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解!来看我省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的举措和成效

B站影视 2024-12-25 17:41 1

摘要:答(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 徐庆):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也是助推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动能。近年来,省教育厅大力支持高校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课程建设,鼓励高校在课程、教材、教法、实习实践平台项目建设等方面开拓创新,大力培养

12月25日,省教育厅在南京举行“江苏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和省内高校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离不开高质量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人才的强力支撑,请问我省目前在支持高校培养人工智能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上有哪些实质举措?

(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 徐庆)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也是助推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动能。近年来,省教育厅大力支持高校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课程建设,鼓励高校在课程、教材、教法、实习实践平台项目建设等方面开拓创新,大力培养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专门化创新人才。具体支持举措有:

一是支持高校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业建设。引导高校主动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业,目前全省已有36所本科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同时在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三期立项中,支持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重点加强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建设,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提供支持。

二是推动高校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教育改革。多所高校开设网络与人工智能算法、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等课程,江苏高校获批人工智能相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7门。在第二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中,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课程的支持,引导高校全面提高人工智能领域拔尖人才培养水平。

三是鼓励高校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育人项目实践。启动省级人工智能学院建设,在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方面加大对人工智能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师生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与实践,并推动有关项目成果落地转化。

(新华网记者)请问目前我省高校在推进“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和成效?

(南京大学校长助理 李斌) 今年初,南京大学集全校之力,首开先河推出“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南京大学在计算机、人工智能及软件领域国内领先的学科优势,和文理综合性优势,汇聚海内外一流资源,逐层递进构建贯穿学生发展全周期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教学体系,以实现在南大“人人学AI”“处处学AI”“时时学AI”,为党和国家培养面向未来智能时代、能够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分为“1+X+Y”三个层次,包括知识、能力、价值观与伦理三个维度。目前,学校已开设1门必修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百余门X层次人工智能素养课和Y层次人工智能前沿拓展课。其中,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聚焦文理融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谭铁牛领衔,面向全体4000位本科新生全覆盖,教学内容涉及人工智能的学科发展、基本概念、基础技术、典型应用场景、常见工具平台等基础知识,以问题导引式激发学生兴趣,并集聚校内外力量组织开展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基础性运用大模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我们所处的智能时代;X层次人工智能素养课,聚焦通专融合,包含认知类、技能类、交叉类三个模块,发动全校各学院教师力量,浸润专业特色,鼓励院系百花齐放,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进阶需求;Y层次人工智能前沿拓展课,聚焦科教融汇,以项目制课程的形式,为学生创造机会参与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研究项目,关注人工智能在细分行业领域的应用开发过程或未来发展方向,培养学生解决智能时代多学科领域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

基于三层次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学校大力推动以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以智助教”,开展系列智能教学教师发展工作坊,提升各专业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推动“以智助学”,联合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举办AI大模型创意大赛等学生活动和暑期科研实习实践项目,在学生科研训练中引入人工智能计算演示工具和大模型;推动“以智助管”,持续开发智能化教学和管理工具,设置“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和管理”教改项目;推动“以智助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评价工具和模式,探索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综合改革。

下一步,学校将紧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和学生发展内在规律,进一步更新理念,创新内容和手段,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智慧赋能教育,构建人工智能与各学科深度融合的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形成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今年,教育部遴选建设了50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请问江苏高校在哪些领域和场景的AI技术应用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东南大学副校长 金石)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部署,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利用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教育部今年组织了两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的遴选,我校推荐的2个案例先后入选。

案例一是AI赋能理论课程的智慧教学:“大学物理课程智慧AI助教系统”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集成了知识图谱、问题图谱、目标图谱、教学视频、教案题库、数字教材等资源,设计了课程专属智能体,实现了个性化教学设计、学习陪伴、智能问答、富媒体资源生成和精准学情分析等,为教师提供了智慧管理和智能决策、为学生提供了自适应学习路径和个性化学习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全面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体验。

案例二是AI赋能实验课程的智慧教学:“‘实验Talk’AI平台赋能大电类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管”,依托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大电类专业基础实验专有资源库及垂域模型。通过AI助手实现文字、视频、实验电路等多途径实时答疑;智能读取多形式实验结果,协助教师对实验过程进行定点评价与综合评定;基于大数据算法精准分析实验成效、操作规范等学习数据,勾画学生知识能力状况,为教学设计提供精确、个性、多维参考。

东南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人工智能重要论述,积极响应教育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践行“课比天大、生为首位”育人理念,聚焦学生思辨力、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四力”提升,培养数智思维、计算思维、设计思维、交叉思维“四种思维”,出台了“至善课堂”“至善成长”两大提升计划,制定实施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AI4SEU”行动方案,高质量打造“AI+”学科专业体系与知识结构,全方位升级课程、教材、项目、团队等教育核心要素,以“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重塑教师教学模式与学生研学方式,创建支持人工智能教育的数字化环境,变革“时空开放、动态自主、问题牵引”三位一体的未来教学模式,提升师生数智综合素养。

学校建立了以未来机器人等13个交叉学科专业、9个双学位项目、15个微专业为代表的“AI+X”“X+AI”新兴交叉专业体系,建设由AI通识教育课、AI领域基础课、AI专业核心课、AI跨学科选修课组成的AI-MUST课程体系,面向全体本科生按理工、医学、人文分类开设《人工智能通识导论》必修课;牵头制定虚仿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指南,引领全国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以牵头的1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为引领,组建“AI+X”跨学科虚拟教研室等52个交叉教学组织、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等14个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形成多层级、多学科、全覆盖的“智能+”新型基层教学组织体系;搭建智慧课程平台,在全国率先启动首批105门“AI+教学”课程试点建设,从“个性化教学设计、智能辅助工具建设、知识能力图谱构建、沉浸式实验教学、虚拟学习社区搭建、精准评价智慧决策”六维度实施AI赋能教与学全过程,面向“教-学-研-管-评”多个应用场景,首批选树涵盖“课程智能体”“实验AI平台”“数字虚拟教师”“智慧教学评价”等的“AI+教育”典型案例22项,形成很好示范。

未来,学校将以“新”促新、以“智”提质,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全员覆盖、全链条赋能、全覆盖应用,全面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融合应用高地,培养引领未来的新质人才。

(《新华日报》记者)请问江苏高校在深度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人才培养过程,构建AI+创新人才培养生态上有哪些积极探索?

