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晨宇对话百万粉丝博主,揭秘网红为什么红?

B站影视 2024-12-25 22:09 1

摘要:2024年,一批又一批创作者迎来了自己的15分钟。郭有才因翻唱一首《诺言》而带火了菏泽;听泉赏宝在直播间喊“下去沉淀沉淀”,成为新晋“电子榨菜”;理发师晓华凭借真诚的服务,被称为“人民的理发师”。

著名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在1968年曾说过:“未来,每个人都可以在全世界出名15分钟”。

2024年,一批又一批创作者迎来了自己的15分钟。郭有才因翻唱一首《诺言》而带火了菏泽;听泉赏宝在直播间喊“下去沉淀沉淀”,成为新晋“电子榨菜”;理发师晓华凭借真诚的服务,被称为“人民的理发师”。

这些平凡的普通人,为什么能够“一夜爆红”?他们的流量从哪儿来?爆款由谁说的算?网红与算法、流量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邀请抖音科普创作者“三一博士”、B站百万粉丝UP主“老蒋巨靠谱”(以下称老蒋),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谈。在三人看来,素人网红走红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内容引发了社会共情。算法是服务内容的工具,好内容自然会获得观众和流量的青睐。

越成熟的创作者,越不在意算法

11月,理发师晓华快速走红,不少人表示不理解。她的视频内容就是给人剪头发,如此简单的内容,为什么却能吸引这么多人?

董晨宇是一名网红经济研究者。他走访调研过多个城市和几十家网红创作团队,甚至在直播间里做过一年“场控”。他将网红分为三类:原本就是名人的“精英网红”、有表演技能的“创意网红”和有亲近感的“社交网红”。其中大部分的“素人”都属于“社交网红”,他们带来的主要是真实感和亲近感。董晨宇分析,理发师晓华属于“社交网红”,她内容的延展性并没有那么重要,关键在于是否能引发情绪共鸣。

老蒋认为,流量世界一直存在两种力量:一种是呈现我们未曾接触甚至想象过的生活的力量,另一种是让我们产生情绪共鸣的力量。而理发师晓华的视频代表了后者,她的内容并不新奇,但晓华通过她真诚、朴素的服务态度,展现了真实的生活面貌,引发了共鸣。

在三人看来,除了社会情绪,网红走红还受到内容质量、个人魅力、粉丝互动与机构支持等因素影响,是众多网友选择的结果,而不仅仅是技术推荐的结果。

在董晨宇看来,晓华作为一个理发师,她的成功模式是独特的,不易被普通人模仿。即使有人完全复制晓华的内容和风格,也不一定能成功。晓华和郭有才的成功不遵循职业化网红的常规路径,不符合网红经济的标准模式,因此难以用常规的技术和流量逻辑来解释他们的走红。

三一博士分析,职业化网红就像是“工业品”,而那些爆火的人更像是“艺术品”,他们的走红路径是无法复制的,更无法单纯用技术视角去衡量。

董晨宇在调研中还发现,越是成熟的创作者,越不在意算法。与其琢磨几点发视频的流量最好,不如去做差异化的内容,这才是创作者的立身之本。

算法不是金手指,无法硬造网红

董晨宇在做网红研究时,注意到互联网上有一种声音,即头部网红是被某个看不见的手所选中的。平台金手指一点,挥动起算法的指挥棒,硬生生造出一个网红。

老蒋认为,互联网上有数以亿计的内容创作者,平台要在其中找到一个人,再用算法将其推火,相当于大海捞针。这种做法是反效率的行为,与商业逻辑背道而驰,平台也不愿意去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本质上,“算法造神论”产生的心理动因与“阴谋论”类似,是对复杂问题的简单归因。在社会情绪快速变化的背景下,热点事件的产生往往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与此同时,人们有强烈的了解世界运行背后“黑幕”的冲动,但把系统性的问题讲清楚太难了,所以只能简单归因,得出一个让人爽的结论——算法因此被拎出来背锅。那么,平台和算法在网红走红过程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董晨宇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平台与网红的关系。“平台上的账号就像一个个气球,有的上升快,有的升得慢。平台左手举一把枪,击落那些违法违规、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右手举个打气筒,给好气球打气。尤其是那些文旅、三农领域的优质内容,算法可以锦上添花,但无法无中生有,凭空造热点。”董晨宇说道。

