁是优先原则,难道红旗-9B就不怕贻误战机吗?万一歼-10C没有击落阵风怎么办?

《防务周刊》认为,巴基斯坦整个“体系化空战”可能完全由共享数据链中的人工智能芯片控制,AI芯片通过复杂的算法,选择最优最经济又稳妥的打击方式,还可避免红旗-9B防空系统过早暴露阵位。

由于红旗-9B的防空导弹单价远远高于霹雳-15,只有AI芯片通过计算,得出霹雳-15无法完成作战任务时,才会启动昂贵的红旗-9B防空导弹。

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全球禁用华为AI芯片的出口管制新规‌,禁止全球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AI芯片,违者最高可判20年监禁‌,制裁之严厉,用“丧心病狂”来形容亦不为过。

上一次美国单独制裁华为还是2021年4月,时隔四年后突然在“5.7印巴空战”后单独制裁华为,是巧合吗?别傻了!政府行为从来没有巧合,全部都是有指向性的。

商务部一如既往的强硬:任何组织和个人执行或协助执行美方措施,将涉嫌违反《中国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法规,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尽管没有任何报道证实华为昇腾芯片是这次巴基斯坦“体系化空战”的指挥中枢,但华为的人工智能芯片,确实能够让军事装备具备超凡的感知能力,可更快、更准确地完成实时侦察、目标跟踪和目标分拣等任务‌‌。并通过对战场形势进行分析,让决策制定更加高效‌‌。

迄今为止,除了法国在拼命为阵风战机“喊冤”,美日欧官方还没有发表过任何评论,岛内的赖绿蛙可能连10这个阿拉伯数字都不想听到。

不保持沉默能怎么办呢?巴基斯坦的“体系化空战”最多只能算个入门版,雷达探测距离和霹雳-15空空导弹射程都遭到阉割。

假如是中国版的“体系化空战”组合,战力不知道要飙升多少倍,配置如下:

1、作战半径2000公里的歼-20S。

2、射程500公里,速度6马赫的霹雳-17高超音速空空导弹。

3、3-4架FH-97A忠诚僚机。

4、可在300公里外发现隐身战机,1000公里外发现非隐身战机的空警-3000。

5、探测距离高达8000公里的战略预警雷达。

6、可对美国航母进行现场直播的高清军事卫星。

7、北斗军用级导航。

五年之后,中国“体系化空战”可能还会升级,歼-20战机将换成作战半径3000公里以上的歼-36,空空导弹可能是射程1000公里,速度9马赫的霹雳-21。

歼-36只要在中国近海的安全空域加一次油,中国空军的防线将前推到太平洋中线,一举拿下整个西太平的制空权,第二岛链的核心——关岛,将笼罩在一片片巨大的“银杏叶”阴影下。

来源:慎观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