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国美电器北京西坝河旧址挂起智能汽车体验馆招牌时,路过的老顾客难免产生时空错位感。这个曾经摆满冰箱彩电的4.5万平方米空间,如今停放着保时捷Taycan与小米SU7,数字化展台上滚动播放着各品牌参数对比。相距1200公里的上海外滩,绿地集团则在金融地标里搭起直
当国美电器北京西坝河旧址挂起智能汽车体验馆招牌时,路过的老顾客难免产生时空错位感。这个曾经摆满冰箱彩电的4.5万平方米空间,如今停放着保时捷Taycan与小米SU7,数字化展台上滚动播放着各品牌参数对比。相距1200公里的上海外滩,绿地集团则在金融地标里搭起直播基地,销售人员正对着镜头讲解问界M9的智能驾驶功能。
这两家跨界入局者选择在2024年"五一"消费季同步落子,恰好折射出汽车流通领域持续七年的模式探索。自马云2016年喊出新零售概念,汽车行业先后试水过电商平台、城市展厅、商超快闪等十余种形态。如今当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40%,销售渠道的革新似乎迎来关键窗口期。
"传统4S店就像百货公司,新零售玩家更像购物中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章弘用这个比喻解释业态差异。在走访北京国美车市时发现,其将30余个品牌集中呈现的"车展式陈列",确实让消费者省去辗转多家4S店的麻烦。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某新势力品牌入驻后单日客流较独立门店提升5倍,但成交量尚未形成稳定比例。
这种集约化模式并非没有隐忧。某自主品牌区域经理私下透露,多品牌同场竞技容易引发价格内卷,"就像把羊群赶进同一个围栏"。绿地云车汇尝试的直播卖车则面临另一重考验:线上集客虽能突破地域限制,但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用户决策仍依赖实体体验。其上海旗舰店设置的AR试驾区,目前更多承担着引流作用。
行业观察者注意到,新老势力正在互相渗透。部分4S店集团开始借鉴新零售的数字化工具,而国美车市规划中的"共享交付中心",本质是复用了传统经销商的仓储物流体系。这种融合趋势在政策助推下愈发明显——以上海"五五购物节"为例,政府将混动车型纳入置换补贴,既刺激了新能源车消费,也兼顾了燃油车存量市场。
章弘认为,未来三年将是渠道变革的关键期:"就像智能手机颠覆了家电卖场,汽车新零售不会完全取代4S店,但会重塑用户决策链条。"他特别提到年轻消费群体的行为变化:62%的95后购车前会比对超过10个信息源,这种信息过载恰恰给了聚合平台生存空间。
当记者离开展厅时,遇见一对中年夫妇正在用手机扫描展车二维码。"比去4S店自在多了,没有销售盯着你。"丈夫对妻子说。而在展厅二楼,某新势力品牌的区域总监正带着团队研究竞品车型,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配置差异。这场始于七年前的零售革命,或许才刚刚进入深水区。
来源:油城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