(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 刘青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这次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江苏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方案》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文件,也是江苏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打造教育样板示范高地的一个重要举措。

南邮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信息特色的省属“双一流”高校,在省教育厅关心和支持下,学校近年来在构建“AI+”创新人才培养生态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主要举措包括:

(一)打造一流人工智能+专业体系。学校锚定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特色,不断探索南邮特色的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创新路径。2018年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本科专业,与华为、中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百度、腾旭、科大讯飞等行业头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承担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项目,已经形成本硕博多层次、一体化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2024年,学校全面启动“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行动,按照人文社科、非信息类理科和信息类工科分层设计通识课程模块、专业交叉课程模块和高阶创新课程模块三个课程层次,构建“3X3”分类分层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人工智能知识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加强高水平人工智能特色课程教材建设。受江苏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委托,学校组织面向全省高校推出江苏省首门人工智能通识基础课程,目前单次选课人数超百万。学校是全国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规范标准起草单位,我们还联合了华为、中国电信、百度等企业和省内兄弟高校,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领导下,正在开发适合于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标准,以及反映行业和专业特色的人工智能应用案例集,承办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等,把行业企业真实的应用场景纳入教学实践,计划出版系列特色人工智能教材。

(三)持续提升教师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化教学能力。教师是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的第一资源,学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辅助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入数据驱动的新型教学评价机制,实施个性化精准教学。我们着手建设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师发展档案,记录教师成长轨迹并进行画像分析,不断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和胜任力,学校《AI助力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提升》入选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首届数字教育标杆和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典型案例。

作为一所省属高校,南邮始终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我们的毕业生中超过60%在江苏工作,65%的毕业生从事人工智能、信息通信、软件开发、网络应用等领域。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加强人工智能品牌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专业集群,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南邮智慧和力量。

(《江苏教育报》记者)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请问江苏高校在提高本科生AI素养上有哪些创新举措?

(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陆伟东) 南京工业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战略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进高校教学数字化工作的意见》(苏教高〔2023〕1号)、《江苏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方案》(苏教高函〔2024〕26 号)文件精神和要求,聚焦当前大学生AI素养培养的紧迫性,以AI素养培养中的师资、课程、教学、实践等4个关键因素为抓手,制定实施了“智驭未来:本科生AI素养筑基计划”,建立了本科生AI素养培养体系,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AI素养培养方案。

一、我校的典型做法有四点

1.架牢“师资”之梁,打造跨界型虚拟式课程团队

学校探索组建跨学科、跨学院的AI课程团队,建设7个由优势学科学院院长领衔的“人工智能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成员涵盖全校25个学院287位教师,设立专项经费建设数字化虚拟教研室平台。通过系统培训提升教师AI素养与教学能力,2024年先后开展了6期线上线下AI教学能力培训。

2.架牢“课程”之梁,构建集群型渐进式课程体系

学校分专业集群制定AI课程体系方案及课程资源建设计划,按7个专业集群模块,构建包括通识教育、专业赋能、前沿技术等三类课程的渐进式AI素养课程体系,实施“百门AI课程布局计划”。分类别、分批次、分阶段资助50门重点特色课程,分集群规划建设10本具有学校学科特色的AI+教材。

3.架牢“实践”之梁,搭建交叉型共享式实践资源

学校通过本地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和专业实验室算力资源共享等举措逐步改善学校算力基础设施。依托已承担的AI相关科研课题,为AI课程建设提供共享案例、数据与平台,推进校本特色学科交叉智能制造平台,支撑AI课程实践。学校与华为公司签署了校企全面合作协议,共同进行专业实践资源建设。

4.架牢“教学”之梁,实施混合型阶梯式教学模式

学校采取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阶梯式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采取“线下为主、线上补充”的授课模式,已面向全校7000名2024级新生线下开设了“人工智能导论”课程,面向高年级学生引入了线上优质课程。建立了“课程实验-项目训练-创新应用”的阶梯式AI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开设从零代码实验到AI+专业创新训练的教学模式。

二、已经取得的成效

1.2024年秋季面向全校近7000名新生全面开设《人工智能导论》通识课程,自主开发了课程实验项目,形成了零基础《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完整教学资料,培育了具备AI通识教育教学能力的近300名AI师资队伍。

2.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建设相关研究获多项资助,包括江苏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重点课题、江苏本科高校理工类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以及江苏高等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课题2项。《中国教育报》2024年10月刊出了我校 “探索‘AI+法律’新模式培养复合型法治人才”的研究文章。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两个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获江苏省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4.AI素养教育激发了我校师生AI创新创业的热情,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人工智能类竞赛国家级获奖数量2024年较2022年提高127%,较2023年提高46%。(2022年、2023年、2024年数量分别为54项、84项、123项)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