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谁才是台湾南岛语系人群的祖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2 22:49 2

摘要:南岛语(Austronesian languages)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之一,目前说这一语言的人口大约有4亿,包含了1200多个语言。在地理分布上,北到中国台湾岛,南到新西兰岛,东到南美洲秘鲁西边之复活节岛,西到非洲东岸的马达加斯加岛,涵盖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约三

南岛语(Austronesian languages)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之一,目前说这一语言的人口大约有4亿,包含了1200多个语言。在地理分布上,北到中国台湾岛,南到新西兰岛,东到南美洲秘鲁西边之复活节岛,西到非洲东岸的马达加斯加岛,涵盖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广大水域。

南岛语系是1500年之前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系,1600年,荷兰商船在马达加斯加岛进行补给之后,一路航行至印尼,他们发现马达加斯加岛民所说的话与马来语极为相似。后来学者又进一步发现西波利尼西亚语也同马来语类似。到了1838年,Wilhelm von Humboldt提出了马来-波利尼西亚语(Malayo-Polynesian)一词,来统括分布于东南亚岛屿与太平洋地区的语言。1906年,奥地利学者Wilhelm Schmidt提议以Austronesian(意为南方岛屿)一词取代原先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

这些说南岛语的民族,在语言上呈现系统性之演化关系、在文化上有许多共同之特质,显示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近年来考古学、分子人类学的证据都将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中心指向了福建史前沿海地区。

【南岛语族在台湾分布】

台湾的原住民在语言上是属于南岛语族,分布于台湾本岛及兰屿,至少约57万人口(2019年11月),占台湾人口的2.44%。截止2014年,经认定的原住民族群有16个,包阿美、排湾、泰雅、布农、卑南、鲁凯、赛夏、邹族、达悟、邵族、噶玛兰、太鲁阁、撒奇莱雅、赛德克、拉阿鲁哇、卡那卡那富。

从南岛语的同源词来看,原始南岛民族所处的是一个温湿滨海地区,懂得用火和计数,核心家庭很普遍。他们拥有优良的航海技术和舟船工具,懂得农耕,食用人工种植的植物(包括稻米),同时也采集一些野生植物。肉食包括家猪、山猪、鹿等,已驯服狗来协助打猎。拥有住屋,使用十进法,也有买卖行为。台湾的南岛语系居民同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岛屿都有密切的关连,而且持续都保持接触和往来。

台湾介于中国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陆桥位置,台湾史前考古遗址和原住民遗传基因可以连接到史前中国古南方人群的海洋迁徙史,特别是台湾原住民拥有最古老与复杂的南岛语言,始终受到学界关注。

壳丘头遗址群主要位于平潭综合实验区苏平片区山显美村至剑湖村之间,最早发现于1958年,是福建沿海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6500年至5500年,代表着闽台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目前,壳丘头遗址群包括壳丘头遗址、东花丘遗址、龟山遗址,总占地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东花丘、龟山遗址等考古成果相继浮出水面,目前平潭共确认有27处史前遗址,时间由旧石器时代跨越至商周时期。

距今6000年前后,人类开始有组织、有规模地向沿海岛屿迁徙,这是人类开发海的开始,而壳丘头文化遗址的时间点和南岛语族向海洋迁徙的时间点刚好吻合,壳丘头先民在地理和时间节点上最具备向海洋迁徙的条件。

壳丘头文化与台湾的大坌坑文化之间有较多的共性,也已证实闽台之间的史前文化早在6500年前便有交流互动。

【古DNA证实南岛语族起源于福建】

分子人类学是一门利用人类遗传信息来分析人类起源、族群演化、古代社会文化结构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的学科,其研究的材料是人类基因组。在遗传过程中,线粒体 DNA 遗传标记属于严格的母系遗传,而Y染色体遗传标记则属于严格的父系遗传。

2011 年至 2012 年,福建沿海马祖列岛上发现了两具距今 7500−8000 年左右的亮岛古人类遗骸。葛明轩、陈仲玉等学者通过分析亮岛人的线粒体 DNA 序列,并将其与 8 个台湾南岛人群和 4 个其他族群的 550 个样本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亮岛人的线粒体 DNA 序列与台湾南岛人群最为接近,其线粒体DNA类型属于现存南岛语人群中最古老的单倍群E的早期分支之一,是由M9单倍群分化而来,而 M9 单倍群主要分布在东亚大陆上,可以看出亮岛人与东亚大陆人群早期密切关系。

O1a-M119是台湾南岛人群的主要Y染色体单倍型。福建昙石山有两个样本,都在4500年前,他们的Y单倍群是O1a的下游父系M-110,该支系在中国大陆罕见,主要分布于南岛族群。亮岛一号样本是O1a-M119,母系E,他生活在8300年前。O1a及其下游单倍群无疑是台湾原住民的主要父系祖源。

来源:铁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