“算法是服务于内容的,不应将内容与算法的关系本末倒置,创作者创作出打动人心的内容,自然会获得流量。”三一博士说道。

算法不只猜你喜欢,还尝试打破茧房

当人们聊起算法时,总会联想到另一个词“信息茧房”。“信息茧房”这一专业术语,以惊人的速度从学术界走向大众视野。“信息茧房”与算法的关系如何?我们该如何打破“信息茧房”?

三一博士认为,不管有没有算法,“信息茧房”始终存在。人们天然喜欢那些与自己接近的事物或观点。比如我们看电视时,有人喜欢看体育,有人喜欢看戏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偏好,这种倾向和偏好可能使人们陷入“信息茧房”中。不能把所有对信息茧房的担忧都归结到算法上。

老蒋则对“信息茧房”的由来提出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信息茧房”可能与个人兴趣和选择有关。因为绝大多数人的兴趣范围是有限的,你无法要求他接触所有的信息,关键还在于个体是否有动力去拓展认知边界和信息。如果人没有向外拓展兴趣的动力,推荐流可能是一种结果,而非原因。

老蒋的观点与另一位学者的观察不谋而合。复旦大学张志安教授曾总结,相较于算法,个人兴趣才是影响信息获取结果的关键因素,“信息茧房”无法完全归咎于算法。

“如果你喜欢看郭有才,算法给你推20个类似的歌手,你听到第15个就想吐了。算法并不会这么干,它会推点你爱看的,再混合着推荐你平时不看的,随机的内容,这样你才愿意持续使用。”董晨宇举例。

算法不仅仅是推荐你感兴趣的内容,还会尝试拓宽你的的兴趣边界,打破“信息茧房”。推荐多样的内容,给用户新鲜感,这与平台的商业目标一致。平台也不希望用户在短暂狂热后愤然离去,他们追求的是长久的情感和功能性认同,让用户能够持续使用下去。

主动调教算法,做信息的主导者

在日常生活中,人是如何与算法互动的,算法曾带来哪些令人惊喜或沮丧的时刻?

在城市生活三十年的老蒋,几乎没有县乡生活经验。他分享道:“前段时间,抖音经常向我推荐‘某某城市+摸底’系列视频。通过算法推荐,我才知道诸暨是全球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如果没有短视频和算法,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这些地方。”

作为大学老师的董晨宇,曾在抖音刷到过清华大学的直播课程,但真正吸引他的却是课程下面的留言,一堆人在评论区和弹幕区喊“妈妈我上清华了”。这件小事使他意识到,通过互联网和算法,教育的边界正在被打破,知识传播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入。

最近,董晨宇还观察到有一群与算法“过招”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经常讨论“如何养号”“如何防沉迷”“如何刷到高质量视频”。与算法相处、与算法过招,是当代人的重要课题。老蒋和三一博士也分享了他们调教算法的“小技巧”。

“我曾在app中搜索过家庭造景生态缸,之后这类视频就会出现在我的推荐列表中。由一次搜索引发的内容涌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我面前徐徐展开。”老蒋发现,惊喜往往隐藏在主动探索之后,他鼓励大家多利用搜索功能,每一次搜索都可能成为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此外,老蒋还通过持续关注和点赞某一特定内容(如篮球)来训练算法推荐更多相关内容。

三一博士则建议多看不同平台的热搜榜单,拓展自己的信息视野,主动去看那些平时不会刷到的内容,打破“信息茧房”。

董晨宇总结,算法的使用者始终是我们自己。不论是主动探索,还是被动接受推荐,选择权始终掌握在每个人的手中,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以及是否接受自己的选择。归根结底,我们是自己生活的主导者,这才是最重要的。

来源:凤凰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