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出的六条立法建议被“研究吸纳”。近年来,长宁全力以赴当好“金牌店小二”,聆听企业心声,闭环解决诉求,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我们同“宁宁”一起来看看,长宁都是怎么做的~摘要:本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出的六条立法建议被“研究吸纳”。近年来,长宁全力以赴当好“金牌店小二”,聆听企业心声,闭环解决诉求,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我们同“宁宁”一起来看看,长宁都是怎么做的~
《民营经济必将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5月21日,《人民日报》要闻版、人民日报APP、人民网报道:2025年5月20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国家、省、市、县多层级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山东制定政商交往负面清单和清廉民企建设指导清单;海南上线涉企活动统筹监测系统、要求部门入企调研须预约;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为每一家企业配置专管员、提供全周期服务……各地区各部门积极作为,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民企发展更安心更舒心。
《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上海基层立法联系点6条建议被“研究吸纳”》
5月20日,《新民晚报》要闻版、新民APP报道:今天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这背后,上海年初举办的一次意见建议征询会上提出的六条立法建议被“研究吸纳”。这六条建议都是通过虹桥街道立法联系点提出来的。这里,早在2015年7月就被列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也是迄今为止上海唯一一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
《新民晚报》相关报道
《街区出海,愚园路新市集明亮相大阪》
5月20日、21日、22日,《文汇报》头版、新闻综合频道“上海早晨”栏目、东方卫视“东方新闻”栏目、看看新闻网、文汇APP报道:日本大阪,上海制造佳品汇首届海外专场将于明天开启。其中,愚园路长宁段22家时尚消费品牌集体亮相,名曰“梧桐角”,期待将沪上街头的独特韵味带入东瀛都市。大阪之行,愚园路打出“街区出海”声势,其中有对市场规模效应的考量,更有街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托举。愚园新市以活动为切口,逐渐形成“招服一体化”闭环,为打造活力街区注入新动能。有序发展是这条800余米网红海派小马路的“长红”之道,也是对上海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关于有序发展活力街区要求的求索。
《文汇报》相关报道
新闻综合频道“上海早晨”栏目相关报道
《
工业遗存焕发新生机:上海A.F.A项目以“致敬非凡”诠释城市更新之路》5月16日、17日、20日,中新网上海、《新民晚报》、观察者网报道:近日,备受瞩目的上海A.F.A办公楼推介会在项目所在地——上海市长宁区淮海西路570号举行。上海A.F.A建筑体量约23万平方米,凭借载有厚重工业印记与艺术沉淀的文保建筑以及大型城市生态公园的独有价值,致力构建一个融合生活购物、商务办公、艺文活动和绿色公园的“艺享之城”,让艺术与自然、文化与商业在这里交织,形成多元物业类型组合的综合社区。上海A.F.A的落成,不仅是长宁区在城市更新和功能升级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更是长宁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新民晚报》相关报道
《从“不敢摆”“管得住”到提升“烟火气”,街头小摊背后的治理大考》
5月16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早新闻”“早安长三角”栏目、阿基米德APP报道,微信公众号“话匣子”发文:全市第一个试行区级《设摊经营管理办法》的长宁区,用一张设摊地图将“放宽”细化为46个“白名单”点位。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一个个鲜活的小摊位,不仅能丰富消费体验,也成为了提升节假日接待能力最高效的方式。以网红地标上生新所为例,目前共有63家企业入驻,其中消费类品牌23家,办公仍是主流。但通过举办面包节、咖啡戏剧节等,节假日外摆可以扩展出80多家,单日最高客流达2.3万人次,远超平时。流动的设摊内容,也意味着监管审批要更精准、更灵活。
《活力中国·数字教育 智启未来 人工智能解锁教育新范式》
5月17日、18日,CCTV13“24小时”“朝闻天下”栏目、央视网报道:今年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三周年。三年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不断解锁教育新范式。目前,长宁区近80%的教师使用智能工具,累计开发了将近一千个应用。
CCTV13相关报道
《【新闻随笔】让更多城市推荐官讲好城市发展故事》
5月23日,《光明日报》、光明日报APP、光明网报道:第15个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首批30位上海城市推荐官经过多轮选拔后揭晓。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的越剧演员朱严君就入选了推荐官名单,他拥有不少线上观众,经常走进社区、福利院等公共场所义务演出,这些经历让他比较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在文旅推介时也更容易做到接地气、冒热气。
《光明日报》相关报道
《京沪杭三家检察院开启互联网公益诉讼协作》
5月18日、19日,《法治日报》头版、法治网报道: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检察院近日共同签署《关于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协同开展网络空间治理的合作框架意见》。《意见》确立了13项具体协作制度,三地检察机关成立常态对接小组,以线索移送、证据材料互认、重大案件跨区域协商、异地调证等方式,以期打破互联网公益诉讼案件地域壁垒,形成协同治理合力。
《法治日报》相关报道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来源: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